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多名山,每一座都有故事
丨文雨  丨图虫创意
骊山之上。
千百年来,骊山晚照久负盛名,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相传唐高祖李渊在隋为臣时,因与太子杨广不和,辞京外调。他刚走到临潼地界,就被杨广堵截围住。厮杀鏖战正急,随军的窦氏夫人却生下小唐王李世民,窦氏夫人只好暂住金刚庙内。一天,丫环把尿布洗净搭在外边绳索上,太阳已落山了,窦氏夫人发愁地说:“晚上还要用尿布,这
太阳再红一阵就好了!”正说着,那已落的太阳又重在一个小山头露了出来,金的阳光照在红的尿布上,从尿布透过的红光照在骊山上,顿时骊山一片光明灿烂,彩斑斓异常,这便是有名的“骊山晚照”。那阳光照射在尿布上,尿布一瞬间便干了。传说李世民是真龙天子,所以生下他,连天公也来相助。从此,“骊山晚照”这一美景,便和他的故事一起流传下来。
骊山脚下,西绣岭山麓有一个著名的温泉,一池碧水,清澈见底,热气升腾。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唐
广义的秦岭横跨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省,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西部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相连,东部则雄踞华北平原之畔。一道道山岭是秦岭高大的身躯,一座座山峰是秦岭高高隆起的脊梁。我们熟知的嵩山、伏牛山、华山、终南山、太白山、老君山、骊山、白石山等,都属于秦岭山脉。
见证中国历史的,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其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因远望宛如一匹苍黛的骏马而得名。
相传上古时期,女娲曾在这里“炼石补天”;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西周时期,周幽王和褒姒在这里“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骊山还埋葬着这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芈月”的原
型宣太后。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
玄宗时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描述了杨贵妃沐浴华清池的场景。
奇险天下第一的,华山
旷世独尊的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雅称“太华山”,以峻秀峭拔而名冠天下,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华山五峰衍生36峰72洞,历代高贤大德云集,神话传说故事俯仰皆是,引人入胜。家喻户晓的“宝莲灯”,充满诗情的“吹箫引凤”,异想天开的“巨灵擗山”……不少神话属于民族文化的不朽经典,闪烁着民族精神的灵光。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天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人到华山寻访,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穆公让他吹奏,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
爱甚笃。有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华山明星崖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
华山上还有一个公主峰,相传和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有关。当时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
南阳公主见国危势乱,劝驸马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王咸在明争暗斗的朝廷里吃尽苦头,这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华山寻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到公主绣花鞋,俯身去捡,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公主峰。
华山这些传闻逸事,为游人增添了不少情趣和遐想。
明朝皇帝最爱的,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位于今天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它北通秦岭,南接神农架,西至巴蜀,绵亘起伏400多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作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武当山有72峰、36岩、24涧、3潭、9泉,构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秀丽画境。其中七十二峰、三十六岩,刚好暗合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
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不同,武当山的信仰主流,自始至终都是真武大帝。永乐十年,成功篡位的朱棣为了证明自己“君权神授”的地位,也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正式下诏,敕建武当山。史称,“北建紫禁城,南修武当山”。按照紫禁城的规制,将皇权至高无上的设计理念,融入道教世界中。为了尊显真武大帝的神圣,朱棣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借给”了真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有神化自己的目的。
其实,早在朱棣营建武当山之前,武当之名已响彻宇内。四大名山
最接近仙境的,老君山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古号景室山,意在集八百里伏牛美景于一室之意,因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后更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说老君山,当然离不开老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拦下了他,提出请求:“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不著书不能过关,这才有了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他也成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是,西出函谷关后,老子去了哪儿?这是一个谜。过了几百年,司马迁才在《史记》中记了一笔:“不知其所终。”老子身上的神秘彩,越来越浓。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
相传在这里归隐的除了老子,还有明崇祯太子朱慈烺。
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诏告天下:“国家重务,悉委太子。”并于当夜自缢殉国。16岁的朱慈烺落入李自成之手,被封宋王,随大顺军赴山海关讨伐吴三桂,兵败后回京西撤,“不知所终”。
太子下落不明,“假太子案”却频频出现,以至于史学家谈迁喟叹:“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何所适从哉?”但史学界普遍认为,朱慈烺并未被杀,因为当时无论李自成、吴三桂,还是清政府、南明弘光政府,都想挟太子以向敌人问罪,即使他们到太子,也会好好待他,将他作为一张王牌。
那么,明太子朱慈烺应该也是归隐在老君山了。只不过老子是主动归隐,太子朱慈烺则是隐居避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