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天宫课堂》直播节⽬将邀请多位航天系统重量级嘉宾以及友喜爱的物理⽼师、科普达⼈等参与,⼀起观看浩瀚太空,品尝太空⾷品,揭秘航天员训练⽇常等等。《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是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航天科技⼀直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的⼀个新兴领域妹,她对我们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在如今这个社会上,制空权已经变得⾮常的普及了,那么还更深层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权利。⽐如说美国这个强⼤的国家,他们率先登陆⽉球,然后他就联合其他的国家在⽉球上⾯划分区域,说谁占领谁就在将来拥有采矿的权利,所以我们的航天技术也不能落后,否则的话在未来的100年内我们将会逐步的落后,所以航天技术以及航天的爱好将是我们新⼀代颜最重要的⼀个⽅向。
第⼀次接触航天⽅⾯的知识是在幼⼉园⼤班。那⼀天,⽼师把⼀张报纸贴到了墙上,那上⾯有⼀艘⽕箭——其实是神⾈六号,还有两个⼈——其实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听到⽼师绘声绘⾊地讲解,我弄明⽩了个⼤概,⼼⾥觉得⾃豪。突然,我发现——居然没有⼀名⼥性。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当中国的第⼀名⼥宇航员,该有多好呀!从那时开始,我便怀揣着这样⼀份梦想,上了⼩学。我曾经很⾃豪地跟班上的⼀位同学说,我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第⼀位⼥宇航员,他听了,流露出羡慕的眼神。那时的我⾃豪极了,觉得当⼀名宇航员太简单了!三年级,我逐渐了解了⼀些有关航天⽅⾯的知识,这才知道,当⼀名航天员不
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有学问,要有好的⾝体,也要有好的⼼理素质——其实当时我并不明⽩到底什么是⼼理素质,只是模糊地觉得是⾝体好的⼀部份罢了。
虽然我知道我想成为⼀名航天航空员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为他们⼯作,⽐如说地勤服务以及研究。我们可以在地上研究⼀些更加安全更加⾼效的航天飞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挥中⼼,中间空宇航员的⼀局动,看看他们的⽣命体征以及各类的信息安全技术等。所以说,为了我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现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参加⼀些科技展。为的了就是能够更多的了解这⽅⾯的知识,为我将来的梦想做铺垫。
2.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神⾈⼗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神⾈⼗⼆号在太空驻留3个⽉,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次收到来⾃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航天员第⼀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位实施出舱活动的⼥航天员;此次将采⽤⾃主快速交会对接的⽅式,⾸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飞⾏任务将进⾏2~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号到神⾈⼗三号,从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个进⼊太空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去过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项⽬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圆满顺利进⾏;关乎⼈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代代中国
航天⼈的不懈努⼒中成为⼀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
对中国⼈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份从容。⼏⼗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国家的奋⽃历程,我们也在⽇常⽣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新⽉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四号、神⾈⼗五号等的发射。每⼀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益雄厚的科技实⼒是不争的事实,它是⼈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只是⼀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个中国航天⼈代代接⼒、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民更有⾃信、国家更有实⼒、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个重要节点,在这些⾥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民族前⾏的动⼒。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3.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2021年12⽉2⽇,还有⼀个好消息传来!中国载⼈航天⼯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向全球进⾏直播。
看到这个消息异常激动,因为⼜可以看到太空微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系列奇妙现象。这让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课。
在仅有的40分钟⾥,航天员们却只有⽤了简单的5个⼩实验来让⼤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球实验了!⾸先,⽤⼀个类似放⼤镜⼤⼩的环,伸进饮⽤的⾃来⽔袋⾥,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个⽔膜,再往⾥⾯不停地注⼊⽔珠,慢慢地⽔膜就变成了⼀个晶莹剔透的⽔球。如果在地⾯上把⼀只针管插⼊⽔球⾥,那不⽤说,⽔球⼀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针管给⽔球注⼊墨⽔,⽽⽔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瞪⼝呆。
第⼀位上去⽉球的⼈——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句话:我的⼀⼩步,⼈类的⼀⼤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天我们可以亲⾝上太空,与授课⽼师⾯对⾯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4.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限。”_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畔,如今她⼜⼀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位进驻空间站的⼥航天员,以及中
国⾸位出舱⼥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凌晨,神⾈⼗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号载⼈飞船成功返回不到⼀⽉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组”搭乘载⼈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正式任务船等多个“⾸次”,还将在神⾈⼗⼆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万⾥,巡天遥看⼀千河。”2003年,神⾈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发射,历时21⼩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飞⾏,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强的能⼒;太空之旅从“⼀⽇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国⾃信的豪情。
从“两弹⼀星”、“嫦娥”问⽉,到“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再到“神⾈”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次次突破、⼀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球、⽕星延伸到太阳;中国⼈民⽬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波,甚⾄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航天人对祖国最浪漫的祝福 “中国航天⼈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影,正在将中
华民族对浩渺星⾠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中国⼈将第⼀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守岁时,我们能够第⼀时间听到同胞来⾃太空的祝福。
5.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
神⾈⼗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神⾈⼗⼆号在太空驻留3个⽉,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次收到来⾃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航天员第⼀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位实施出舱活动的⼥航天员;此次将采⽤⾃主快速交会对接的⽅式,⾸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飞⾏任务将进⾏2~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号到神⾈⼗三号,从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个讲⼊⼤空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经有12⼈去过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项⽬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圆满顺利进⾏关乎⼈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代代中国航天⼈的不解努⼒中成为⼀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
对中国⼈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份从容。⼏⼗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国家的奋⽃历程,我们也在⽇堂⽣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新⽉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四号、神⾈⼗五号等的发射。每⼀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益雄厦的科技实⼒是不争的事实,它是⼈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只是⼀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个中国航天⼈代代接⼒,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民更有⾃信、国家更有实⼒、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个重要节点,在这些⾥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民族前⾏的动⼒。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