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是曹操诗《》的第一章,诗中“”字起统领全诗的作用。
2)请对本诗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
雪霁乱山无数。
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注】汉:汉江。霁:雪后转晴。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 忆江南B. 如梦令C. 浣溪沙D. 沁园春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咏荷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________斜阳叫子规。
1)从诗中落花、______________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2天净沙秋思赏析)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有人填,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6.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词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路转溪桥忽见写的是哪里的景象?(用词中的一句调整语序后问答)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中的景物描写都反映了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7.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分别解释澹澹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本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悦耳动听,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说明友人旅途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惋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想象奇特,感人至深。
9.古诗阅读
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正值,恰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
1 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等地方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古诗阅读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古诗阅读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个时间?哪两个空间?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头
(元)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 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注】牛头:地名。拙:同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阅读《潼关》,回答问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____________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纶,钓丝,垂纶即垂钓。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17.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18.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词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路转溪桥忽见写的是哪里的景象?(用词中的一句调整语序后问答)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中的景物描写都反映了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什么?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是: 1
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 1)步出夏门行;观(2)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创造了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B
解析: 1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解析】【分析】(1)如梦令,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通体以六言句为主。故选B
2)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解读能力。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实难描画,遂使诗人赵长卿留连忘返。末句
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
故答案为:(1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体裁的理解辨析能力。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忆江南》音节流丽谐婉;《如梦令》一般用以抒情,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沁园春》壮阔豪迈。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数遍烟树,是一种平凡而又夸张的说法,烟树虽然很平常,但是在作者眼里,却代表了汉江的一草一木,作者构思巧妙,用字表达了自己对汉江的留恋和相看永不厌的思想感情。
3. 1)陆游;边关
2”“意为年迈衰老,卧病在床,孤苦无助。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戍(shù)轮台:在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