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高考阅读理解
冯至的《伍子胥》有多难呢?这篇即使现代文学史上,都是不好懂的篇目。往年高考也考过这样望而生畏的小说。但相比而言,《伍子胥》要更为玄妙,有更深奥的哲学思想。而且对于同学们来说,冯至是一位相较于鲁迅更为陌生的作家。不过,虽然材料有点难,但题目可以答。
把握整体的氛围感,相信你的直觉
冯至的《伍子胥》从伍子胥出逃楚国开始讲起,讲述了他穿越旷野荒山、走过郑国陈国,到达吴国的历程。全文一共九节,阅读材料上所选取的是第六节《江上》中的一部分。假如你对伍子胥的典故并不熟悉,当读到第一句时,就应该松一口气: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这种“抒情”的写法,说明了这是现代作家的“故事新编”(这种感觉可以通过第9题的题干得
到应证),不熟悉原典也没关系。在下文的展开中,我们发现,伍子胥容易被街头闲谈的话语所触动,也容易为周遭景所感动,善于沉思,善于想象。总之,在这里并没有现实层面的逃亡的困苦,反而呈现出一个“内心戏”很足的青年人形象。这是读完全文要把握的“基调”。这篇小说不以矛盾冲突见长,不以讲述道理为旨要,更多的是从主人公伍子胥的眼光和内心出发,朦胧中表达出了某种深意——语文有时候就是需要这种感性的体悟。
结合题干,理解文章
有了上述的直觉,第8题实际上就是顺势而为。题目要求具体分析伍子胥的所见所感,那么回过头去再读文章,分析见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全文我们可以快速进行划分:子胥出昭关、路人论季札、江上渔歌声、渡江与回想、送剑与离去。
伍子胥对外界的感受总是能反馈到内心,这是“所感”这一设问存在的前提。在出昭关之后,看到山水和旷野,他感觉到自己“获得了真实的生命”。在听闻季札“延陵挂剑”的故事后,他想自己若有朋友,自当如此,“而我永久是一个人”——这是逃亡者的心境。听到江上渔歌之后,时光飞逝的感觉和黄昏时分的氛围立刻包围了他,他同时感觉到了孤独感和安宁感。上船之后,东逝的流水既让他感觉到了片刻的宁静,又引发了他的思乡、思亲之情,
胥字怎么读回忆的不安和此刻的安宁缠绕着。到岸后,引发各种心绪的“景”也消失了。他感激渔夫的渡船,于是要送他自己的剑,但渔夫没有收下,子胥最后依然踏上了自己的路途,坚守自己的使命。
这道题考察的就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做好文本分析就足够了。问题在于,在分析中要注意小说的结构层次、主人公伍子胥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和外在环境的相关性。
“故事新编”的时代性
第9题问为什么要把渔夫由一个侠义之士改写成普通人。我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渔夫的普通人特质。
在侠义之士的“人设”下,原典中只可能出现任侠的传奇感和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英雄气概,从而形成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冯至将渔夫改为普通人的前提,是伍子胥在冯至笔下也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感情丰富、善于沉思的青年。在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伍子胥对渔夫的感激、称之为朋友的情节才变得顺理成章;在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引渡的恩惠”才会显得格外博大。
另外,在江上的这趟旅程中,伍子胥的心境在发生变化。渔夫的江上生活带给伍子胥的第一感受是,可供栖息的安宁之感和“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代表着他可望而不可求的另一种生活。短暂地感受这种生活,这在伍子胥看来,是一种恩情。于是他要把剑送给渔夫,但渔夫觉得没必要。因为引渡对渔夫来讲,是他自身的责任所在:“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在这里,渔夫不是救人于危难的侠客,而只是一个尽到自己能力的普通人。正是在对这一点的领悟中,伍子胥不带留恋地离去,“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之前对于父兄的思念与感伤,在此刻都变成了一种决断,一种坚定不移走向复仇之路的决断。
那么冯至为什么要这样写呢?除了小说自身的意义,我们在面对“故事新编”时,不能忽略的是作家改写原典的现实意义。注释给出了《伍子胥》作于1942-1943年,这个时间点正在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储备丰富一些的同学,可能会了解到冯至这一时期在西南联大任教,是在大后方写下了这篇小说。这就是写作的时代性。
对于大后方的知识分子来说,游离于战火之外的处境也时时带给他们焦虑感和漂泊感,就如同伍子胥的出逃。我们究竟能做什么,他们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责任。伍子胥在听到老人对季札的夸赞之后,心中涌动,也想有一个真心的朋友。但他马上就觉得,“而我永久是一个人”。这种对自身有限性和孤独感的体认,几乎贯穿着《伍子胥》整篇小说,也困扰着大后方的人们。在《江上》这一节里,通过渔夫形象的改变,通过伍子胥的心态起伏和最终决断,我觉得冯至所表达的就是普通人的感受:我们无法摆脱自身的有限性,但最终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
题目到这里就大致解读完了,另外就是一些答题技巧的问题,比如第8题要注意分层次组织语言,第9题的理解要建立在第8题对结构的清晰把握之上。另外,第9题既然问的是文学效果,就要注意内容之外还有形式上的好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