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河中石兽》和《吕氏春秋—察今》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转转不已 待君久不至,已去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以为大有所益
C.遂反溯流逆上矣 宜乎众矣
D.至石之半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然则/天下之事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人们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乙文结构层次清晰明了,先写作者的议论,再写楚人刻舟求剑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指出楚人未到剑的原因,又以一反问句结尾,引人深思。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但叙述方式略有不同,甲文层层铺垫,平而不板,最终谜底揭晓,极具戏剧性;乙文则平铺直叙,简洁精炼。
D.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关于“求”物的故事,故事看似简单,立意却高远,两位作者的关注重点不在于寻物一事上,而是寓意于事,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4.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甲文中运用了哪几种方法寻石兽,请简要概括出来。
6.乙文哪一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C
2.D
3.B
4.(1)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它们。
(2)像这样剑,不是很糊涂吗?
5.①在河中石兽沉落的地方寻。 ②认为石兽顺流而下,到河流的下游寻。③认为石性坚重,在石兽沉没地沙下寻。④由于河水冲激,石兽溯流而上,到河流的上游寻。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句揭示了文章主旨,告诉我们做事要根据实际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已:停止/已经;
B.自:从/自己;
C.矣:都是语气词,呀;
D.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剑;
故选C。
2.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
D.这里根据意思和句子结构断句。句意为: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剑。“从其/
所契者”是修饰语,“入水求之”是行为谓语,修饰语和行为谓语之间应断开。正确停顿为: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故选D。
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B.有误,乙文开头没有议论,直接叙述事情的起因。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1)重点词:凡:凡是;失:丢失;当:应当;求:寻;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上流求之。
(2)重点词:若:像;惑:因惑、糊涂。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句子“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
可得”可知,僧第一次在河中石兽沉落的地方寻。结合句子“以为顺流下矣”可知,僧第二次认为石兽顺流而下,到河流的下游寻;结合句子“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可知,僧第三次认为石性坚重,在石兽沉没地沙下寻,结合“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可知,僧人听了老河兵的话,懂得了由于河水冲激,石兽溯流而上,所以到河流的上游寻。
180.
本题考查主旨理解。楚人剑掉下水,在船上做记号。船停后,按照记号剑。剑虽从船上掉到水里,可是船在行驶已离开了涉江者最初上船之地,而涉江者却以为还在原地,当然不能回宝剑。因此,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的句子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告诉人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了十多里,没有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溯怎么读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果然在上游的
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剑,不是很糊涂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