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
(注释)①令誉:好的名声。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③敕:皇帝召见。④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
A._______ B._________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________________
(2)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给带线的字注音。
(1)少习骑( ) (2)溯黄河( ) (3)数建奇功( )
2.解释带线的字。
(1)长而益精( ) (2)皆次当行( )
(3)易男装( ) (4)凡十有二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怎么读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达主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感情。
3. 阅读理解。
疑神疑鬼
夏首之南有人焉①,日涓蜀梁②。其为人也,愚而善畏③。明月而霄行④,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⑤,仰视其发⑥,以为立魅⑦也。背而走⑧,比至其家⑨,失气而死。
注释:
①夏首:古时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语气助词,无实在的意思。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
②涓蜀梁:人名。
③善畏:容易害怕,胆子小。
④在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出门去。
⑤伏鬼:趴在地上的鬼。
⑥仰头看到自己的头发。
⑦立魅:站着的鬼怪。
⑧背:转身。背转身就跑。
⑨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
1.写出文中的一对意思相反的字: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填空。
文中这个人名叫_________,他是一个既_________又________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________当作_________,把自己的_________当作_________,结果,
_________。
3.在横线上摘录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
盖:_______ 恒:__________ 自足: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_____,缺之则________;二者是_______,缺之则_________;三者是______,缺之则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古文阅读。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盖士人读书 __________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
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内阅读我最棒。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吾盾之坚(_____) 吾矛之利(______) 或曰(______) 弗能应也(______)
[2]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用“自相矛盾”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 (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文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_________)时代人。根据他们的传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了《_____________》,收在了《_____________》中。成语“高山流水”也出自这个传说,比喻(____________)。
[3]写出句子的意思: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伯牙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
[4]请写出一句自己积累的关于友情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
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 )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 )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度——第一个:_____________ 第二个:_____________
操——_____________
遂——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时期______家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
(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