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乐舞
《长鼓舞》
《长鼓舞》又称“长筒鼓舞”、“冲鼓舞”,流传于广西、湖南、广东等瑶族聚居区。
鼓呈长形,两头如喇叭而中部细,多由男子在还盘王愿时表演。有独舞、对舞、三人舞和舞等形式。内容为祭祀盘王,祈求盘王赐福。动作特征为矮、稳、颤。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长鼓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祭祀、娱神演变为娱人的舞蹈。
《盘王舞》
《盘王舞》又名《盘古舞》,表现瑶族先民在始祖盘古王的带领下,在草木丛生、猛兽逼人的深山老林间开创基业,建设家园的情形。
动作多模仿开荒耕地、劳动生产。
从舞蹈所表现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它产生于早期原始农业生活中是可以肯定的。
《扶来》
传说《扶来》为上古伏羲氏的乐舞。
《通典·乐》载:“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通志·乐略》载:“伏羲乐曰《立基》,或云《扶来》”。
除了《立基》、《立本》外,《扶来》还有《荒乐》、《凤来》等别称。
传说该乐舞内容是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业绩。
《充乐》
据《世本》、《路史》记载,女娲的乐舞名为《充乐》,这个乐舞创作成功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
据说《充乐》是歌颂女娲制定婚姻,使男女性生活得到正常解决。女娲的乐舞传说反映了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印迹。
《扶持》
传说《扶持》是神农氏的乐舞,也作《扶犁》。
《通典·乐》载:“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据《路史·后记》所载,这个乐舞是神农氏的属下刑天所作。
内容是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广乐》
《广乐》传说为上古葛天氏之乐舞。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广乐》的歌词共分8段:《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从歌词看,《广乐》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其表演形式,《吕氏春秋》记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路史》记为:八个壮士捉一头四岁的牛,牵牛尾,不时叩击牛角,踏足而歌。
《大舞》
《大舞》传说为上古阴康氏所创作的乐舞。
据《吕氏春秋》与《路史》记载:阴康氏居住之处水道壅塞、气候阴湿,导致民气郁闷,人们血脉不畅、筋骨不达、肤滞脚肿。阴康氏认为跳舞可以活动关节、强健体魄,于是创造了《大舞》并教给部落成员。
由此看来,《大舞》是一种用来治病健身的舞蹈。
《云门大卷》
《云门大卷》或分作“云门”、“大卷”。相传为黄帝的乐舞。
乐舞歌颂黄帝功绩,称其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如云。
据《左传》载“黄帝氏以云为纪”,故《云门》又称为《承云》,为承受祥云福佑之意,具有一些图腾崇拜意义。
据传说《云门》还有《咸池》之别称,“咸池”为天上主宰五谷的星斗,因此《云门》可能兼具祈求农业丰收的意义。
周代制礼作乐时将《云门》列为“六乐”之首,用以祭祀天神。
《六茎》
传说颛顼的乐舞名叫《六茎》,又作《五茎》。
据说这个乐舞以和谐的乐音调和阴阳,可使万物根茎茁壮,是一种带有巫术意义的乐舞。
唐代元结在《补乐歌十首·五茎》序中说:“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
《九招》、《六列》、《六英》
传说帝喾的乐舞有《九招》、《六列》、《六英》等。
据《吕氏春秋·古乐》载:“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这几个乐舞都用于祭祀,“以康帝德”。
《大章》
《大章》相传为尧帝的乐舞。
尧即帝位,命质创制乐舞,质模仿山林溪谷之声创作了乐歌,伴以用麋鹿皮蒙制的鼓,以及石磬、瑟等乐器演奏的乐曲,跳起百兽舞,用以祭祀上帝。
据古籍记载,《大章》乃是“言尧德章明天下也”。
据《周礼·春秋·大司乐》记载,《大章》是通过增修改编《咸池》而成,故也称为《大咸》。
周代制礼作乐时将《大章》(《大咸》)列入“六乐”,属于文舞,以祭祀地示。
《大韶》
《大韶》简称为《韶》,“韶”或作“磬”、“招”,又名《九韶》、《箫韶》、《韶虞》等。
相传为舜的乐舞,为舜的典乐官夔在舜的乐舞思想指导下作成的,为歌颂舜能继承尧之德。
据说此舞内容丰富深厚,音乐和舞容优美动人。
周代制礼作乐时将《大韶》列入“六乐”,用以祭祀四方神,是古代宫廷乐舞中文舞的代表作。
韶《论语》记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对它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推崇备至。
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1973年秋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中,距今5000-5800年,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可确定年代最早的舞蹈文物。
舞蹈纹绘于陶盆内壁上部,5人一组,共三组15人。舞者服饰相同,人形姿态、走向、方位
也相同,且均有头饰和尾饰,每组外侧两人的外臂,绘为两道,像是表现手臂前后频繁摇摆的动态。
整个画面显示着原始舞蹈的节奏、步伐、动态、情调、趣味、意志的一致性特点,显示着某种原始体的人们的集体力量和智慧。
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舞蹈产生之初的风貌形态。
它的产生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思想感情的最早抒发、宣泄、交流与感应的主要方式,属于人类身体文化动态语言范畴。原始舞蹈形式简单朴拙,内容涉及原始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用于增强体意识、统一社会感应力、追溯部族历史、传授劳动与狩猎技能、进行宗教活动或战争演练等多种活动中。
被认为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祭祀舞蹈
祭祀舞蹈是对具有祭祀目的的舞蹈的统称。
祭祀舞蹈就是在祭祀仪式中所跳的舞蹈。
所祭祀的对象有天地、山川、日月等自然神灵,以及图腾与祖先等。
祭祀舞蹈是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是表现图腾动态形象或在图腾祭祀仪式中所跳的舞蹈。
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具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原始先民相信每个氏族都与自然界中某一物种或是自然现象亲密相关,于是将这一物种或自然现象视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或是保护神,并以其为氏族的象征,即图腾。
舞蹈是图腾祭祀活动的重要手段。
防风舞
防风舞是古代越地的祭祀舞蹈。传说是防风氏的后人为祭祀被禹诛杀的防风氏所作。
舞者3人,披发而舞。所用的乐器为三尺长的竹管,声如号哭。从记录来看,这个舞蹈比较阴森恐怖,很像是原始巫舞的遗留。
烟盒舞
烟盒舞是彝族民间舞蹈,又称“跳弦”、“三步弦”等。流行于云南个旧、玉溪等地彝族聚居区。在节日、集会由男女青年在“玩场”上来跳。
烟盒用竹皮或薄木片制成,为上下对扣的圆盒。舞时一手拿盒,一手拿盖,以指扣盒,发出声响。
该舞分两类:“正弦”只舞不唱;“杂弦”又唱又舞,有一定情节内容。该舞专曲专用,每支曲子都有一套规范的动作。
舞蹈节奏鲜明,动作舒展,全身上下起伏,富于弹性,手臂手腕舞动灵活,独具特。
十二兽舞
十二兽舞是彝族地区民间舞蹈。十二兽与“十二兽历”相关,十二兽分别为: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以虎为首。
每隔三年的虎月第一个虎日便举行大祭,由神庙中的十二名巫师举行十二兽神舞,气氛庄严肃穆。舞蹈以巫人模拟十二兽的动作以示兽神降临,其中虎神由为首的女巫扮演。
舞蹈富有生活气息又带着强烈的原始彩,是图腾舞蹈的典型面貌。
第二章 夏代乐舞
《大夏》
《大夏》相传为夏禹的乐舞,据说这个舞蹈的创作者是禹的手下皋陶,以大禹治水之功为乐舞的主要内容。
舞者头戴皮帽,穿白裙,袒外衣露裼衣。乐舞共分九段。
周代制礼作乐时将《大夏》列入“六乐”,属于文舞,用以祭祀山川。
第三章 商代乐舞
《大濩》
《大濩》相传为商汤的乐舞,又称《大护》,简称《濩》或《护》。
传说为商汤伐桀之后,在继承前代乐舞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相传创作者是商初名臣伊尹。《大濩》歌颂了商汤灭夏,救护万民的功绩。
周代制礼作乐时将《大濩》列入“六乐”,属于武舞,以祭祀先妣。
据说《大濩》又叫《桑林》。桑林是商人祭天之所。相传商汤继位初,天下大旱7年,汤亲自到桑林求雨,果然天降甘霖,人们作乐庆祝,故取名《桑林》。
巫舞
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
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宇宙间物质运动规律和自然界的现象无法作出科学解释,认为有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因此相信并崇拜神灵,以舞蹈的形式进行祈祷、祭献。
巫舞的种类、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种:1.祈神降福许愿类;2.酬神欢庆还愿类;3.超度亡灵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