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中感受农业在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地位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播出的最近广受人们喜爱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部纪录片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而且表示该片在呈现各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会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在张铭欢执导该片其中一集《时间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过世后依然坚持制作着以前与丈夫共同做了几十年的虾酱。张铭欢表示“对于她来说,虾酱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中国名厨2012年10月28日,“第七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在天津举办,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获得年度最高大奖——“年度社团文化贡献奖”。“中国元素创意大赛”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个以复兴中华文化、重建民族自信为使命的创意大赛;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本国元素为主题,进行全球性、持久性国际创意的大赛。文化贡献奖是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最高奖项,颁发给该年度最具中国元素影响力、为中国文化的弘扬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重大事件,以及年度的人物、品牌和社团。评委会专家在颁奖盛典上一致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套电视节目,更是一篇充满强大企图心,极具突破勇气和文化阅历的美食史诗。《舌尖上的中国》,是脑尖上的创作,刀尖上的锋锐。
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2012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
《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
《舌尖上的中国》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有人说,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不是
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纪录片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旗帜下,纪实美学纪录片一度呈现繁荣之势,但是好景不长,题材的边缘化、价值观的非主流化、收视的低水平徘徊等各种因素导致纪录片淡出公众的视野,直至21世纪初这种景况并没有得到改观。
2004年,应该说是纪录片新一个阶段的开始。在《故宫》、《大国崛起》、《森林之歌》、《公司的力量》等作品,让纪录片又回到了黄金时段。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纪录片走向了与90年代截然不同的另一端:关注个体生命与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消失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更多是宏大叙事、重构历史的作品,从以往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纪录,代之而来的是奇观化、猎奇化、技术至上的影像。
而《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以“爱国主义”为旗帜,但是却真正回归到了人性关怀,做到了宏大主题与个体叙述的统一。由此带来了中国纪录片新的春天,而我想,它的成功不仅仅昭示
着中国纪录片的复苏,更昭示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觉醒,而这觉醒的背后是国家力量的支持和运作。
十五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六大确立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这一决定的作出,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决定》的作出,一系列旨在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相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连连作出“大力扶持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酝酿出来的。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反过来也促进了我国纪录片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传播效
果为国产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纪录片创作要接地气,片中选择的所有食材都是各地最普通的风味美食,不起眼、不奢侈,但却能够引起所有人共鸣,这就是纪录片最关键之所
在――普通但触动心灵。”
有人说,相比于纽约时报广场上播出的那些介绍中国文化的广告片,《舌尖上的中国》或许才是真正成功的国家宣传片。它通过味蕾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巧妙而充分地展示了中国5000年文化的软实力。
我不相信仅仅凭借《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部纪录片的个体成功就能改变我国文化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也不期望《舌尖上的中国》能彻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通过这部片子对我们中国有个全新而全面的认识,因为这是不现实的。不过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软实力觉醒复苏的迹象,但愿《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