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吴王夫差兴师伐越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材料一: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①,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鸥夷②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于•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节选自《乐毅报先王书》)材料二:
昔者,吴王夫差势印伐越,败兵就李。大风发狂,日夜不止。吴王日:“寡人昼卧,梦见井嬴溢大,与越争彗,越将扫我,军其凶乎?孰与师还?“子胥日:“王其勉之哉,越师败矣!臣闻井者,人所饮;溢者,食有余。越在南,火;吴在北,水。水制火,王何疑乎?风北来,助吴也。昔者武王伐纣时,彗星出而兴周。武王问,太公日:'臣闻以彗斗,倒之则胜。'胥闻灾异或吉或凶,物有相胜,此乃其证。愿大王急行,是越将凶,吴将昌也J
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是非不讳,直言不休,庶几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胥闻,叹日:“吾岁楚荆,挟弓以去,义不止穷。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庐,后遭夫差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屈冤,犹止死焉!”子贡日:“胥执忠信,死贵于生;蠡审凶吉,去而有名;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J
伍子胥父奢,为楚王大臣。为世子聘秦女,夫有,王学悦之,欲自御焉。奢尽忠入谏,守朝不休,欲匡正之。而王拒之谏,听谗邪之辞,系而囚之,待二子而死。尚③孝而入,子胥勇而难欺。累世忠信,不遇其时,奢谏于楚,胥死于吴。《诗》云:“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
【注】①阖闾:一作阖庐,春秋时吴国国君。②鸥夷:马皮做成的囊。③尚:伍尚,伍奢的大儿子。
胥字怎么读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臣A获B大C誉D功E名F显G著H胥I知J分K数1终M于N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蚤,通“早”,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字含义相同。
B.兴师,文中是大规模举兵、起兵的意思,与成语“兴师动众”中的“兴师”含义不同。
C.背,指反叛、背弃,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皆背晋以归梁”中的“背”含义相同。
D.私,指私自、私下,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之妻私臣”中的“私”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毅认为善始不一定善终,伍子胥说动阖闾是一个好的开始,被夫差溺死江中是一个不好的结局。
B.夫差攻打越国期间,白天休息时做了一个梦,伍子胥根据五行学说和历史典故,认为夫差的梦境是吉利的预兆。
D.楚王逮捕了伍奢,但没有马上杀他,想诱骗伍奢的两个儿子回来一块杀掉,但伍奢的儿子们没有被欺骗,逃离了楚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胥闻灾异或吉或凶,物有相胜,此乃其证。
译文:
(2)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庐,后遣夫差也。
译文:
14.材料二引用《诗经》中的话语“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具体体现在咖里?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DH1(每处1分)
11.B12.D
13.(1)我听说灾异有的吉利有的凶险,万物都有相互压服、制约的地方,这就是它的证据。(“或”,有的;“相胜”,相互压服、制约;“乃”,是;“证”,证据。每点1分,句意1分)(2)我先前获取功劳,后来遭到杀戮,不是我的智慧减少,而是因为我开始时遇到的是阖庐,后来遇到的是夫差。
(“戮”,杀戮,杀害;“智衰”,智慧减少;“遭”,遇到。每点1分,句意1分)
14.(1)伍子胥直言进谏,忠贞报国,却因为“谗人”的挑拨离间,最终身死;(2)伍奢劝谏楚王,被“谗人”诬陷,之后被楚王杀掉。(答出1点1分,2点3分)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获得大的荣誉,功名显著,我知道自己的职分命运,最终是不会离开的。“臣获大誉”中,“臣”是主语,“获”是谓语,“大誉”的宾语,该句是完整的句子结构,中间不能断开,第一处应在D处断开。“胥”是后一句的主语,应在“胥”前断开,所以第二处应在H处断开。“胥知分数”是独立完整的句子结构,“知”是谓语,“分数”是宾语,第三处应在1处断开。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B.“含义不同”说法错误。含义相同,都是大规模举兵、起兵的意思。句意:吴王夫差大规模举兵攻打越国。/大规模出兵发动战争,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C.正确。句意:我背弃了楚国。/都背叛了晋国去投靠了梁国。D.正确。“臣之妻私臣”中的“私”解释为“偏爱”。句意:楚王私下很喜欢。/我的妻子偏爱我。故选Bo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但伍窘的儿子们没有被欺骗,逃离了楚国”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尚孝而入,子胥勇而难欺”可知,当时逃离的只有伍
子胥,伍尚因为孝顺而回到了楚国的朝廷。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或”,有的;“相胜”,相互压服、制约;“乃”,是;“证”,证据。(每点1分,句意1分)(2)“戮”,杀戮,杀害;“智衰”,智慧减少;“遭”,遇到。(每点1分,句意1分)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谗人罔极,交乱四国”的意思是奸邪之人没有极限,扰乱各个国家。依据原文“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是非不讳,直言不休,庶几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可知,“谗人罔极,交乱四国”体现在:伍子胥直言进谏,忠贞报国,却因为“谗人”的挑拨离间,最终身死;依据原文“奢尽忠人谏,守朝不休,欲匡正之。而王拒之谏,听谗邪之辞,系而囚之,待二子而死”可知,“谗人罔极,交乱四国”体现在:伍奢劝谏楚王,被“谗人”诬陷,之后被楚王杀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善终。从前,伍子胥说动了阖闾,因此吴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不这样做,赐给伍子胥一个皮囊,让伍子胥的尸体浮在江上。吴王夫差却不信伍子胥的预见能够立功,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怨愤。
材料二:
从前,吴王夫差兴兵攻打越国,在就李被越军打败。当时,大风发痕似的猛刮,日夜不停。吴王说:“我白天睡觉的时候,梦见井水往外溢出,和越王争夺扫帚星,越王将要用扫帚扫我,我军要遭殃了吧?我们的军队还是回去吧?”伍子胥说:“大王还是要努力啊,越国军队要失败了!我听说井,是人们饮水的地方,井水溢出说明食物有余。越国在南方,五行中属火,吴国在北方,五行中属水。水是克制火的,大王还有什么疑虑呢?风从北边来,是要帮助吴国。曾经武王伐纣的时候,彗星出现,周朝兴盛。武王问太公,太公说:'臣闻以彗斗,倒之则胜。'我听说灾异有的吉利有的凶险,万物都有相互压服,制约的地方,这就是它的证据。希望大王赶快行动,这样的话,越国将要发生凶险,吴国将要昌盛。“
伍子胥过于正直,不与奸邪之人同流合污。他不顾自身恳切进谏,效忠国家。他是非分明,无所忌讳,不停止直言进谏,希望能够匡扶君主,反而因此被硫远。有人进谗言挑拨他和君主的关系,伍子胥将要被杀。范蠡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他不知变通,说:“知道天命而不把握,知道害怕而不避开,这可以称得上是聪明吗?”伍子胥听说了,感叹说:“我背弃了楚国,带着武器离开,按道理说应该受到的惩罚不只是窘困潦倒。我先前获取功劳,后来遭到杀戮,不是我的智慧减少,而是因为我开始时遇到的是阖庐,后来遇到的是夫差。从太古以来,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为臣子报仇的。我获得大的荣誉,功名显著,我知道自己的职分命运,最终是不会离开的。先君对我的恩泽,我至今难以忘记,我希望能一直到死去都报答他,怎么会离开呢?范蠡见到我外在的处境,不知我内心的想法。现在虽然有所冤屈,也大不了就是一死!”子贡说:“伍子胥坚持忠信,死比生还重;范蠡权衡利害,离开而留下名声;文种留下被封侯,不知他有什么好的结果。伍子胥和范蠡德行齐肩,只有文种难显荣耀于后世。”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王的大臣。为太子迎娶秦国女子,女子容貌很好,楚王私下很喜欢,想要自己把秦女留下。伍奢尽忠心,入宫进谏,守在朝廷上不退下,想要纠正楚王的做法。而楚王不听他的谏言,听信奸邪之人的话语,逮捕并关押了伍奢,等他的两个儿子
到来一起处死。伍尚信守孝道,回到了朝廷,伍子胥刚勇难以被欺骗。伍氏累世都是忠信之人,却没有遇到好的朝代,伍奢因在楚国进谏而死,伍子胥因在吴国进谏而死。《诗经》说:“奸邪之人没有极限,扰乱各个国家。”说的就是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