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如龙盘,向东,地势略低,山苍茫,数峰威武雄壮,恰似猛兽环视奔涌的洛河,当地众称之为虎岭,万千小溪水自山涧淙淙流淌,汇成洛河,洛河水奔流而下,穿过一个200多户人家的山村——东虎岭村。
庚子夏,走进东虎岭,如见林下美人,立刻被吸引。远远看去,青山之上,一桥若虹,村民曰“民心桥”。走进村子,棣树掩映下,洛河河岸上七八排白墙灰瓦二层小楼典雅美丽,潺潺流水声里,疑心到了江南。小楼对面是平坦整洁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场一侧是宽敞的游客服务中心,配套的生态停车场上几只山羊在啃草,小山村静寂安详,有无限生机。东虎岭村位于卢氏与陕西洛南接壤的山中,全村10个村民组近千人,贫困发生率51%,一度是偏僻、贫困的代名词。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这个盘龙卧虎之地一干人凭着不服输的拼劲,靠着省人防办结对帮扶,以宁可干部脱层皮,也要脱贫高质量的精神,跨沟过坎,一步步走上了文旅交融、产业振兴之路,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向致富明星村的华丽蝶变。有民谣为证:拉锯扯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叫闺女,带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拾掇拾掇咱都去。东虎岭西虎岭,多年穷根难拔净。新时代,好政策,省人防亲人来。兴产业,上项目,虎岭人脸上放光明。
让我们听听东虎岭村用民谣的诉说吧!
山村来了最亲的人
石榴花,插满头,哥哥犁地我牵牛。红棉袄,绿边袖,俺去后院摘石榴。没有金,没有银,哥哥来了
山里来了最亲的人
文|章社友  王小萍  聂金锋
要翻身,修路建房要帮衬。鸡蛋汤,油旋子馍,哥哥来了好吃喝。
——豫西民谣
“这里是豫西伏牛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这里是野生兰花原产地、连翘最佳适生地、白皮松保护区、康养胜地;这里,天空是蓝的,山间是绿的,河水是清的,空气是甜的;这里是河南省首批认定的乡村旅游特村,是省人防办派驻第一书记所在村、定点帮扶村。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一切都是新鲜的,但听了熊志强书记的话,心里还是沉甸甸的,虽然桥修通了,路也通了,但村里没有产业,如何挖穷根,真是个头痛的事情。”2017年11月7日,王东坐在灯下,写下了第一篇驻村日记。
瘦高个子,皮肤偏黑,牙齿雪白,很像电影《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看见王东从山村村头走过,让人疑心在拍一个古朴的电影。王东,河南省人防指挥所管理中心副主任,2017年11月,省人防办党组选派他到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此刻,他坐在工作队租住的小院里,想起那个初冬的夜晚,如在昨日。“刚到村的第一天晚上,我和单位派驻的前任第一书记熊志强就在村委会的小屋里聊了一个晚上。熊书记掏心窝子地对我说,就要走了,感慨很多。没想到这里这么穷,没想到这里条件这么差,没想到这里的潜力这么大,没想到这里的人这么好,可惜一转眼两年时间就到了,还有很多的想法没实现,这些担子只能压在你的肩上了。好好干,和乡亲们一道干出个样,等大家都脱贫了,你就会发现这段人生经历早已烙进你的心灵深处,成为你最宝
贵的财富。那天夜里,熊书记给我详细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致贫原因,谈了脱贫打算,把一摞厚厚的驻村笔记和村里的规划草图留给了我。以前人说‘出岭三架山,早起走,半夜回,两头不见天。小件背,大件抬,农忙时节,跑断腿、累断腰’,跑过一次山路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交通闭塞是怎样极大地制约着大家的生产生活,成为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工作队没有来之前,村里没有桥、路不通,家家都得有两双高筒靴,天若下雨,雨靴都不够用。洛河穿村过,河两岸省亲交流难,晴天靠蹚河,雨天干瞪眼。河对岸五组老组长樊俊英就是因为洛河涨大水,半个月时间过不了河,最后耽搁了病情,不治而亡。”老支书莫红建回忆起往昔,不由泪如雨下。
“王书记一到村,就带着村组干部和驻村队员跑遍了全村各组各户,白天入户走访调研,晚上开会谋划,穿烂了两双胶鞋,记满了三大本工作日记,摸清了村情户情。”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设说。
根据调研走访情况,王东结合熊书记的想法,进一步完善并明确了强队伍、补短板、上产业、抓文旅的驻村帮扶指导思想。
山外青山楼外楼
咱俩好,咱俩好,咱俩对钱买手表。青山高,洛水长,农家乐里喜洋洋。虎岭美,旅游乐,修桥修路脱贫了。
——豫西民谣山里的天,黑得格外早,星星早早蹦出来,村子里除了偶尔的狗叫声,静得出奇。王东有个习惯,到了晚上,就开始思索一天中遇到的问题,理理思路。
黑暗里,熊志强的话又在耳边响起:“致富不致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队伍不强怎么成?”
瞅着春节前还有点时间,又是农闲时间,王东带着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到栾川重渡沟、养子沟考察民宿和乡村旅游,到灵宝五亩乡龙祥社区考察易地搬迁小区建设,到卢氏县范里镇山岔村考察基层党建,让大家伙开眼界、长见识。
在重渡沟,大家走进“风吹过”——一座白墙黛瓦的民宿。院里,一条石板小径在白鹅卵石上蜿蜒,一轮“圆月”淌出淡淡的月华。在一个叫“竹里”的客栈,推开一道木质屏风,恍若走进了大户人家。一问王
老板,这屏风,还有这石狮石柱石磨,都是从北京搜罗来的。光是运费就价格不菲。走进院子,全是花。除了兰花,就是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盆景。推开窗,阳光从长着青苔的灰瓦上投射下来,带了点微微的潮湿。一院子青绿幽雅的慢生活,一卷安宁的老时光,四散开来。悦里、花语堂、竹云里、忆江南等民宿一家一景,在不经意间装点着魅力独具的“北国水乡”……
看到同来的村民眼睛发亮,王东趁机开导:东虎岭也属于伏牛山,都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人家搞民宿发了财,咱们也能。
“农家乐好!人家一年几十万,咱们一年赚个几万也行啊。”
“我看咱们易地搬迁也快点弄。”
“咱们对面就是双龙湾景区,年年夏天山那边的农家乐都不够住,回家赶紧搞。”
说干就干。村民周宝琳考察回来带领全家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客舍清清宝琳店”。周宝琳说起当时的心情:“当时王东到俺说,‘宝琳,你看这陆陆续续游客不少,你抓紧时间弄个小竹屋,开个小饭铺也花不了多少钱,卖点咱这儿的粗茶淡饭,油烙馍、竹筒米饭啥的肯定能挣钱。记住,做经营要实在,别叫客人吃亏,要争取回头客’。”
“当时,一张竹桌子,几把竹凳子,几件简单的炊具,东虎岭第一家农家乐就开业了,主要卖点捞面条
、油烙馍、竹筒米饭等家常饭。没想到俺的小竹屋饭铺一开张来吃饭的游客还真不少。王东见俺就问,‘生意啥样,不赖吧’。俺说,‘中,一天能挣100多块’。到了年底一算账,经营半年挣了3万多块,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心想人家真是有眼光。说一千道一万,这都得感谢王东他们。”
凉拌野菜、香菇菜心……走进“客舍清清宝琳店”农家乐,一盘盘农家菜泽鲜艳,香味诱人。生意越做越红火,去年国庆节七天假期里两桌农家饭和
14张床位早早地被预订了出去。
最瘦的女明星看到农家乐挣钱,韩建武加盖了两层小楼,喊回在外打工的儿子,准备一边卖连翘,一边搞民宿。原本在卢氏县做厨师的程震,辞掉高薪工作,回家开起了农家饭庄。今年27岁的村民张宝宝将农家乐、特采摘园和兰草种植等联合起来规划经营。
“这几年,在镇上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的农家乐从2017年的5家发展到了如今的17家,其中贫困户就有8家。”双龙湾镇党委书记赵麒介绍,现在村里乡亲们都说这农家乐就是大家的摇钱树。
2018年国庆黄金周,“美丽东虎岭 国庆七天乐”乡村旅游大集活动拉开序幕。
四方游客来了,品兰花、看大戏,淘山货、尝小吃,露天电影、篝火联欢、乡村酷走,热闹非凡。
收入也跟着来了,农家乐全部爆满,农产品展销摊位前熙熙攘攘,旅游大集把大山的馈赠变成了地道的特产品,变成了口袋里的收入,参与经营的村民最高经营性收入达3万多元,最低也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此外,村里还在年底将通过旅游合作社在大集活动期间的盈利,向每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左右,实现123户户有收益。莫红建激动地说:“有了旅游大集,我们这穷山村也能变成金窝窝,日子也会像这满坡的柿子一样红红火火。”
“憨憨”变身成“达人”
颠倒话,话颠倒,哑巴说完把头摇。鸡毛沉水底,石磙水里漂。清早日头看正西,拿着牛屎追铁锹。韩建武,韩颠倒。不种庄稼种连翘,老鼠要捉大狸猫。扁嘴进院猫躲了,小鸡娃要吃大老雕。嘻嘻嘻,真发了。建武家里买车了。
——豫西民谣金灿灿、黄澄澄,远望金光闪耀,随山势起伏无边无际;近看黄花满枝、密密匝匝,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每年春天,东虎岭万亩连翘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面对这一胜景,最高兴的要数双龙湾镇东虎岭村村委文书韩建武了。他在当地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称呼——“连翘达人”。连翘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2018年,他优选出一种结果多、耐干旱的连翘新品种,用该新品种进行有性种苗繁殖,亩产可由原来
的30公斤提高至120多公斤,亩收入也由1000多元提高至5000多元。
日上三竿,一个清瘦的身影从山间枝蔓丛生的连翘地里闪出,一个戴着遮阳帽、身穿汗衫、脚蹬黄鞋的中年汉子笑嘻嘻地迎面走来。他就是韩建武。就在几年前,他不种庄稼种连翘,在小山村里掀起了风波,村里人站着看他笑话,背后叫他神经病,憨憨。省人防办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觉得连翘是最宜推广的产业,组织村民都种连翘,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产业。
坐在院子里的韩建武,清瘦,讷言。面对大家的夸奖有点不好意思。好一会儿,才说起种连翘的曲折过程:
说来话长啊,都是让穷给逼的。这样的光景不能继续过下去了。1995年的时候,我就东拼西凑,到处化缘借了本钱,试着种了些血参。腰都累断了,到头来一算账不挣啥钱!媳妇还跟我急,说净瞎折腾,再折腾这光景没法过了。
我这人没啥本事,就是犟得很,认准的事一条道走到黑,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为了挣钱,我后来又试种过桔梗、苍术、五味子,费了老大的劲,不是市场行情不好,就是产量不行,最后钱没捞上,倒捞了个“憨憨”的名号,还有人说我是“神经病”。
有一天,一个药贩子来村里收连翘,我记得那是2000年的时候,一斤连翘7块钱,我们山里野生连翘
很多,我平时摘连翘,那次卖了20多斤,挣了140多块钱。那年头,种一亩小麦一年也不过百十块钱。
我好说歹说,把道理揉碎了掰开了说,最后媳妇才同意我在山上最远的撂荒地里试种一点。从2004年开始,连翘行情看涨,这下子,说我傻说我神经的人都闭上了嘴。十年前,花了2万多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成了村里第一家有小轿车的人。我一鼓作气又流转了村里22亩地,也全部种上了连翘。接着花了16万元给孩子买了一辆日产小客车,这连翘就
是我们家的摇钱树。
看到连翘带富力量,第一书记王东动员党员带头,同时请来农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村里的连翘种植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农民加入合作社种植连翘,公司一次性给予每亩300元的补贴,每年给予150元的管理费。种植连翘的收益按三七分成,农民占七成,公司占三成,众无须投资一分钱。此举大大激发了农民种连翘的积极性。
“流转地有钱,种地也有钱,卖出果子还有钱,这个账划算啊。”村民宋银成说,为了让村民再多挣点钱,工作队还请来专家指导发展林下经济。
如今,全村连翘种植面积达7600亩,连翘年收入100多万元,户均增收5000多元,连翘成了大伙的“摇
钱树”。产业兴,村民富。2020年春天,村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特产品,仅连翘苗销售额就达到50万元。
爷俩网红直播忙
月亮地,明晃晃,打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捶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卖山货,当网红,搬到山下住新房。你看排场不排场。
——豫西民谣
走近村头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隔着爬满凌霄花的院墙,夹土带洋的东虎岭普通话飘然而至,大核桃树下几只老公鸡刨食正欢,看见几个生人来了,一溜烟跑远了。一行人走进小院,只见一老一小两个人对着手机忙着直播。
“看好了我手里拿的这盆兰草是蕙兰丝草,绿油油的叶片中镶了一条金丝线,长势很好,根部有新的芦头冒出,有要的抓紧了,好货不等人。”农家小院西边厢房里65岁的莫章文端坐在屋内的小桌前,头戴耳机,手捧兰草,聚精会神地在抖音上直播销售兰草。
在院子里高大的椿树下,儿子莫锐也正直播卖艾绒。“乡亲们,大家可以看看,咱家的艾绒,伏牛山野生艾制成,又细又绵,货真价实。不信我点燃,大家看看这烟、这灰。”
说话间,小伙子拿出打火机点燃了一撮儿艾绒,只见火光一闪,一缕白烟渐起,在风中形成一道美丽的烟幕。
“真正的野生艾绒,气味芳香,不呛人,火力温和。注意了,艾灰聚拢并且是灰白,手感非常细腻,绝对天然不掺假,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莫锐之前在厦门打工,因为疫情不能再回大城市,在家正在想干点啥。这不,想瞌睡遇见枕头了,
年轻的莫锐和妻子就开始山村直播。莫锐停下手里
的直播,笑着说:“我以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有路有桥,有山有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玩,村里好多人都开农家乐发了家,有名的农家乐一年挣八九万元呢。我就想着,干吗放着好资源不利用,跑到外面受苦受累,还照顾不了家。和媳妇一商量,就回来了。”
莫锐的媳妇是福建人。我们问:“喜欢山里吗?”小姑娘一笑:“我喜欢这里,每天早上都是鸟儿吵醒我,孩子回来后吃饭也很香。我和莫锐有个理想,就是利用网上直播,把东虎岭村的蜂蜜、山鸡、蒲公英茶卖到全国去。”
莫锐有自己的规划:直播初期的重点是艾草、蒲公英和土蜂蜜,后期准备把山里的血参、黄芪、茱萸
也加上。线上和线下一起做。线上就是抖音、快手、、微博,线下就是在药店、村里的农家乐、培训中心设柜台。
说话间,暮像水一样流进了院子,空气里野蒿草的香味更浓了,能听到泉水淙淙的声音。东院里的牛哞哞地叫起来,老莫站起来说:“饿了,喊我呢。”走出来,月亮已经升到了东山上。
搬下山,赛神仙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叫小妮儿,抱猫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莫军学,住东山。吃苞谷,喝山泉。挖穷根,搬下山。别墅小院赛神仙。
——豫西民谣在搬迁户张帮锁家的院子里,几株木槿花开得正艳,张帮锁的儿媳妇吴清华正在辅导两个儿子上网课。
“这几年东虎岭发展变化太大了,我记得10年前刚嫁过来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每次洛河涨水都需要公公背着过河。”吴清华说道。
张帮锁今年60岁,家里六口人。“以前我们村十年九旱,守着洛河却无水吃,还饱受洪涝之灾。河对面的三个组、全村1/3的人口出行必须先蹚水过河,有时洛河涨水,孩子就上不了学了,吃尽了出行难的苦头。”谈到这儿,张帮锁红了眼圈。
一条洛河将东虎岭村劈成两半,在洛河上建一座大桥成了全村人的夙愿。
“老百姓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2012年,东虎岭村被确定为省人防办定点帮扶村,驻村工作队实地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要为东虎岭村众把这座大桥修起来。为了这件事,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熊志强多次前往市里和省里筹措资金,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于2017年架起了长130米、宽3.5米的洛河民心大桥。
虽说大桥建了起来,再也不用蹚水过河了,但住在山顶上的人离中心村远,加上山多地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较为严重。于是,省人防办多方沟通协调,实施了东虎岭村易地搬迁脱贫旅游景区安置点工程,共建设房屋40套,因地制宜让众灵活选择安置模式和安置区域,确保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穿过一道翠竹掩映的鹅卵石小道,在游客服务中心广场对面,三排依山傍水的亮丽农家新居跃入眼帘。清一的白墙黛瓦两层小楼,面朝大河,背靠青山,逐阶而上,红花绿树点缀其间,让人有误入桃花源之感。
搬迁户莫军学的新家就在这里,宽敞明亮的小院里栽种着樱桃树、桃树和石榴树,晚风阵阵,满树的桃子在枝头随风摇曳,极其诱人,78
岁的莫军学正在
连翘丰收,村民奔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