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说教材
长期以来,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也逐步挖掘诗词中的德育因素、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意境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诗词所强调的形象教育、情感教育,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背诵作品;体会作品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材施教,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游子思乡情;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作品中衬托写作手法的运用,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游子思乡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设置法、讲授法、点拨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联想描绘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配图情景教学法)
在音乐中依次展现三首写“秋”的诗词,伴随着音乐老师讲解:自古以来有关“秋”的作品很多,不同的人对于秋的感悟和体会也各不相同。“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抒发了秋天怀念家园的忧愁;“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在《子夜秋歌》中伴随着秋风感受到的是闺妇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唱出了秋天里昂扬的励志高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散曲家,共同去体会一下他在秋天里的感受自然的引出下面的环节。【设计意图】以诗词串联导入,让学生感受“言简意赅的表达出各种情感”的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之余,让学生明白秋天里作者不单单是抒发“愁绪”,还有其他的情感,这样有助于学生鉴赏有关秋的其他作品。
(二)、朗读感悟(锻炼学生听读的能力)
①、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②、看视频朗读(注意朗读时情感的渗透)
天净沙秋思赏析③、学生配乐朗读(可以以小组推荐的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激励学生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让学生熟悉文本的同时,也让学生尽快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了准备。
(三)、联想描绘(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①、让学生出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并展现在屏幕上
②、根据出的景物让学生把头脑中所形成的图画画在纸上,让一位擅长画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作为板书的一部分〕
③、让学生用文字把图画中的景描写出来,然后选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最后多媒体出
示。
【设计意图】做到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孩子都能高兴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曲意的理解。
(四)、情境欣赏(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①、把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片和搜集的与第一句话意境相符合的图片进行对比。根据“枯藤老树昏鸦”让学生给第一幅图片归纳一个主题,注意颜词的运用。让学生说出对比后的不同感受,导出“哀景衬哀情”,最后老师示范对第一句话进行赏析。
老师总结: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
②、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图,让学生说说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一位远离故乡,远离父母的学子,置身图画中的景,你又有何感想?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多媒体出示,导出“乐景衬哀情”。最后,学生仿照上一句老师的赏析对此句进行赏析。
老师总结: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衬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③、播放歌曲《故乡的云》,伴着音乐、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引导学生思考:古语说:“子行千里母担忧”,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从而达到情感教育。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音乐这些直观、形象的工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自然的融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类比阅读(综合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
多媒体出示张可久的《天净沙江上》:“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要求:学生课下搜集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可以用优美的文字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优美文字写下来;可以用笔把你脑海中的画面画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综合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板书
在先前绘画的基础上总结,桥的一面是“深秋晚景图”,另一面是“天涯游子悲”,两者之间是衬托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让景物重现,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加深记忆。用两句概括性的话对作品的内容和所体现的情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整个板书完全有学生来完成。此板书设计,不但直观形象,而且很好的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六)预期效果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七至九年级阶段,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
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