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实践在歌唱中的作用
舞台实践在演唱技巧中的重要性
(一)在舞台实践中检验和提升演唱技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声乐的这条路上,离不开两种学习途径,第一种学习声乐的途径是专业声乐学习课堂,第二种声乐学习途径就是舞台实践了。在声乐课堂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在歌唱中的姿势、歌唱中的呼吸、歌唱中的吐字、发声的方法、发声的技巧以及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在舞台实践中,主要以我们学生自己为主体,将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检验我们在声乐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成果,还能够积累舞台实践的经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我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课堂上,我们所学习到的声乐知识技能必定是有限的,而舞台实践与声乐课堂中的学习又是相辅相成的。歌唱技能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四个阶段的循序渐进:第一个阶段是专业的声乐课堂,在漫长的声乐课堂的学习中我们学会如何在歌唱中去运用我们的发声气管,运用我们的
呼吸;还学会如何去理解歌唱作品中的内涵和如何用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情感,这些声乐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都为舞台实践做了铺垫。第二个阶段是舞台实践,舞台实践是检验我们声乐技能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提高我们演唱技能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歌唱的舞台不只是要有听觉艺术的表演存在还要有视觉艺术的表演存在,在听觉上我们除了将歌曲的旋律、音准、歌词唱准确外还要有感情;在视觉上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形体上的表演,还应该注重面部表情的表演,因为在观众的面前,演唱者的一颦一笑都可能会影响他们心中的心理变化。第三个阶段是再回归到课堂中去,有了舞台实践的经验,演唱者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必定是心知肚明了,在接下来的声乐学习当中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那里不足,该改正那里,从而让自己演唱技能不断提升。第四个阶段是再实践,再次舞台实践的目的便是再次检验,只有循环反复不断的实践再到不断的课堂学习,这样才能够完善自己,更好的提升演唱技能。
(二)各种舞台实践平台对提升演唱技能的作用
在舞台的实践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舞台来丰富我们的舞台经验,提高我们的演唱技能,例如歌唱比赛的舞台,我们会遇到比我们演唱技巧、表演能力高的人,在这些优秀
的人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他人的表演长处,从演唱选择的比赛歌曲、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以及台风上都能让我们取长补短。舞台实践其实就是检验自己,不断学习的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强化的过程还需课堂上的声乐学习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除了现实的舞台,还有一种虚拟舞台,那便是网络舞台。虚拟舞台与现实的舞台有很大的不同,现实舞台需要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而虚拟的舞台则不需要这些时间的限制,这种舞台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或录播上传的方式将你的表演展露在大众视野中。今年热播的印度电影《神秘的巨星》就是讲述了一个14岁的追寻音乐梦想的少女——尹希娅,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一些热爱音乐的人将自己的演唱作品发到网上,并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热捧,从而萌生用相同的方法将自己的歌唱作品发到网上的想法,但她的父亲思想传统,不同意她唱歌弹琴,于是她身穿黑罩袍,将她用吉他自弹自唱的原唱歌曲转到网上并且一炮而红的故事。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大量的、受到大众追捧的手机软件,例如:唱吧、快手、西瓜直播、熊猫直播等等,这些手机软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现实的舞台必定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网络舞台却能给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条件,虚拟的舞台能让跟多的人对你的音乐作品做出评论和提出意见,从这些评论中你可以知道自己的不
足之处,从而改正不足、不断的提升自己。

二 舞台实践在演唱能力方面提升
声乐演唱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将听觉、视觉两大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在舞台实践中,演唱者要遵循用心演唱的原则,将作品所要表现的内涵与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同时演唱者还应该注重舞台上的表演,好的舞台表演不仅能够让观众赏心悦目还能够给演唱的歌曲锦上添花。
(一)舞台演唱中的听觉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强弱、高低、音则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时长和发声体的性质决定的,这都属于我们听觉的范畴之内。在舞台实践中,听觉能够影响到一个演唱者的歌唱水平的发挥以及听众们对音乐的感受。而演出的是否成功、圆满则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构成。在舞台实践中,外部因素也是不可控因素,它包括我们在舞台演唱中受到的音响效果、音乐伴奏、现场氛围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演唱的失误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会临场应变能力更为重要,其次我们还要加强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因为视唱练耳对听觉能力也是一种内部提升。视唱练耳作为我们学习音乐的一门基础学科,有利于我们对音高听辨、旋律的把握和固定音高概念的建立等方面有所帮助。在我们学习视唱练耳的课堂中,老师也经常会对我们进行单音听辨、和声听辨、旋律听辨等训练,就是这些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起我们的固定音高概念,培养音乐记忆和音乐的听辩能力,这些内部因素有助于我们对外部因素构成的影响进行可控的调整,因此只有将内部因素构建起来才能调整舞台实践中遇到的外部因素。
(二)舞台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音乐中的情感就像是音乐的灵魂,当触动人们的心灵是就会产生共鸣。
费德雷里克.柏辽兹曾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在声乐表演中,歌曲的演唱不只是表现旋律与歌唱技巧的过程,还应该将情感赋予其中。由于每一个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同,对音乐赋予的情感也就不同。而真正感动观众的是你所理解的音乐是否在演唱后能与
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廖昌永有一首保留曲目——《老师,我总是想起你》,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常春城,曲作者是尚德义。是献给著名女花腔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廖昌永的恩师周小燕女士的。十多年前廖昌永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中,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在演唱时,随着乐队指挥的手势和音乐的响起,廖昌永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也许对于一个农村出生,幼年丧父的廖昌永来说,这一刻他觉得现在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是因归功于他的恩师对他的教导与关爱。当他在唱到“啊!亲爱的老师我怎能忘记你,我怎能忘记你……时”,情感达到极致,当他把手伸向坐在台下的恩师——周小燕时,眼泪夺目而出,这是周小燕也站了起来向她学生致意,这一刻,现场所有的人都被师生情所感动。从这首歌谱中我们可以看到歌词朴实无华,曲式结构一目了然,那么,感动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然而这种情感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表达音乐艺术,首先,声乐演唱者要对音乐作品有所了解,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将歌曲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其次,演唱者应该多体验生活,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存入脑海,在声乐演唱时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表达感情。
(三)舞台演唱中的音准节奏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音准和节奏的掌控能力对于演唱者而言是演唱能力的基础,演唱者是否能在舞台表演中精确的掌控音准和节奏是直接关系到舞台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而造成音准和节奏不准的因素除了先天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在舞台上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会出现心理紧张情况,根据紧张程度的不同,演唱者会出现口干舌燥、想上厕所等生理反应的现象,如果这种紧张的心理得不到缓解,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就会出现音不准、跟不上节奏的情况。而导致心理紧张的因素则是由于演唱者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感情不投入、歌唱技术不稳定造成的。当演唱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的时候一定要让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不断的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的思想能够控制发声器官。若是因感情不投入造成的音准和节奏问题,演唱者则应该多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以及专注力。歌唱技术不稳定导致的音准和节奏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演唱者在紧张的情况下呼吸不稳造成的。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演唱者在演唱时情绪激动,声音就会越唱越高,呼吸的支撑点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发声器官无法控制,音准和节奏出现偏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平常的练习学习中则要注重对呼吸方法、正确音高理念和节奏三个方面的训练,让演唱者能够在舞台表演中保持正常的歌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