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溯怎么读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校 王静娟 赵 萍
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做到“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首先还是要“教”。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只有在“如何教”这一点上去深思,在诱导启发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方法”到“迁移”,最终学会“自学”。“教”与“不需要教”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教”是手段,通过“教”来引导“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不教”则是目的,是结果,是学生“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
一、教之以法,夯实技能,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基本的任务,就像孩子学走路,一开始要大人先扶着,走到一定程度了,才能慢慢放手一样。教师首先通过“教”让学生夯实基本技能,才能让学生慢慢学会走路,达到“不教”的目的。例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一开始老师就要交给学生方法,可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写,加强训练,学生才能掌握。如果没有“授之以渔”“教之以法”的积累过程,就不会产生量变到质变
的根本改变,“不教”也就无从谈起。再以古诗词教学为例,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读准节奏,古诗的节奏有无规律可循?学生拿到一首新古诗,自己是否就能准确把握朗读的节奏?这就要求教师追本溯源,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掌握古诗朗读的韵律。五七言诗各有各的句式要求,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为上二下三,如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基本句式也应为上二下三,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七言诗的诵读节奏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其基本句式也应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如“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句式就是上四下三,也可以是“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即上二中二下三。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去追溯诗歌韵律的本源,教给学生这些诗歌的特征与规律,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练习,日积月累,学生有了语感,不管是拿到五言还是七言,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能够做到迅速读出诗歌的韵律,也就达到了“放手”的目的。
二、愤悱启发,训练思维,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手段
1.梳理,是为了让思维更清晰
现今的课堂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有的老师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样的课堂学习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什么?只有梳理清楚了,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
梳理的方法很多,如抓重点词、抓中心句等。《秦兵马俑》一文中有一句话:“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教师只需抓住这句中心句,就能帮助学生迅速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理想的风筝》这类文章没有典型的中心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典型事例”,只需抛出一个问题:文章的主人公是刘老师,围绕刘老师写了哪几件事?学生也就能迅速把握这篇文章的脉络了。“梳理”也是一个“教”的过程,课上引导,课后强化,长期积累,学生的思维自然能愈加清晰,拿到类似的文章就能自己梳理出脉络,实现“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的目的。
2.拓展,是为了让思维更深入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初读晦涩难懂,这类文章仅仅解读文本是不够的,还应联系课外资源,解读作者,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内涵,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陈忠实成名前的道路颇多坎坷:初中时因家贫不得不休学一年,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父亲的执拗,让他几乎快要实现的军人梦破灭;第一次尝试写了两首发自心灵的小诗,却被误认为抄袭而遭冷眼……太多失望,太多打击,让他少年的憧憬千疮百孔,但为了心中的文学梦,他忍受孤独和寂寞,历时十年,终于完成了那部引得‘洛阳纸贵’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为什么作者对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之间何其相似,陈忠实就是人中的一株高原柳,他和柳树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柳”就是在写人。
3.辩证,是为了让思维更缜密
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也不是泛泛地讲,必须是要富有启发性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开窍”,“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如教学课文《三打白骨精》时,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次思考:师:你觉得唐僧是个好人吗?
生:唐僧当然是个好人。
师:你怎么知道唐僧是个好人?
生:唐僧心地善良,连妖怪都舍不得打死。
生:唐僧到四天取经,经历了很多磨难,还是坚持下来了。
生:他取经可不是为了自己。
……
师:那在这篇课文当中,你觉得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读课文,说说你的看法,从文章到支撑你观点的理论依据。
生:我觉得他胆子太小了。孙悟空打死了个妖怪,“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生:孙悟空是为了他降妖除魔,把妖怪打死了,他却还念紧箍咒。
师:送你一个词,这叫“是非不分”。
……
师:那么现在你们觉得唐僧是个坏人吗?
生:也不能说他就是个坏人。
生: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生:他虽然会对孙悟空念紧箍咒,但是他对孙悟空也非常关心,还给他缝补衣服。
师:所以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单一和片面的,用辩证的方式去看待一个人,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更全面。就像唐僧,他心地善良、坚持不懈,但同时也具有懦弱、是非不分等缺点。我们在阅读时,要多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更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如果能一直在关键处加以启发和点拨,愤悱启发,熏陶渐染,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久而久之,也就“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基础,坚持启发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