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临,人们都会迎来一轮圆月,赏月、祭拜月神。而月亮节又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个节日你都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寓意。中秋节这个特殊的传统文化主题节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悠久传统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于丰收、团圆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美德。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一、中秋节起源
中秋又称月节,是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时代崇拜月亮的部落联盟。他们把八月十五定为部落的图腾日,通过每年例行性的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平安,在他们看来,月圆意味着吉祥丰收。八月十五是中秋月圆之夜,此时月亮最圆,人们把月饼、石榴等瓜果供在祖先神龛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嫦娥奔月后,月亮便成了凡人的陪衬。后来人们为了显示丰收或者祈求人丁兴旺,便把中秋节定为“八月十五”。到了现在还有吃团圆月饼、赏月(包括月亮)的习俗。
1、古代传说
关于嫦娥奔月,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人类居住在广寒宫里,生活艰苦但是十分享受。有一天,天宫里的玉帝娘娘突然失踪,人间进入一片黑暗之际,嫦娥偷偷地跑到后羿家,把自己关在后羿神殿里的窗户玻璃砸碎后逃走了。从此,嫦娥成了一名“月光女神”,人们每逢中秋都要祭月纪念她。
2、中秋节习俗
在古代,中秋时节,天气比较热,家家户户都会备有月饼、瓜果等食物。除了赏香、吃月饼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摆上瓜果供祖祭拜。到了现代,月饼在中国广泛流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据统计,我国城乡每年约有4亿人过中秋节。
3、其他习俗
中秋节除了以上四个习俗之外,还有吃月饼、拜月等习俗。《唐书》中记载:“八月十五夜,民男女游于野、嬉、戏、乐、射之,或以中秋三日之月之肉为饼食,名曰‘八月十五’。”由此来看,中秋之夜并不是人们旅游游玩的时刻。宋朝时,每逢中秋之夜,京城以外的州府都要举行盛大的中秋赏月会,“望月楼”就是当时京城的赏月胜地之一。当时人们还会
将赏月归来的文人墨客所写的诗歌赋于楼中,供人赏玩和唱和。清代乾隆年间《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京师)每至中秋节作赏月会……八月十五皆设宴客,以叙友情……”此后,“中秋节”逐渐被人们理解为一种节日文化。
4、文人雅士的寄托之作
赏月赏灯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传统节日中,赏月往往被人们所看重,“月满则亏”“露从今夜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千古名句,也成为中秋节最具代表性、最传唱千古的名句。人们对于明月会有很多联想与向往。古人也很早就表达了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环境和人月两忘的感叹。
二、赏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赏月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在中秋节这个重要的节日里,除了赏月,还有祭祀月神的习俗。相传月神是嫦娥奔月后,成了玉兔西施,所以赏月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之一。每年七月十四都会举行祭祀月神仪式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把月光饼或者团圆月饼作为祭品供在月下祭台上。然后在月光下赏月、吃月饼,而吃月饼是我国人
民特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一因中秋节的“八月十五”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其二与月亮有关;其三中秋节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节气;其四人们常说“中秋节”是因为每年中秋节都要过(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年;其五“六月六”又称七月八;相传中秋之夜“八月十五日为半;所以又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等说法。
1、中秋赏月
古代的中秋节,除了祭月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赏明月。古人认为月圆是福,因此中秋赏月成为了民间的一种习俗。在中国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的其他节日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中秋节。
2、食月饼
在南方,中秋食糕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古人把"糕"与"禄"同音。中秋节食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中秋节吃月饼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祈愿。月饼是用白面制作而成,形状似饼而大如盘,吃时将月饼蘸白糖食用以佐餐。到了宋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是盛行起来,当时人们还用莲蓉、豆沙、枣泥等馅心制成的不同形状、大小颜各不
相同的圆饼互相赠送。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变化,中秋食月球饼的习俗在中国各地盛行起来。
3、挂明月
中秋节“挂明月”活动由古代的一些士大夫开始,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形成了节日“秋祭”和“女儿会”的传统民俗活动。女儿会是专门以中秋夜供月而举行的娱乐活动。旧时中秋节多有舞女艳舞之举,据说能消灾免难。所以人们纷纷模仿女儿会把她们剪下来放在月光下跳舞或摆着瓜果于庭院之中,表示自己能消灾免难,保佑一年平平安安。这一习俗随着月夜节庆的增加变得更为盛行。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4、饮月光酒
宋朝时月是非常圆的,当时人所说“八月十五月亮圆”,也是非常形象的一句话。月亮圆,酒更圆。这也是文人墨客描写中秋节月亮圆月缺之景的词作中常见的意象。
三、拜月仪式
古代祭月时,除了以“月饼”作为祭品外,还设有许多礼节。“中秋拜月”的传统仪式是每个中国人每年必做的功课。而在古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祭月”,从远古时期起就有中秋拜月、祭月和追思月神的习俗。而祭月仪式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祭品去月亮,另一种则是用月亮来祭拜自己的祖先;另外一种则是用月饼来祭拜月亮的习俗。中秋拜月的习俗源自《周礼》中所说的“秋夕”或“夕会”,在古人看来,中秋之夜以月为伴最美;也有将月亮视为情人、夫妻的说法;人们把月亮视为月神或月下老人或神灵。
1、登高
中秋登高有很多典故,最著名的莫过于吴刚伐桂、嫦娥奔北等典故。而在唐朝时期,也曾出现过登山赏秋之俗,《唐才子传》中记载道:"中秋之夜,士大夫必结伴登高远望,意在遥祭月神,使嫦娥知道后世追思亡夫之意。"这就说明登高不仅为了赏月,更是为了追思亡夫之意。虽然登高不一定会有好运气,但能在这个季节登高远望月亮,也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之感。同时登高也可使人心情愉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古代文人雅士们追求的人生境界。古代文人墨客多有登高怀远、咏月抒怀之作。
四、欢庆佳节的习俗
在古代,人们除了祭拜月神外,还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秋会、祭土地、祭灶、祭祀祖先,祭月等都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到了清代,中秋有“八月十五赏桂花”之说,这与中秋节有很大关系。《清嘉录》记载:“(中秋)京师俗尚月饼树之于庭者七升六升”(一年中除十五日外)。八月十五月朔各庆祝一次,叫做“捣药”。这一天,家家做月饼,有条件的还会买上各种水果一起分给邻居和朋友分享。月饼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食品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食物,还是文化的象征、情感的寄托、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纽带和情感的纽带。如今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在古代还有赏月和拜月神等习俗来庆祝节日。
1、玩转月下风景游戏活动为例:
中国民间中秋之夜玩转月下风景的游戏活动为例:1、把月亮想象成一个人——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2、把月亮想象成一个人——吹着凉爽的风吃着香甜美味的月饼3、把月亮想象成一个人——吹着凉爽的风,吃着美味的月饼看着美丽的月亮看完后就可以玩转月亮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