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航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八年级下册】
一、《闻雁》  韦应物  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也听到了自远而近的归雁的悲鸣之声,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更不知道故乡远在何处,归思之情无穷无尽。
2.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设问,表达诗人无限低徊惆怅之情,为第三、四句高斋闻雁蓄势,引起下文作者情思。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悠长的思乡之情。第一二句中“故园渺何处”“归思”“悠”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归
家之愿无穷无尽;第二三句中“秋雨夜”“归雁”,描绘出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诗人思乡愁绪更浓了。
4. 这首诗的中心意思:诗人通过“归思”“闻雁”的描写,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二、《池鹤》  白居易  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这些形象起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乱鸡形象突出了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它的品格、风度也不是鸡能比的;丹顶鹤和鸬鹚对比,突出丹顶鹤的风姿的不是权贵的品格;鹦鹉学舌无主见,突显了诗人痛恨邀宠献媚的行为。
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
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丹顶鹤所思是自己何时(是否)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尾联借丹顶鹤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读诗贵在品,试品味“怅”字运用的精妙 。天净沙秋思赏析
一个“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诗人以鹤自喻,抒发自己什么感情?
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感情。
三、《迎燕》  葛天民  宋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2.诗中“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二句,更是把燕子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3.赏析颈联“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1)着力刻画新燕的“微雨飞燕图”:暮春三月,繁花似锦,细雨霏霏,燕衔春泥,在雨中穿梭来往。(2)“泥香”是“微雨”“落花”所致。“翅湿”是雨中飞行的结果。(3)燕子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苦劳碌。
4.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 
全诗写人与燕的关系,借对“燕”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隐居生活的喜爱(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
5.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燕子的生活习性,而且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暗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四、《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诗人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却很不得意。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这首诗抒写的就是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2.从题目看,这是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开头就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景,精神为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酣高楼”点明饯别的地点和方式。
4.“蓬莱文章”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写登楼引发的感慨,也是李白与族叔李去酒酣耳热之后谈
话的中心。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一句李白自比小谢谢谢朓,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主客双方谈古论今,雄心勃发,连天上的明月也想摘下来。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欲上青天揽明月”句中形象地表现出来。然而,这不过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当他从幻想回到现实里,就会更强烈地感到理想与现实难以统一的苦闷。
5.“抽刀断水”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溪水如带绕城而过,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抽刀断水水更流”是生活中的现象,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因此读来感到自然天成。李白一生借酒消愁,自想解脱,但就此“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一句诗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照应。李白长期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其本愿,便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的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到更好的出路。最后这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五、《渔家傲》  范仲淹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情景交融,由“异”字统领上阕的景物描写,“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在何处? 
基本要点:荒芜、凄凉、大雁南飞,各种声音充满边寨特,两军对垒战事紧迫。(意思对就可以,完全机械抄原文得1分)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