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18.01.30
(一)物体的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tv0at
2.位移公式:xv0tat2
3.速度位移公式:vv=2ax(式中不含时间t)
4.平均速度公式:v-=v(式中不含加速度a)
5.末速度位移公式:xvt·tat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7个推论
1.三个基本推论
(1)ΔxaT2
(2)中间时刻速度v
(3)中间位置速度v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4个比例式
(1)物体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1v2v3∶…=123(此式可由vat直接推出).
(2)物体在第T内、第T内、第T内、nT内的位移之比sss∶…∶sn=135…∶(2n-1).可叙述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的比.
(3)物体在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s1s2s3∶…=122232(此式可由sat2推导出).
(4)物体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Δt1Δt2Δt3∶…∶Δtn=1(-1)()().
三、平抛运动的4个重要推论
1运动时间:t,由hg决定,与v0无关.
2水平射程:xv0,由v0hg共同决定.
3方向任何相等时间Δt内,速度改变量Δv相等,且Δvg·Δt,方向竖直向下.
4图像:tan θ=2tan α,式中θα分别为速度、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四、圆周运动
1.线速度:v(单位:m/s)
2.角速度:ω(单位:rad/s)
3.周期:T(单位:s)
4.转速:n是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单位:r/sr/min)
5.向心加速度:a2(单位:m/s2)
相互关系:v a2ωv
(二)相互作用
一、力的分类(按性质)
1.万有引力 F(G为引力常量,m1m2为质点的质量),重力:Gmg(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
2.弹簧弹力:FkΔx(胡克定律,k为弹簧劲度系数)
3.滑动摩擦力:FμFN(μ为动摩擦因素,FN为正压力)
4.电场力:FqE
(库仑力):F(q1q2为点电荷)
5.安培力:FBIL
6.洛伦兹力:FqvBsin θ(θvB的夹角)
7.分子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分子间的斥力变化快些,当r10r0时,不呈现分子力.
8.核力:核子间的核力为短程力,只有在距离为10-15 m才能呈现,是一种强相互作用.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
(3)正交分解法
F
合力的方向与x轴夹角θarctan
2.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方法——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仍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附加条件有无数组答案.
(2)三种情况
已知合力F,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求两分力大小,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F,分力F1(或F2)的大小和方向,求分力F2(或F1)的大小和方向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F,分力F1的大小,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可能有唯一解(F1Fsin θ),可能有两个解(F>F1>Fsin θ)可能没有解(F1<Fsin θ)也可能有一解(F1>F),θF2与合力的夹角.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表达式a(或Fma)(这里都用国际单位).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一、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FG
2.开普勒第三定律:k(k是一个对太阳系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二、思路
1.物体绕星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
三、卫星的绕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与半径关系
1.Gmv,所以r越大,v越小.
2.G2rω,所以r越大,ω越小.
3.GmrT=2π,所以r越大,T越大.
4.Gmaa所以r越大,a越小.
5.黄金代换:近地时mgGMgR.
四、三种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 km/s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线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 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 km/s
五、地球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1.轨道位置和绕行方向一定:在地球赤道正上方并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周期一定:T=24小时.
3.角速度一定
4.高度一定h3.6万有引力常量×104 km
5.线速度大小一定v3.1×103 m/s(不到第一宇宙速度的一半)
6.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
(五)功和能
一、功的计算公式
WF·scos  α.(α为力F与位移夹角)单位J
二、功率
P(定义式)
PFv·cos  α 单位W(常用单位有kW)
三、动能定理
表达式:a.WΔEkmvmv
b.WΔEkmvmv
四、势能
1重力势能:Epmgh(h为相对零势能面的高度)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G=-ΔEp
3.弹性势能:Epkx2(x为弹簧伸长量或压缩量)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表达式
EE
ΔEk=-ΔEp(系统势能减少量等于系统动能增加量)
ΔEA=-ΔEB(系统内A部分机械能增加量等于B部分机械能减小量)
通俗常用表达式:mgh1mvmgh2mv
(六)静电场
一、电场强度
1.电场强度定义式:E(对任何电场都适用)
2.点电荷电场:E
3.匀强电场:E(d为沿电场线方向距离)
注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二、电场力做功
WFlcos  θEqlcos  θ(θ为电场强度E与位移l的夹角)
WABEPAEPB(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三、电势能与电势
1.电势能Ep: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静电力做的功EpW
2.电势φ: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φ
3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
UABφAφB
UAB
四、电容
1.电容定义式:C
2.电容决定式:C(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C(介质中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七)直流电路
一、基本定义或规律
1.电流定义:I
2.电源电动势:E(W为移送电荷q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3.电阻定律:Rρ(ρ为材料的电阻率)
4.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为电源电动势,r为内电阻)
二、串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
II1I2I3……
UU1U2U3
……
I1R1I2R2I3R3IRU
P1R1P2R2P3R3PRU2
2.串联电路:
II1I2I3……
UU1U2U3……
RR1R2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