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针对性
辅导
篇一: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促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所谓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指导,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达到相应的水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呢?
一、捕捉自主学习中出现的不同信息。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问题向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开放。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对于学生信息的捕捉和回收工作。教师只有时时分析整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学生徘徊迷茫时及时引导,在障碍阻塞处点拨,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在思想愤悱处提升,学
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二、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何时介入实施指导?怎样指导才充分、必要又不会包办代替?那些指导是必要的,那些指导是不需要的?这些都是教师在指导自主学习时会面临的具体问题,指导不好就会影响自主学习效果。比如,若教师介入的时间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展开自主学习,往往会使学生丧失自己去发现问题、寻答案的机会,造成包办代替的后果。反之,如果教师介入的时间过晚,在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往往会使学生处于盲目状态,不但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益,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握介入的时机和指导的分寸,适时、适度、适当地发挥指导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当学生思考问题零散琐碎,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印象时,教师可进行“整体思维”的引导、点拨。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给予及时的、充分的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使自主学习向纵深发展。
篇二: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内容摘要】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社会课题” ,它是“深化课改,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
的一个重要子课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已有初步成果和认识。但至今这个问题仍围绕着教育教学界且两级分化趋于扩大现象与全面高效的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形成了不和谐的音符。继续深入研究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深入的需要,力求使教师从课改疲劳战中解放出来,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辅导教学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或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即学习的方法、条件、时机等)与学习任务(即教学大纲指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而未能或很难达到义务教育阶段要求的学生。
学困生教育对策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社会课题” ,它是“深化课改,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子课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已有初步成果和认识。但至今这个问题仍围绕着教育教学界且两级分化趋于扩大现象与全面高效的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形成了不和谐的音符。继续深入研究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深入的需要,力求使教师从课改疲劳战中解放出来,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一、学困生的现状及成因。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格内向,甚至孤僻,不肯发问,身体不佳,都有可能造成学习成绩不良。另外学生所处的集体风气不好,对教师的教
学方法不适应,以及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师生关系紧张,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不良。学困生在学习中通常具有“四不”、“三缺乏”的特点。“四不”即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行为不良,学习情意不健。“三缺乏”即在学习过程中,一缺乏主动的参与过程,二缺乏积极的思考过程,三缺乏依靠自己的实践去获取知识能动的过程。即使现有的少得可怜的知识也是在听老师这样讲那样说后知晓的。其表现如下:自卑且对自己无正确定位、低标且缺乏着目标理想、低效且无抗御干扰能力、模仿而无探索解决问题能力。要做好转化学困生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近与学生情感,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并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改善师生关系是学困生进步的基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指责较多;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受到挫折,在心理上出现害怕或厌恶老师,与老师便有一定的距离。而改善的办法是:
1、尊重人格、奉献爱心,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喜欢你,亲近
你,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辅导。
2、教师要从学习、生活上去多关心有困难的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
关心和爱。
3、作为老师应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学生佩服、敬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4、要给与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但关爱不是迁就,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该表扬时及时表扬,该批评时也决不姑息。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明辨是非,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并做好学法指导。备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接受知识、努力发展的人,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除了钻研教材,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外,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而鉴于学困生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兴趣不足的特点。备课时更应思考以下一些问题:(1)学困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困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掌握的程度怎样?学困生有无兴趣进行课堂学习?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该如何设计教学问题,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如何为他们降低起点放平坡度?如何让他们参与到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应预测到学困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