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巧体诗歌(3)
文|李全修
(二)五杂组
古乐府有《五杂俎》诗:
五杂俎,冈头草。往复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
这首诗的作者也是无名氏,亦无诗题,因取首句“五杂俎”为题。
“俎”即食案,古时祭祀时放置食品的托盘。“杂俎”,指肴蔌杂陈于俎,常用作比喻,作为杂记及类事之书的名称,著名者如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此书分天、地、人、物、事五部,故名)。
这首乐府古诗首句“五杂俎”之“俎”通“组”。“杂”不是杂乱,《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乐记》:“五成文而不乱。”槎《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五杂组”的意思是五相配成文,彩斑斓,或加引申,用以
形容事物的美好、兴盛。
全诗三言六句,偶句押韵。诗以每两句为一意义单元,三个单元的意义各自独立,不相连属;每个单元的上句是对事物的描述,下句是被描述的事物,从语法上来讲,下句是主语,上句是谓语,只要改换诗的句序,就好理解了:
冈头草,五杂俎(组)。车马道,往复还。人将老,不获已
全诗是说:山冈上的花花草草彩斑斓;道路上的车马来来往往;老之将至是不得已的事情。三句话的意思互不相连,这正是某些民谣特别是童谣的特点,如童谣“月亮哥,跟我走”,就是每两句意思一转。童谣也以三言为多。
巧体诗“五杂俎”的写作要求是:一、原诗格式不变;二、保留原诗一、三、五句,改作二、四、六句;三、所改作的三句必须能与已有三句的意思分别相贯通,并且互相押韵。这样就成为填空式巧体诗之一种,其格式为:
五杂俎,□□□。往复还,□□□。不获(得)已,□□□。
下面略举历代著名诗人所作《五杂俎(组)》诗:
五杂组,庆云发。
往复还,经天月。
不获已,生胡越。
(南朝齐·王融《代五杂组》)
【注】五云:古人以为祥瑞之气。 胡越:北方和南方民族,引申为疏远隔绝或对立的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