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车间机械事故预防措施
一、了解机械事故
1、车间里常见的机械设备
如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剪板机、卷板机、锯床、折弯机、冲床、切割机、砂轮机、液压机、抛光机、喷砂机、注塑机、金属切削机及热处理设备等。
2、常见机械事故类型
(1)机械设备的危害
静止的危险:切削刀具有刀刃;机械设备突出的较长的部分(如设备表面上的螺栓、吊钩、手柄等);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和粗糙表面(如未打磨的毛刺、锐角、翘起的名牌等);引起滑跌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
直线运动的危险:a.接近式的危险:纵向运动的构件、横向运动的构件;b.经过式的危险: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运动部位和静止部位的组合、作直线运动的刃物。
机械旋转运动的危险:卷进单独旋转运动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卷进旋转机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直线运动部件间的危险、旋转运动加工件打击或绞轧的危险、旋转运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
机械飞出物击伤的危险: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的危险、飞出的切屑或工件的危险。
(2)常见事故种类
★机械设备零部件做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机械设备零部件做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机械加工刀具造成的伤害;
★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
★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
★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其他伤害。
二、常见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如通风不良、照明光线不良、作业场地杂乱或狭窄。
(5)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
(2)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
(3)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
(4)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3、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1)设计错误:包括强度计算不准、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外观不安全、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2)制造错误:即使设计是正确的,如果制造设备时发生错误,也会成为事故隐患。
(3)安装失误: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合调整不好,过紧过松,设备部水平。
(4)维修错误: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
4、管理缺陷
(1)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程不完善。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4)劳动制度不合理,监督检查力度不足。
三、遵守操作规程,预防机械事故
1、安全操作规程
(1)机械设备开机前,应先检查机械设备是否装设了合理、可靠而又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若不符合安全要求,应及时向
车间提出安全整改意见或方案。
(2)检查零部件是否有磨损严重、报废或松动的迹象,发现后应及时更换、维修、维护,防止设备带病运行。
(3)检查各各传动部位有无安全防护罩,作业巡视及靠近其附近时不得身着宽大的衣物,女同志不得披长发。
(4)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5)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
(6)维护保养维修及清理设备、仪表时应确认设备、仪表已处于停机状态且电源已完全关闭;同时应在工作现场分别悬挂或摆放警示牌标识,提示设备处于维护状态或有人在现场工作。
(7)设备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测量工件或进行润滑、清除杂物、擦拭设备。
(8)车间应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约束、控制人为不安全因素。
(2)各部门、车间、班组人员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禁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械安全规程》等。
(3)员工应经过培训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四、合理利用防护措施
1、个体防护措施
(1)国家规定必须穿戴个体防护用品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2)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需穿戴防尘防护用品。
(3)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毒用品。
(4)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5)层高两米以上作业的场所必须系安全带。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6)从事可能造成对眼睛伤害的作业,必须带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7)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机械绞碾、夹卷伤害的作业,必须穿戴合体工作服,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能戴防护手套,不能佩戴悬露的饰物。
(8)噪声超过国建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9)从事接触酸碱的作业必须穿戴防酸碱工作服。
(10)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
2、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机器设备中转动构件在转动时,极易挂住或缠绕操作者的长头发及松动的衣襟、带子等,在这些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罩或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