73
作者简介:金曼蕾(1988— ),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美术批评。
1912年,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讲:“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还指出,教育并不专在学校,普及社会美育要从专设的机构起,包括美术馆、美术展览会、历史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等。百年后的今天,社会美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美术馆把公共教育提升至与展览收藏同等重要的高度,作为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美术馆公共教育成为影响很多人精神世界的场所,美育教育逐渐实现从课堂到社会的转变。美术馆美育普及,一则可以引导审美、培养高尚情操,二则与其他美育形式互为补充,三则启发当代艺术发展,四则重塑美术馆形象,拓宽社会公共服务边界。
一、美术馆美育工作的价值转向
美术馆本身就是集展览、收藏、研究、教育、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文化机构,在美育实践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展示交流平台,美术馆的美育内容更为丰富、形式
更为多样、情境更为开放、互动更为频繁。经过多年的观念迭代和实践尝试,美术馆的美育实践正在逐步打破区域、文化、学科壁垒,从单一的教学形态向具有融合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文化教育综合体转变。
(一)公共教育项目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品牌化
与博物馆不同,国内大多数美术馆以临时展览为主,展览周期都很短,缺乏常设展览,这就意味着美术馆的美育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与设置的难度系数很高,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很长时间内只能围绕着临展进行策划与安排,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比较碎片化,对观众无法产生持续性的审美影响。
审美教育是一场长期的、需要科学规划的工作,需要有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来支撑。这一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美术馆工作者的认同,并且已经付诸实践。例如,江苏省美术馆陆续推出“坐看云起时”“借古开今”“大道景行”等馆藏作品展,并推出了配套的公教课程,邀请知名画家对作品进行赏析,以系列板块形式定期推出。这样的活动可以很好的实现馆藏活化,还能使大众近距离感受艺术名作的魅力,常常是刚开放预约,就报名满额。除此之外,江苏省美术馆还设立了水印版画重点实验室公共开放活动周,观众通过预约即可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了解现代版画创作材料,体验现代版画创作技术。再比如,武汉美术馆
与多家优秀的少儿培训机构达成合作,每年定期举办“武汉美术大课堂·美艺夏”活动,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每场活动都有专业美术教师免费指导,并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观众报名即可参加。
美术馆的公教活动正在逐步实现由临时性、碎片化、配合型到固定化、常态化、品牌化转变。通过建立具有广泛影响且可持续的展览和公教品牌,以点带面,帮助观众了解各艺术门类,解读新时代下艺术作品的文化内蕴。
(二)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强化文化艺术资源整合
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不同艺术门类在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段上各有侧重,但归根结底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以美国学者艾斯纳(Elliot W ·Eisner)和格里尔(W ·Dwaine Greer)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家主张“美术教育本质论”。他们认为“要进行‘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提倡将音乐、戏剧等引入美术教育领域,加强非
西方艺术、流行艺术的介入等”①
舒曼曾说:“在一个艺术家心目中,诗歌可以变成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美术
馆在公教活动的策划上,正在逐步增强跨艺术门类资源的整合,将所有与美相关的内容都纳入自身可开展的活动范畴。在这方面,中国美术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19年底,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其背景正是中国美术馆馆藏清末画家任伯年的代表作《岛佛驴背敲诗图》等书画作品展出。当天,中国美术馆与上海音乐学院签订了共建美育基地协议。据吴为山馆长介绍:“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不断创新美育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展览、研讨、讲座、机构合作等
方式,促进美术馆与社会资源的互动互联、共建共享”
。江苏省美术馆则通过开展生活美学系列讲座,以服饰、家装、音乐等为切入点,以深入简出的讲解,浅显易懂的表述,阐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让广大观众领略“美即生活”。2018年,江苏省美术馆在“吞吐大荒——许钦松个人山水画展”期间,邀请了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北河身体剧场的王佳维老师为观众作了主题为“居住在身体里的山和水——山水画在现代舞中的不同表现”的讲解,以沉浸式剧场沙龙导入的方式带领大家赏析山水画艺术作品。
摘 要:在人的整体发展历程中,美育不可或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社会美育的重要责任。美术馆的美育主
要通过开展公共教育活动来实现,从最初的展品导览、艺术家讲座到开设艺术工坊、鼓励观众参与艺术创作体验再到馆校合作、开设流动美术馆,以及智能化、交互式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发,美术馆在美育方面完成了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探索创新的角转化。通过对江苏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美术馆的走访交流,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参考国外美术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国内美术馆在开展美育方面的创新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美术馆在普及艺术文化、推动审美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关键词:美术馆;美育;价值更新;实践路径
美术馆美育工作的价值更新和实践转化
金曼蕾
(南京美术馆,江苏 南京 210002)
74(三)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下沉,打造“流动美术馆”
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创新还体现在由过去被动的等待观众
进馆到现在主动走进观众,回应观众的美育需求。通过打造“流动的美术馆”、共建美育基地等形式,让优秀的艺术资源走进校园,走进美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社区和农村。
为了实现美术馆内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美育功能最大化的效果,武汉美术馆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分别签订了馆校战略合作协议,扩大公共教育辐射力度,建立长效的联动工作机制,并利用各自优势,广泛拓展合作领域,为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
2016年,山东美术馆策划了“艺术星期五”活动,由山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成立讲学团,每周五走进济南市一所中小学进行艺术专题讲座,开展艺术教育普及。2018年,山东美术馆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山东美术馆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精品手工坊、美术体验课、学术讲座等活动,将“艺术星期五”活动推向全省,走进更多需要艺术教育,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缺乏美术师资的中小学。
(四)顺应时代发展,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美术馆
当下,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力。
国内美术馆数字化建设工作已经实施多年,将自身的展览、馆藏、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数字化的转化和传播,让美育成果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服务。2020年的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全国所有公共文化场
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暂停对公众开放,这给美术馆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线上美术馆”、“数字美术馆”的建设。许多美术馆积极举办线上虚拟展览,尝试以直播和短视频等多种方式打破空间阻隔,传播艺术文化。这期间,江苏省美术馆策划了“大家说画”一系列的线上讲座,陆续推出了《宋玉麟解读宋文治山水画》《周京新解读馆藏明清山水画》《徐惠泉解读齐白石花鸟画》《冯健亲解读“大桥记忆”史料展》等一系列线上公教视频,开设全天候不落幕的“线上展厅”,满足观众足不出户,“云”参观展厅的诉求。还有一些美术馆结合本馆的学术文献,开设“艺术云课堂”、“美术大讲堂”等,组织专家授课,鼓励观众线上“打卡”美术馆。
虚拟展厅和线上讲座的开放,盘活了线上线下资源,让更多的观众不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同等接受艺术熏陶。将展览、藏品及名家讲座进行数字转化,建立艺术资源数据库,注册数字版权,这对于美术馆自身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困境壁垒
(一)专业人才匮乏
在推动美术馆美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始终处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是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决定了美术馆美育工作能够达到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数据显示,欧美美术馆将美育功能当做美术馆最重要的工作职能,馆内大约有85%-90%的员工专职从事美育工作。反观国内美术馆,这部分工作人员的比例大约只能维持在10%-15%,甚至更低。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美术馆把美育教育工作者与展厅讲解员混为一谈。事实上,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具有艺术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他们能够精准把握高雅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而设计系列适合公众的美育活动。
(二)没有实现受众细分,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欧美美术馆发展较早,在公共教育领域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互动、分众化的教育菜单和多元的教育合作模式”④。以美国为例,据统计,“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012年一年的公共教育项目就有25283个,参与者693116人,从幼儿到老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到适合自己的公共教育项目。除了普通人以外,大都会博物馆还设计了针对残障人士的特别公教项目,力图实现为每一个人服务的理念”⑤。
相较欧美美术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国内美术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停留在只是对馆内展览和藏品辅助配合作用的初级认识状态,在策划和开展活动过程中,既无法有效整合馆内艺术资源,也做不到将目标受众进行细分,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而是一味追求广泛覆盖教育对象,以美术馆单方面的工作需要为导向,“重数量轻质量”,长期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状态。这样的美育项目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
(三)尚未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估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对于美术馆的美育工作开展来说同样如此。虽然国内美术馆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成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和活动,但在发展过程中,它和许多领域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体系。
目前国内美术馆的发展逐渐显示出了“头部效应”,即个别经济发达、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美术馆无论从展览水平、公教活动还是馆内参观人数总量都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资源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就会让这些美术馆在美育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还有很多美术馆只是将美育工作当成必须完成的年度指标任务,活动不多元,受众体不细分,常常出现“只听其名未闻其详”的现象,其美育效能的发挥更是可想而知。
三、美术馆美育工作的解决路径
(一)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队伍
对于美术馆来说,美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首要工作就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欧美美术馆大多拥有力量雄厚的教育部门,“例如MOMA、大英博物馆等仅公共教育部就有30到40人,这甚至比国内一些美术馆的全部工作人员还要多”⑥。对于美术馆内从事公共教育的工作人员来说,首先必须要掌握和艺术
相关的知识,还需要有服务不同观众体的意识和技巧。工作人员要定期参加美术馆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也要积极与国内外优秀的美术馆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汲取他馆的有益经验。
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也是美术馆美育工作的有益补充。“欧美美术馆的志愿者队伍非常庞大,有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
75
的工作者,也有专门的艺术从业者。有些志愿者还会同时为几
家艺术博物馆提供服务”⑦。对于国内美术馆而言,可以通过“志
廖昌永愿者激励计划”,鼓励更多的观众从艺术爱好者转变为艺术服务者,给美术馆公共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为美术馆美育工作创新提供灵感。还可以建立志愿者管理委员会,实现志愿者团队的自我运转,美术馆只需对管委会进行监管,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二)打破壁垒,专业院校、画廊积极介入,资源共享
随着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建立“大美学观”的概念,通过将美术与音乐、戏剧、文学等相结合,帮助观众建立全方面的审美观。通过与专业院校和商业艺术机构合作,实现优质美育项目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除了实现馆内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成立美术馆美育联盟,将全国各级美术馆纳入其中,建立数字资源库,将所有美术馆的优质美育项目纳入资源共享体系,让更多的人能够同步享受美术馆美育创新成果。
(三)线上线下联动、美术馆开发文创衍生品
随着美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美术馆的美育工作需要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管理。比如,可以探索建立美术馆会员制度,通过完成对会员信息和诉求的精准收集,在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将普通观众的艺术偏好和参与意愿纳入考虑范畴。建立针对社会公众的审美教育体系,编写美术馆美育课程,以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建立美术馆美育精品课堂。还可以进行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开发,通过推出互动游戏平台,将美育课程融入小游戏中,观众通过角扮演的形式完成游戏闯关,以此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美术馆还可以通过开设艺术图书馆、艺术品展示区、发售艺术品番外等形式扩大自身影响力,延伸美育工作的覆盖面。
四、结语
美术作为人类诗意栖居的艺术形式,其在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和升华、陶冶人的精神境界上的作用,历来为人所珍视。美术
馆则是对内推出好作品,对外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承载和传达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陈丹青曾说:“美术馆博物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是它的社会角,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一本活的大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
是所有人。”
美育不仅事关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的今天,国内美术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更应体现在观念上的更新,质量上的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正日益得到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术馆正在逐步实现由“以展览为中心”“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的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高质量的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美术馆不仅能够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更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蒙怡菲.美术馆公共教育模式探索——以武汉美术馆为例[J].上海艺术评论,2020(08):104-106.
②王广燕.当音乐邂逅诗书画——廖昌永唱响中国美术馆[N].北京日报,2019-12-11(04).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0.
④宋娴,忻歌,鲍其泂.欧洲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策划的特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7):27-31.
⑤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⑥蒙怡菲.美术馆公共教育模式探索——以武汉美术馆为例[J].上海艺术评论,2020(08):104-106.
⑦邹杰杰.从美国博物馆的教育者谈起[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2):89-91.
⑧陈丹青.退步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参考文献:
[1]李情.浅谈美术馆的美育功能——以浙江美术馆为例[J].西部皮革,2020, 42(22):121-122.
(上接第72页)
境建设,做到整洁美观、揭挂规范、文化氛围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铁路精神、集团公
司企业精神、上铁员工守则、段企业精神等重点内容齐全。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规范建立宣传栏、学习室,因地制宜建设班组文化长廊、文化园地、文化墙等阵地,及时配备书报刊、文化体育用品,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对职工进行服务宗旨的教育,培养敬业爱岗的职业素养。
(四)典型引路,发挥榜样影响力
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先进典型引路,深入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及身边平凡人在普通岗位上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辐射带动职工学习榜样,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激励引领党员带头学习业务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倡导立足岗位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同样能成就精彩人生。通过深层挖掘,广泛宣传,正面激励,用正能量的感召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的辐射性。它是宣传舆论导向的“主旋律”,是个人追求,价值取向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段党委重点挖掘和宣传一批疫情防
控“逆行者”、安全生产“放心者”、业务技能“拔尖者”、节支降耗“攻关者”的感人故事,以榜样精神带动周围职工,有效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从面达到了以点带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重视人才培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段党委采取段内公开招聘等方
式,通过制定办法、公布条件、公开报名、考试答辩、考察考核、择优任用,在全段广大青年中引起较大反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建立建全人才选拔任用的长效机制,使那些实绩突出、众公认、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能从根本上调动青年人的工作积极性,让其思想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达到激励青年人才展示作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21):180-181.
[2]司洛会.以创新思维引领新时代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0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