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以清源山为例一、生态旅游概述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的生态旅游景区,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景区的开发规划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生态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社区,被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生态旅游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南墨西哥的Ceba一110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的,是指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吸引生态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力因素及明确地域界限,并能提供各种必要的旅游附属设施、服务及环境保育措施,追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综合平衡的旅游经营管理系统。生态旅游景区在中国通常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必须以生态旅游景区内资源为主,贯彻“保护、利用、保护”的方针,坚持以自然为主,景观协调,工程设施具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效益性,以促进景区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保护优先原则
任何生态旅游的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这是生态旅游景区别于大众旅游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
(二)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旅游的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多因子、多层次组成的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因此应该从整体}}{发、综合衡量、全面考虑,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三)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是以当地自然资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其保护。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开发,这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首要原则。
(四)特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股的旅游景区的特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这一点。以便在以后的开发中能保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具有地方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坚持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体现本地特,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游览要求。
(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原则
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才能使规划切合实际,才能被当地居民接受。
三、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内容
(一)确立地方风格
确立地方风格是制定旅游开发方案的第一步。任何旅游地的开发都要根据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背景和旅游资源特征,寻求国际、国内或区域的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和区域经济环境的条件,确定旅游开发的层次和风格。
旅游最佳地方(二)功能分区。
最早的分区模式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Forster(1973)提出的同心圆模式。141后来,Nieuwkamp(1996)提出将生态旅游地分为四大区域:野生保护区、野生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这些分区模式都在保护景区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旅游地担负着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同时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因此,生态旅游地的开发必须根据目的地区域生态系统的层次与特点规划出合理的功能区。
(三)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要为游客提供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但盲目地兴建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会明显改变原有自然或人文景观,导致景区严重的城市化。特别是一些人工景点和服务设施建筑,与景区景观相融性很差,由此会给生态旅游景区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上要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通盘考虑动植物落分布及地理因素,充分体现生态原理。
(四)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产品规划一般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组织,各种游乐活动规划以及专项旅游规划。并不是所有的旅游活动项目都适宜在生态旅游景区开展,而是必须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五)生态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生态旅游商品是指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健康安全的旅游商品,它除具有普通旅游商品的地方性、民族性之外,还具有环保性和生态性。因此,生态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应综合考虑可能给景区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除注重地方性和民族性外,应突出其生态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六)解说教育系统规划
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游客接受环境教育,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中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解说是指通过人员讲解或物品展示等形式向公众介绍有关生态旅游景区知识的宣传过程,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有关景区生态环境知识及其价值,提高游客的生态环境意识,悉知并遵守旅游行为准则,积极配合与支持旅游管理工作。
(七)人才聘用、培训规划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有一批具有专业生态保护知识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因此,人才培训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录用时要经过考察、考试,把好聘任第一关。人员录用后,要分层次抓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职业培训,实施生态旅游培训上岗制度,普及有关科普知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素质。
四、清源山景区的规划与管理
(一)清源山景区资源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灵山、九日山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15米,距市区仅2公里。清
源山素以岩洞、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赐恩岩、南台岩、清源洞、虎乳泉、灵山伊斯兰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诸胜为著,自晋至今,均为游览胜地,素享“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处享有“中国之最”的文物景点:位于羽仙岩下的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造像,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位于碧霄岩的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唐武德中,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传教,殁葬灵山,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墓,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到此祷告的“行香”碑;九日山有我国现存最多的宋代祈风石刻。
(二)清源山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庐山石门涧景区规划在旅游接待设施、解说教育系统以及人才聘用和培训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在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1.生态旅游产品缺乏特。目前看来,清源山景区受景区内景点不多的限制还主要停留在一日游的线路规划上。
2.产品文化档次较低。一方面产品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不了购买欲,另一方面产品本身无多大价值,造成价格偏低,影响景区创收。
3.购物点商品缺乏创新,与其他景区有过多雷同。
4.环境污染严重。消费废物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游客随意采摘花草、折断树枝、践踏草地等行为,使旅游地的水体混浊,地表垃圾增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四)清源山景区规划实施的策略
1.充分利用景区的区位优势,挖掘和开发旅游景区的特旅游产品,通过特旅游产品的开发来吸引旅游者。景区内的“老君岩”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道教尊他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可利用这一道教文化的传承为背景,推出道教旅游线路。
2.开发特定文化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可以利用清源山特有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拓展训练、户外拓展训练主题游等活动。可利用景区中优美的山水组合和景观美感,联系婚纱影楼将其作为婚纱照外景地进行照片摄制,同时可组织集体婚礼以及以“爱情山水”为主题的摄影、绘画大赛等;景区内的各类稀有植物和岩石众多,可以挑选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中小学生和家长组织植物认领,开展夏令营等活动,对其进行亲身实地的生态旅游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3.开发新兴的生态旅游商品。“购”是旅游业的六要素之一,生态旅游商品的生产与经营可以增加旅游收入,繁荣旅游市场,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同时,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还能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及工艺品的复兴,提高当地居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因此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需要认真研究。对于清源山景
区而言,旅游商品上的欠缺可采取开发地方特产、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美食土菜等方法进行弥补。
4.建立和完善景区的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景区的环境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明确自然规划区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态旅游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优秀的生态旅游队伍。(2)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激发游客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强规划区日常性巡查工作,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处罚。(3)通过标本、图片、影视、录相及宣传资料普及生态旅游知识,对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宣传,从而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