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顾是什么意思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造访的意思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并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应邀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故事】: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至襄阳城西的隆中回去造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刚好出游回去了,书童也说道不许什么时候回去。刘备只好回来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一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挑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走进卧龙岗。这次,诸葛亮刚好在睡。刘备使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东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过来,刘备向他求教讨平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历史背景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看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处事,而且真诚地恳请他协助,就出全力协助刘备创建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恳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作“三顾茅庐”。诸葛亮在知名的《出师表》中,也存有“先帝不以臣无耻,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
世人见到有人为恳请他所敬仰的人出协助自己处事,而一连几次亲自至那人的家里回去的时候,就提及这句话去形容恳请人的渴求和真诚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草庐地(今河南南阳卧龙岗),会见诸葛亮,必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独到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明确提出了首先夺回荆、益做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手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候时机,两路发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