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第一节  地理坐标
1.经线1O为111.1km
2.地理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总是纬度在先,经度在后;数字在线符号在后。
3.经线等于经圈的一半,纬线等同于纬圈。
第二节  天球坐标
1.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叫周日圈。天体愈接近天极,其周日愈小;离极愈远,周日愈大。这里要先提请注意:天体的周日圈,就是它所在的那条赤纬圈。
2.天球上有三个基本大圈:地平圈、天赤道、黄道
1)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Z)和天底(Z
  2)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P)和天南极(P
  3)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K)和黄南极(K
  4)天赤道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是东点和西点。东西南北四点是地平圈的正点。
  5)地平圈对于天赤道的二个远距点是南点和北点。
  6)天赤道对于地平圈的两个远距点是上点(Q)和下点(Q)。
  7)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称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
  8)子午圈的两极是东点和西点。
  9)卯酉圈的两极是北点和南点。
  10)六时圈的两极是上点和下点。
  11)子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是北点和南点。
  12)子午圈与天赤道的交点是上点和下点。
  13)子午圈与卯酉圈的交点是天顶和天底。
  14)子午圈和六时圈的交点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3.在天外俯视天北极,天球周日运动(向西)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地球上仰视天北极,则天球周日运动(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4.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的联系: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纬度。
5.基圈和始圈上的点,其纬度或经度为零;极点的纬度为900,经度则为任意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三节  恒星和星系
1.恒星都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2.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α(中文名南门二),
  其距离是4.22光年。距离地球最近的是太阳。
3.标准距离(10秒差距)下的恒星亮度称绝对亮度,其星
  等叫绝对星等。  1秒差距(1PC)=3.26光年
4.赫罗图的一项应用,是求主序星的距离。只需要知道恒星的光谱型,便可以从它的赫罗图主星序的相应位置,直接得知其光度,再根据恒星的视亮度,就能按平方反比定律求知其距离。(位于主星序上的恒星则被称为主序星)
5.我们太阳(或太阳系)的位置,很接近银河系赤道平面(即银道面)。太阳的位置距银心约2.4万光年,向银心所在方向(在人马座),太阳距银盘边缘约6.4万光年。
6.我们的太阳率领其行星家族,向着天空中武仙座方向(近织女星)前进,这个方向所指的点,被称为奔赴点。
7.像银河系这样包含大量恒星的天体系统,被叫做星系。所有这些星系(除银河系以外)称河外星系。
8.一等星与六等星,星等相差5等,他们的亮度相差100倍。比5等星亮100倍的星是0等星。
第四节  太阳与太阳系
1.平均来说,在日地处于平均距离,太阳光垂直照射并排除大气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为8.16焦耳。这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被称为太阳常数。
2.太阳大气可以分为光球,球和日冕三层。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低层;球是中层;日冕是外层。
3.黑子和光斑在光球层上;耀斑和日珥出现在球层上。
4.太阳系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除了行星和卫星外,太阳系的成员还包括彗星和流星体。
5.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的多而且明亮?
  原因:下半夜的流星是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高)或地球赶上流星(出现频率高);而上半夜出现的只是追上地球的流行。
6.      带内行星                            带外行星
类地行星                      类 木 行 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小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内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外行星
第五节  月球和地月系
1.月球表面包括月海(高原、)月陆(平原)、月坑(环行山)、亮线(辐射线)
2.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月的长度有四种,他们是恒星月、近点月、交点月和朔望月,分别以恒星、近日点、黄白交点和太阳为参考点。
3.月相和朔望月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因此产生了月相的变化。这种变化视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变化二定。它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观测月球的方向。
4.上弦月在天空中东距太阳900,继日而入,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上半月初八)
  下弦月在天空中西距太阳900,先日而出,后半夜见于东部天空(下半月二十三)
  两者区别:前者位于太阳之东,明亮的凸面向西;后者位于太阳之西,明亮的凸面向东。
5.从这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其长度为29.5306日,或29日12时44分3秒,比恒星月约长2.2日。
6.上半月由亏转盈,凸面向西;下半月由盈转亏,凸面向东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何种月相?
  满月(月出黄昏)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月落,该是什么月相?
  上弦月
9.月相、方位和时刻
月相
距角
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中天
月落
见月时间
新月
0undefined
偕日升落
清晨
正午
黄昏
彻夜无月
满月
180undefined
此起彼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通宵见月
上弦月
90undefined
迟升后落
正午
黄昏
半夜
上半夜西天
下弦月
270undefined
早升先落
半夜
清晨
正午
下半夜东天
10.月相的变化(如左图)
旧历上半月傍晚所见的月亮
旧历下半月清晨所见的月亮
第三章  地球运动
第六节 地球的自转
1.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叫做极移。
2.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
3.地轴进动有多方面的表现:
  1)地轴进动表现为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2)地轴进动表现为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赤道永远垂直于地轴,当然要随着地轴的进动而进动,从而使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二分点)以同样的方向(向西)和速度(每年50.29”)在黄道上移动,约71年又7个月移动10。这就是所谓的“交点退行”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4.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日的长度有三种,它们是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分别以春分点,太阳和月球为参考点。
  1)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长度:24小时
  2)太阳日就是太阳连续2次在同地中天所需时间。长度:24小时04分
  3)太阴日就是月球连续2次在同地中天所需时间。长度:24小时54分
5.地球的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
高度:在同一高度,例如海平面,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纬度:在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的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6.与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比,其它纬度的自转速度的大小,唯一决定于纬线的半径r,而r=Rcosφ,因此,任意纬度φ的自转速度为Vφ=V0cosφ=465m/s·cosφ
  在南北纬600时,自转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在赤道上,,高度每增加100米,自转速度就增加26m/s。
7.(见右图)
8.地球自转另一个效应是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即自右向左移动;在南半球是顺时
针方向,即自左向右。因此,北半球的经线和纬线都向左偏转,以至那里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对右偏;同理,南半球向左偏。
第七节  地球的公转
1.恒星距离的秒差距数与其周年视差的角秒值互为倒数即为周年视差,D为秒差距)秒差距是恒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2.光行差和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地球公转的证据。
3.由于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年的长度有四种: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交点年(食年)它们分别以恒星、春分点、近日点和黄白交点位度量年长的参考点。
4.年月日长度主要以周期=参考点和点的移动为内容考察,若参考点移动的距离变短,说明点向西移;若参考点移动的距离变长,说明点向东移。
5.地内行星的公转速度大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东行,其回合运动表现为上合——东大距——西大距——上合
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地外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是西行,其回合运动表现为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这就是“内外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