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三分钟掌握“八月槎”典故的由来和用法
三分钟掌握“八月槎”典故的由来和用法
作者:搜韵工作室
典故
八月槎(又作:乘槎、犯斗槎、秋槎、灵槎等)
出处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去十馀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晋·张华《博物志》卷十)
简释
槎就是竹木制成的筏子。传说天河与海相通,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都能看到有人乘着筏子来来往往,从不失期。有人志向不凡,突发奇想,在筏子上立了座高阁,带上许多食物,乘筏走了。刚开始的十来天还能看见星辰日月,之后便茫然一片。过了十来月,便到了一处像城郭一样的地方,房舍紧密。远远看见宫室中有个织布的妇人,又看到一个男子在河边喂牛喝水。牵牛人看见乘槎客非常吃惊,问到:“你是怎么来到这儿的啊?”乘槎客说明此行缘由后,也问牵牛人这是哪里?牵牛人告诉他:你回去以后,去蜀都问严君平就知道了。那人也没有上岸,如期回来了。之后这人去蜀地拜访严君平,君平说: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算算时间,正是这人到天河之时。原来,此人泛海之后到了天河,见到的人其实是牵牛星与织女星。
在诗文中多以“乘槎客”代指游仙之人;而“星槎”也多用来比喻出行乘坐的舟船。
示例
秋兴·其二(唐·杜甫)
槎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简释
这首诗颔联的对句“奉使虚随八月槎”就用了乘槎的典故。乘槎这个典故还有另一个版本:传说汉武帝让张骞去寻黄河的源头,后来张骞乘槎到了天河。
“奉使”一句化用了这两个典故,以张骞比严武,用乘槎到天河类比回到长安。严武为剑南节度使镇守蜀地时,曾经辟杜甫为参谋。杜甫本有机会追随严武还朝,不料次年严武去世,还朝的愿望便落空了。诗中用“奉使虚随八月槎”一句,既伤悼严武,也是对自己不得回京的身世的悲慨。
更多例句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 李白《古风之十三》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 杜甫《有感五首之一》
年来若有乘槎客,为吊波灵是楚臣。 —— 王初《银河》
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 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 —— 韩偓《南安寓止》
稳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马夜翻营。 —— 韩偓《喜凉》
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 罗隐《寄西华黄炼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