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饮酒的习惯将逐渐由传统饮用粮食酒向饮用水果发酵酒转变,这也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酒业革命的四个方向:即白酒向果酒转换,低档向高档转换,蒸馏向发酵转换,高度向低度转换。但纵观目前酒类市场,除了白酒、葡萄酒进行着轰轰烈烈地“革命”外,果酒的产销并不乐观。据调查,上海市果酒市场日趋升温,许多酒民改喝果酒。但生产供不应求,只能靠进口来维持,实在令人扼腕痛惜。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有许多果酒生产企业正在迅速发展起来,中国果酒发展的优势正被人们发掘和利用。

一、果酒开发的优势

(一)果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就开始酿制并有诸多的文献记载,文化背景十分深厚。

(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人们常说葡萄酒是“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这不仅适用于葡萄酒,同样适用于其他果酒,而果酒与葡萄酒有所不同的是,葡萄酒所需葡萄与我们用于食用的鲜果葡萄不同,酿酒葡萄的糖份及香型有严格要求,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并非所
酿酒葡萄有地域都适宜种植,形成规模需要较长时间,而酿造果酒所需水果是根据当地特产水果品种决定的,这些品种早已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生长期长,产量高,宜形成规模,加之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如能充分利用,不仅以极低的风险,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真正绿食品。以滇橄榄为例:滇西地区野生资源极为丰富,据国际粮农组织调查结果:滇西目前成片滇橄榄林有60~70万亩,适生面积达300万亩,年产鲜果近百万吨,如此巨大资源绝大多数没有被利用,更没有被深层次综合加工利用。食用水果方面,近几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果品保鲜问题,水果烂市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极大伤害果农积极性,而且使社会资源受到浪费,水果深加工利用就成为重要出路这一,如攀枝花地区现有芒果林约7万亩,产量在30万吨左右,而且局部地区还在扩大种植面积,价格却不断下降,如此丰富的资源,若能被深加工利用,势必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三)果酒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葡萄虽然是酿酒的极好果品,但就其营养成份而言,其他许多水果均好于葡萄,而且不少水果还具有药用价值,特别是野生果品,由于生长在深山老林中,自然生长,不用施化肥、农药、无污染,其维生素比家果丰富几倍、几十倍,甚至上
千倍。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果酒的药用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如:国外学者对滇橄榄的研究认为,滇橄榄可治低血糖,有滤尿与降压作用,有治肝炎及抗放射线损伤作用。近几年,我国医学界和科研部门经反复试验和不断研究,证明滇橄榄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对强致癌物M-亚硝基化合物在人身内合成有明显阻断作用,其阻断率达90 11%。

二、果酒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市场培育缓慢

早在1991年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果酒》一书中,作者就列举了各种果酒的优点,涉及到的果酒达37种之多,但到今天,能够被消费者接受,有很大影响力的果酒却很少,酒类市场依然是白酒和葡萄酒一统天下,这说明市场培育的艰难,要使消费者了解果酒,特别是高档果酒,需要有一段过程。

2  酿造工艺复杂

果酒虽然可以借鉴葡萄酒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菌种、发酵、发酵温度的控制及调酒等工艺处理上,还有待于突破。虽然我国酿制果酒的历史已有近2000年,但果酒业一直都未能形成规模,直至近代也还停留在浸泡型的基础上,始终处于低档酒的地位,难登大雅之堂。这也就间接地阻滞了果酒业的发展。尽管近些年国内有些酿酒企业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果酒,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及好评。如:四川攀枝花宇森酒业公司开发的芒果酒、木瓜酒、橄榄酒等。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果酒生产已具备了先进的工艺及赶超了国外果酒的质量水平,这只能说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因为在很多问题上还没有得到解决,如:哪些水果不适合生产干型果酒;同一水果不同品种中哪些更适宜酿酒;果香如何长期保存等等,还需不断的探索、研究。(《糖酒快讯》叶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