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宜明在新疆外经贸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上半年自治区外经贸工作简要回顾
  当前,自治区外经贸发展既面临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自治区加快外向型经济建设的有利时机,又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自今年3月我区外贸进出口增速跌入阶段性谷底后,在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前期所采取的各项应对措施已初显成效。上半年,对外贸易增速回升,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外贸运行平稳增长,贸易顺差扩大。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新疆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低于全国平均增幅6.2个百分点,完成预期目标的43.3%。其中,出口39.1亿美元,增长41%;进口7.7亿美元,下降37%。上半年我区贸易顺差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
  利用外资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2个,增长10.6%;合同外资金额23691万美元,增长152.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702万美元,增长68.1%,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形势喜人。上半年,新签投资项目11个,合同投资额5396万美元,增长6.3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642万美元,增长2.8倍;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51份,合同金额3975万美元; 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345人。
  (一)上半年自治区外经贸运行的主要亮点 北疆
  1.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止跌回升
  上半年,全区进出口增长17.1%,比1-5月上升了8.9个百分点,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出口增长4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3.4个百分点;进口下降37%,比1-5月降幅回落了4.3个百分点。
  2.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激增,部分商品进口保持增长
  上半年, 机电产品出口7.8亿美元,增长77.6%,占出口总值的20%。汽车出口1.5亿美元,增长3.62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546万美元,增长2.8倍;钢材出口1.25亿美元,增长3.9倍;水泥出口884万美元,增长3倍。服装、鞋类、纺织品、番茄酱等大宗商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服装出口11.2亿美元,增长30.5%;鞋类出口增长8.6%;纺织品出口增长36.1
%;番茄酱出口增长31%。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铜材进口增长较快。上半年, 机电产品进口增长30.7%;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8.9%;铜进口增长55.3%;废铜进口增长94%。
  3.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边境贸易增速回升
  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13.4亿美元,增长34.4%,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28.7%,拉动全区进出口增长8.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5亿美元,增长67%;进口2.9亿美元,下降21.3%。
  边贸进出口30.8亿美元,增长8.7%,占进出口总额的65.8%,增速比上月回升11.6个百分点。其中,边贸出口26.4亿美元,增长31.6%;边贸进口4.3亿美元,下降47.1%。
  加工贸易进出口1.7亿美元,增长17.1%,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3.7%。其中出口1.6亿美元,增长24.5%;进口1764万美元,下降22.9%。
  4.对哈萨克斯坦贸易由降转增,对欧盟、北美、非洲、拉美贸易保持较快发展
  上半年,对我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进出口25.8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55.2%,增长0.8%,增速比上月回升了12.6个百分点,自2月份以来我区对哈贸易下降的局面得以扭转。对欧盟、北美、非洲、拉美贸易分别增长72.3%、31.4% 、56.8%和47.6%。
  5.兵团出口快速增长,全区外贸形势好于北疆
上半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值18.2亿美元,增长19.1%,高于我区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8.8%。其中,出口16.4亿美元,增长31.1%;进口1.8亿美元,下降35%。
  乌鲁木齐市进出口继续保持全区第一。上半年, 乌鲁木齐市进出口16.3亿美元,增长61.3%。15个地州市均有进出口业绩,喀什、巴州、阿克苏、吐鲁番等地州外贸进出口成倍增长,但所占份额依然不大。乌鲁木齐市、伊犁州、昌吉州、博州、喀什地区等5个重点地州市合计进出口41.4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88.5%。
  上半年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市场需求旺盛,据统计,哈萨克斯坦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0.5%。二是国家鼓励政策效应的发挥,各项应对措施的实施,一般贸易和边贸旅购出口大幅增长,带动自治区出口增速的回
升。三是我国新一轮投资周期中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形成了钢铁、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新的出口生力军;我国要素价格偏低,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新疆大力发挥向西开放大通道作用,企业大力组织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四是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突击出口。为“减顺差”,国家自去年下半年已连续四次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对部分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特别是今年6月18日第四次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不设过渡期,自7月1日实施,企业在退税将调整的预期影响下, 6月份突击出口, 全国6月份当月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达1033亿美元,我区6月份当月出口实现创纪录的9.6亿美元。
(二)上半年自治区外经贸主要工作
  1.狠抓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召开全区外经贸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安排部署2007年外经贸工作目标任务。将外经贸发展任务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各地州市外经贸部门和各重点企业,确保2007年外经贸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商务部《2007年商务工作要点》,就与我区外经贸相关的政策、项目、资金安排等任务做出具体分解,落实责任。
  2.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针对我区外经贸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上半年我们先后多次对南北疆和乌鲁木齐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及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和对形势的认真分析,制定了《自治区外经贸厅关于当前重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及时提出了16条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积极向商务部和有关部门争取和协调,重点解决了:边贸旅购出口未申报退税反征增值税;中联油给新疆划转75万吨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增加我区焦炭、大米、成品油等重点出口商品配额数量和硅钢片、铁矿砂进口企业经营资质;新疆企业汽车出口超生产厂家授权额度取得经营资质;国家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调整方面,争取商务部将涉及美克国际和特变电工两企业出口产品的5个限制类税号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等涉及外经贸发展的问题。组织召开了银企座谈会、货代企业座谈会,与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签订“走出去”金融合作备忘录;加强培训工作,举办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旅购出口业务等培训班,提高企业素质;定期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建设学习型机关。上述应对措施对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出口,扭转进出口下滑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积极争取外经贸发展促进政策。会同财政厅完成了对2006年度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拨付申请的审核,安排拨付资金2173万元;研究批准西部促进资金项目32个,安
排资金2233万元;安排部署了2006年度的国家出口品牌建设资金,与财政厅、经贸委共同制定了《出口品牌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了《鼓励地产品出口暂行办法》和《鼓励加工贸易暂行办法》。
  4.积极开展各项贸易促进活动。一是完成了 “俄罗斯中国年” 2007莫斯科国家展新疆展团的组织和展览工作;二是6月份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组织举办了中国新疆家居生活品牌展览会;三是完成了中俄边境和地方协调委员会第九届会议中方代表团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四是完成了第101届广交会组团参展工作;五是参加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六是认真开展了第16届乌洽会的招商招展和各项筹备工作;七是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第十一届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
  5.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各类外经贸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新疆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关贸、税贸、银贸、汇贸、运贸和贸检等协作机制作用,主动协调解决外经贸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6.各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积极性加强。各地州市积极落实自治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方针,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发展各具特的外向型经济。喀什地区实施 “把喀什打造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的发展战略,扶优扶强,鼓励和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效应明显。据统计,2006年喀什地区对外贸易实现税收1.6亿元人民币,GDP对外贸依存度达18.8%,提供就业岗位3200余个。上半年实现进出口3.4亿美元,其中出口3.3亿美元,增长6.4倍。乌鲁木齐市已连续四年安排外经贸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对地产品出口及出口加工基地建设、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扶持力度,政策效应十分明显,进出口稳居全区第一位。伊犁州实施外贸强州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抓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涌现出伊犁昌泰实业、新疆农夫山泉伊犁果业开发、伊犁巴口香实业、伊犁中洲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外向型企业。巴州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与法国英格瓷集团合资设立英格瓷新隆蛭石和英格瓷益隆红柱石(新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为我区今年以外资并购方式引进的大项目。博州提出“口岸兴州、口岸强州”发展战略,已形成一批以木材、毛皮、钢铁等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产业和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的仓储、中转项目。其它地州市也都把发展外向型产业与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在招商引资、贸易促进上下功夫,为上半年外经贸稳步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当前外经贸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进口持续下降的问题。自2006年1月以来,进口已连续18个月下滑,已跌至谷底,主要表现在原油、废钢、棉花、铁矿砂、氧化铝等大宗资源性商品(五个商品的进口减少额占全区进口减少额的88.4%)和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进口锐减。我们认为进口商品结构性矛盾和国家宏观调控是造成我区目前进口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结构性矛盾分析,鉴于目前新疆是走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区进口商品的消化能力有限,进口商品除原油和铁矿砂外主要销往内地,品种相对单一。这类商品进口受配额限制、周边国家资源总量及市场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一是受原油进口允许量及棉花进口配额限制,上半年原油及棉花进口均呈现大幅度下降。二是随着周边国家废旧金属资源的逐渐短缺和价格上扬,首先是废钢及其它废旧金属在经历了“十五”期间的进口高峰后,已呈下滑态势。上半年废钢进口2833万美元,下降68.6%。三是近年来国际原材料市场特别是有金属市场价格起伏迭宕,风险加大。以铜为例,今年7月12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货市场铜价比去年底上涨23.5%,同日,上海有金属现货市场铜价比去年底上涨1.9%,国内铜需求增长带动铜进口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国铜进口增长52.3%,新疆铜进口增长55.3%。四是国家边贸进口优惠政策的取消,致使我区边贸进口竞争优势下降,部分进口分流内地企业。
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分析:一是今年出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行业再度盲目扩张的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述措施的实施,抑制了一些行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二是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显现,如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大于市场需求,产生进口替代效应,钢材进口在一定时期的减少在所难免;三是随着国家对投资的调控,基本建设速度明显放缓,对资源类商品的需求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