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生字9个,积存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积存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洁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妙祝愿,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局部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
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当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根底好的同学在进展阅读的同时,朗读力量和说话力量都有所提高;根底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力量,阻碍了他们阅读力量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预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共性修改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表达: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很多多的具有中国特的节目。
2、学生沟通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教师表达:大家讲得很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沟通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熟悉箩、篮、瓦、灶四样东西,熟悉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特别仔细,已经借助图片熟悉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进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
们喜爱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熟悉生字9个,积存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沟通互动”;学生”学展现”。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认真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沟通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认真)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出年年吃百家饭的缘由
沟通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到了关键的句子。)
立夏是什么意思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妙的祝愿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预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沟通孩子们做了什么?
(“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沟通)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劳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劳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劳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沟通)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盼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妙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头。(指名读,留意读音)(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依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出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出示: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指名读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