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少年中国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
教学
中国名剑(  )分钟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  (黄)河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助于夯实基础,并且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ín(    )    háng(    )        zhāi(    )
鳞              惶                哉
    líng(    )    huáng(    )      zāi(    )
二.读拼音,写词语.
    瀑布从悬崖上yí  xiè(      )而下,落入深渊,人站在崖边,胆战心惊,rú  lǚ  bó  bīng(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生,其道大光.          伏流,一泻汪洋.        临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答案】
一.lín  huáng  zāi
二.一泻  如履薄冰
三.红日  河出  潜龙  乳虎  鹰隼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板书: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  总领全段
②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②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④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学习,详细地研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设计意图:本文第二自然段非常有韵味.有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能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 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动词:泻  潜  渊  胎  履  纵——层层深入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鱼(鳞  麟) (潜  替)水    (胎  肽)儿  (从 纵)横
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    )A因此  B顾念  C故事
翕张(  )A张开  B闭合    C一张一合
履(    )A踩.踏  B职务  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    )初升,其道大光.(  )出伏流,一泻汪洋.(    )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其芒.(  )戴其苍,(  )履其黄.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
四.作者分别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什么?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鳞  潜  胎  纵
二.A  B  A
三.红日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地 横有八荒  来日方长
四.作者把中国的少年比作了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作者把中国少年比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点明中国少年强大的生命力,点明中国前途无量.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