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变迁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变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偶像。偶像是一个时代所造就出来的,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偶像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的。偶像伴随着一代代的人成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雷锋、陈景润、邓丽君;八十年代的张海迪、老山英雄、北岛、三毛等等。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不同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
梅艳芳张国荣六十年代的标志偶像:雷锋、保尔•柯察金、王进喜。
七十年代的标志偶像:陈景润、邓丽君、李小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除了继承六十年代已有的偶像之外,并没有增加多少新人物。但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歌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在改革开放的前后,中国的重心由政治斗争转为经济建设,人们的偶像也开始改变,变成了当时的那些台湾,香港,西方的富人、歌手、影星。邓丽君,是
一位台湾歌手,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偶像,她人美,歌声更美!无与伦比!!音容笑貌,一举手一投足是那么的到位,另人难以忘怀。更让人欣赏和敬佩是她的歌总是能触及人们心灵深入最柔软的部分,仿佛在娓娓诉着你的心事,使人产生共鸣,旋律优美,无论自己的唱的好不好,任何场合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低声吟唱!她的歌充满温暖感,如春风吹拂,是一种有情不在声高的浅唱低吟,使人联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李小龙是一位香港的影星,是大家熟悉的、喜欢的。有民族气节李小龙的功夫,洗脱了60年代世界各国对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李小龙的功夫并非暴力,而是“我武维扬”的精神。李小龙超越了民族也超越了这个时代,你可以看到即便是被李小龙在电影中不断嘲弄的日本人也心服口服,将其奉为“武之圣者”。李小龙的影片正如他的名言:“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人们喜爱李小龙源于他的个人魅力,由于技术等方面的缘故,李小龙的电影大部分是相当粗糙的,但李小龙的表现仍然魅力四射。生命可以死去,形象却是不朽的。电影形象只是李小龙个人魅力的一部分,李小龙是多才多艺的,他的诗、画、舞、哲学思想都令专业人士所佩服;他的截拳道理论对人们的启发绝不止于武术一道,所以他的崇拜者来自各种不同的职业。在功夫电影方面,李小龙是一位伟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其他很多方面甚至是后无来者的。
八十年代从单一走向多元。标志偶像:张海迪、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偶像,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还有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这些偶像,以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继续成为大众景仰和学习的对象。另一类偶像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文学界,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大陆产生了一大批“迷”和跟随者。
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大陆,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版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那个惟妙惟肖的黄蓉——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日本的《血疑》带来山口百惠。这个时期的港台歌星则有BEYOND、张雨生、费翔以及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的张明敏等等。
与六七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的“偶像”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
加了爱慕型的偶像。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去的英雄人物是生产型偶像,而现在出现了消费型的偶像——娱乐明星。另外一个特征是,偶像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八十年代是一个复苏的时代,青年们要回到城市,从头开始,他们需要奋斗精神的鼓舞。战无不胜的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张海迪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人就是在她们的鼓舞下完成了自己的奋斗轨迹。
九十年代是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标志偶像:罗大佑、崔健、王朔、周星驰、王菲。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他们也是整整一代青年人在充满向往与迷惘的成长岁月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绝大多数三十多岁的人,今天去唱卡拉OK时仍然必点这两个人的歌曲。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
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以嘲弄一切正经事物、调侃一切权威和正统的游戏态度成为了青年的新偶像。
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青少年的偶像主要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张国荣、梅艳芳、王菲、周杰伦、四大天王、F4等等,娱乐明星通过各种媒体占据了青少年的眼球和感官。另一种趋向则是对“实用型”偶像的崇拜。在今天的青少年中,说自己崇拜比尔•盖茨的人比比皆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于成功、财富的向往使一大批知识英雄、企业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属于同龄人的八十后作家也成为年轻人心中新的偶像。韩寒、郭敬明等人成为文学领域的明星。
在现代,应为改革开放的已经有了三十年,人们的思想也彻底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如百花齐放,有了各种各样的偶像。有人喜欢篮球明星,入姚明、易建联、史蒂夫纳什、凯文加内特、保罗皮尔斯、雷阿伦、拉加朗多、杰森理查德、德文韦德、科比布莱恩等人;有的人喜欢政治人物,如、奥巴马、金正日、普京等;有人喜欢科学名人,如Thomas Alva Edison 爱迪生、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居里 Curie 、爱因斯坦等;有人喜欢IT巨人,如李彦宏、马云、杨致远等。
从今天青少年当中最流行的偶像来看,大都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这些偶像固然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学习,但太单一类型的偶像崇拜,无疑会带来深层的精神贫血。一代青年一代偶像,什么样的偶像最终也会影响到什么样的青年。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这样的现状,使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感叹今天精神的平庸化和偶像的缺失。那些精神偶像熠熠闪光的日子,那些化崇拜为力量努力进取的日子,那些为寻思想的答案而苦苦追寻的日子,都随着昔日的偶像一去不复返了。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如同水面的浮沫,却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