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剑道
——国学修身中不可或缺的武备之道
剑,又称宝剑,是中国传统的短兵器。
宝剑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又求其宝剑”。庄子也曾有“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的感叹。东汉刘煕《释名·释兵》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说文解字》释义:“剑,人所带兵也。”明确说明剑的性质是兵器,其主要功能是防身。
作为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器,剑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剑,是修身养性之至宝,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降妖伏魔的神器,是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剑还是一种显示文化的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剑以示高雅不俗。剑在古代不仅仅作为武器,也是尚武精神、任侠思想和英雄主义的象征,甚至还是镇守天下的象征。甚至认为一剑铸成,天下大定,如“定秦剑”。还有的宝剑由于铸剑师修为极高的缘故,或削铁如泥,或光华盖过了日月,不一而足,形成中华剑文化的朵朵名彩,在历史的星空上闪耀。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从一开始就是文武兼备的。在传世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就佩带着一把长剑。《孔子家语·相鲁》载:“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集语》中,子路见孔子,孔子问子路喜欢什么,子路答:“好长剑”。《汉书·隽不疑传》记载,汉武帝时,隽不疑应邀去见渤海郡太守,看门人要他解下佩剑,隽不疑十分坚决地回答:“剑者,君子武备,不可解!”
汉杨雄《法言》中说:“《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
清末民初章太炎《检论》卷二称,汉时学者文人“读书击剑,业成而武节立”。风气之下,东方朔、司马相如、田叔等文人也学习击剑,成为一种时尚。在中国历史上,击剑活动从周秦一直延续到了隋唐。常常书、剑相提并论,体现了一种崇文尚武的人文精神。所以剑有“君子”之誉,士必佩剑,无故剑不去身。就连《史记·孟尝君列传》里那位弹铗而歌的冯谖,穷得身无长物,还是带着一把剑。
中华剑文化历史悠久。
《孙膑兵法·势备》中说:“黄帝作剑。”
《史记·黄帝本纪》载有:“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拾遗记》载:“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墨子·节用中》:“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害人们,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
即便古代男子的成人礼,也必须要“加冠”、“带剑”。《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乙酉,王冠带剑。”
《说文》曰:“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正义》:“春秋官吏各得带剑。”
“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唯朝带剑。”(《晋书·舆服志》)。
隋唐之时,佩剑之风尤为盛行。《隋书·礼仪志》记载,隋朝规定舆服制度中包括佩剑,按官品分为:一品官,玉具剑;二品官,金装剑;三品官至五品官,银装剑;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侍天子带像剑。
东汉后,历代剑多以礼仪的面目出现,剑的形制更加丰富多彩,或随身佩饰,或悬壁明志。剑还被升华成为除凶致福,伸张正义的化身。三国曹植《杂诗》:“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宋代欧阳修《宝剑》:“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
唐宋是剑术史上的兴盛时期,杜甫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的千古名篇。
著名书法家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草书大进。
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然而,古代的剑术没能传下来。
《老槃余事》中说:“今无剑客,而少名剑!”
《汉书·艺文志》里提到汉代的剑术专著《剑道》三十八篇。已经失传。
《四库全书》几乎无技不收,也只能感叹“剑法失传久矣!”
辛亥元老黄元秀先生在《武当剑法大要》中说:“邃古文人率咸武事,三尺龙泉与琴书并称度当时,剑术必甚普遍。秦汉而远,右文成习,武事销沉。缝掖之士,力不能缚鸡,遑论使用武器。剑术之传,仅深山穷谷间,高人逸士相与授受而已。因此高尚而普及之武技,尽假湮没无闻,良可慨也!”
武术起源于敌我双方的攻防技击,作为技击方法来说,使用器械远比赤手空拳来的方便——既可保护自己,又能更有利地打击对手。就连现代的自卫术都强调,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身边的物品来自卫。而且,人类历史上有几次大的进化,其一就是使用工具。使用工具是人跟动物的区别。放着器械不用,逞匹夫之勇,是愚蠢和没有智慧的表现。中华传统武术中最早出现成熟技法的就是剑术。
《中国传统武术史》载: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技击术主要是剑术。史料少有刀术的记载,也不见拳术。”
在历史上,中华剑术经历了青铜剑和铁质钢剑两大阶段。剑本身也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早期的青铜剑质脆,工艺是铸造,易折,所以一般青铜剑尺寸较短,通常约30到50厘米,剑厚而宽。剑虽短,却很重,3~5斤重。春秋晚期开始出现铁剑。由于铁的韧性好,不易折断,剑身不断加长,从已出土的铁剑看,有的长达1.4米。
剑身长了,增大了搏击双方的距离,为剑术高级技法的发挥提供了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剑术的发展。剑术技法由直刺,斜劈,竖砍等简单的方矩技法向较为复杂的圆弧剑法过渡,大大丰富了剑术的内容。
剑法从简单的推刺到各种技法的运用。剑从短而重到轻而长;从以快为先到以意为先;从意念到有感即应,达神明之境,走过了一个历史长河。
到了唐代,剑的形制也完全变革,不同于周代而独树一帜。《中国兵器稿》称:“后人守之,数千百年,无所改变。此可谓剑至唐代即为后世统一模型矣。”现在中国剑的制式基本上是遵从唐代的形制。
剑的制式,在唐代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长柄,双手握柄的长剑;一种是短柄,单手握柄的中长剑。
由于短柄剑使用灵活,便于携带,成为民间喜用的自卫防身兵器。
长柄剑双手握剑,以攻代守,意在夺气,利于实战和战场上的两军对垒。后在中国反而隐没不彰,几乎绝迹。长柄剑传入朝鲜、日本,演变成日本剑道——
倭刀。到了明代,倭寇大举进犯东南沿海,用的就是这种双手握柄的倭刀技法,让中国军队吃了大亏!使得戚继光等将领重又研究倭刀技法,寻出对策,终于平息倭寇之患。
古代的剑法中,双手长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明以前就已经失传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明代茅元仪从海外回来的双手剑二十四势。在《武备志》卷86中:“茅子曰,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俱备,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谱中绣像人物画、刻俱精彩,很传神,动静分明,把位步势交待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在《武备志》卷104《器械三》中再次提到过这部剑谱:“茅子曰: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以失其传也。余博搜海外,始得之,其势更不可缓矣。”
古之剑法在明代已经失传,并不是茅元仪一人之见,而是当时不少人的共识。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没有收取剑法,甚至也没有收录刀法。明代何良臣在其《阵记》卷2《技用》中,也曾明确指出:“军中诸技,唯刀剑法少传。”宋懋登《九龠集》卷2《钱氏剑策序》有云:“古法不传者三:曰
剑术,曰坑法,曰画眉。坑法太惨酷,而画眉都缺男子气,皆君子所不道。独惜剑法不传,使万世之抱孤忠、怀阴孝、纫深恩者,无从泻其至情,至阴阳日月,反覆薄蚀而不已,则君子不能无遗憾焉。”
《武备志》收入这部古双手剑二十四势是中华传统剑道的核心内容。学者若能由此入门,不惟对长剑技法了然于心,且能感受古先贤练剑之风韵,诚为不可多得之佳径也。再看争奇斗艳的各家剑法,始知本无轩轾,原是一家。由此悟入剑道之门,则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矣!
中华传统剑道从技法上几乎涵盖了剑术的所有内容。有长剑,有短剑;有单剑,也有双剑;有轻剑,有重剑;有单手持剑的,也有双手持剑的。本剑道课程包括:一路站剑,二路行剑,三路转剑,四路丹剑,五路对剑,六路双剑。具体练习又遵循:长剑——短剑——长短皆宜,轻剑——重剑——轻重随心的原则。而且,最初的剑术练习是从双手握持的长剑入门的,在当今的所有剑术中别具一格。
为什么要练习长剑技?
其一,长剑有古剑之风。
其二,长剑是剑术中的絶传之学,相对于其他剑术,长剑技是少之又少。
其三,长剑练习对腰身、步法的要求更高,整体性更强,锻炼效果更好
其四,长剑能入门,习短剑技法更易。反之,擅短剑者罕有通长剑技法者。
其五,长剑练习的剑气长远、宏大。
我国古代历史中有的兵器林林总总,可以与道相连的只有剑,称为剑道。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有:“非信廉仁勇,不足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在这里,太史公把剑提到了“与道同符”的高度,而且提出要具备信廉仁勇的品德,把剑文化加入了更多精神修养的内涵。
什么是剑道?
剑道,就是以剑演道,通过剑的品赏和剑术的练习,锻炼人之三宝精气神,达到强健身心,增益智慧,陶冶情操,变化气质,完善人格的目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正是以剑品来比喻人品。“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说明剑道本身已经具备了危机意识。而“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则是剑道在肇基之初就具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
练剑要习其法,明其理。更要把剑术之理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去,成为自己精神修养的一部分。唯此方称剑道。
剑道的修习包括练剑和论剑两个方面,后者又称“说剑”。
庄子有《说剑》篇:“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唐杨炯《从甥梁錡墓志铭》:“歷诸侯而説剑,直之无前;引司马而操弓,观者如堵。”
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説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唐代元稹有诗《说剑》。
练剑练的就是一种剑术精神。这是作为中国传统的剑文化所独有的内涵。西方也有击剑,但没有出现过剑侠、剑仙,更没有这么历史悠久的剑文化。
要界定剑术精神这个词的意义。从精神层面来说,它包括剑术修养、尚武精神、任侠思想和英雄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有时候也指神和与神相关的内容。如《越女论剑》里就提到要“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这里的精神实际上指内在的修炼了。
《武当剑法大要》开篇指出:“剑术之道,全凭乎神”。所以可见这个精神不简单。无论是张三丰祖师在《武当剑谱》中的“护道降魔”的论述,还是《浑元剑经》中的“奇正明,道法成,精神全,神力猛”,都是跟精神相关。
具体到剑术修炼,就要提升剑术修养的层次和境界。在这里,修养一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说它是名词是指它包含了个人道德情操的涵养;说它是动词是指它本身就是具体的修炼。
在《武当剑法大要》里提到:剑术之基本,外四要也(手法,身法,步法,眼法);剑术之精神,内四要也(速度,胆力,内劲,沉着)。在这里,剑术精神被细化成精气神的具体修炼了。这也是武当剑术的高妙之处,其他剑谱里就难得看到剑术精神四字。
速度,是指出剑和变换的速度要快;
胆力,就是一个人的勇气和魄力;
内劲,是指内功修炼;
沉着,是一个人的剑术修为。
中国名剑胆力与武勇的关系不只是武当剑里有讲到,在宋仔凤《剑法真传》中,也把剑术归结为:练胆,固气,运全力于臂腕间,弄寸铁如转丸。
在明代剑客毕云龙留下的《浑元剑经》里讲,剑术修养的终极目标是“文武将相身”。应该说,文武将相身的提法是最确切的,也很完整,是剑术精神的最好注释。
太史公说:“非信廉仁勇,不足传兵论剑”。这就是剑术修炼的前提。要提高剑术的境界和层次,就要注意个人的修养,而不光是练剑。要具备信廉仁勇的美德。其中,勇,就是胆力。在这里,太史公的提法跟剑谱中的论述吻合了。
俱备信廉仁勇的剑道修行者,就是一个剑侠,是一个英雄。这就是剑术精神中蕴含的尚武精神和任侠思想。
怎么去做到?就要系统的学习中华传统剑道。她有一整套的训练体系,从精神到肉体,全面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成为一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这些内容不光是讲讲的,更主要要去实修,要有具体的练习内容和方法。而这些,都涵盖在剑道的修炼中了。
为什么要练习剑术?
其一,她能加快自身内气从量变到质变。手中多了一把剑,对形气神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带来的效果也更大。
其二,她能使人具备武者气质,使个人的修炼文武兼备。人不能逞强霸道,但要有霸气,王气。培养这种犀利的气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剑术了。当你持剑劈刺挥舞的时候,那种凌厉的气势是自内达外,人人都能感觉得到的。
其三,炼神,炼气。剑术练习中,神意要运到剑器上去,去听,去感应。一剑刺出,力贯剑尖,必然是意气合一才能做到。
其四,借用剑气来强化自身的气场。一般人的周身的生物磁场大约半米。练剑,意识随剑的挥舞要合
到剑上来,加上剑的长度,意识笼罩的范围就得扩大到两到三米。自身的气场大大增强。
其五,使人突破形体的障碍,意识与外界相混化。徒手练功,神意只能不自觉地与外界空间相混化。加上了一把剑就不同了。意识要贯注到剑尖上去,而且要透到外面去。这本身就是混化。是内混元和外混元的合一。
其六,对自己神意的调整。剑术的演练就是陶冶心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