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花卉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00年以来,食用花卉被欧洲和亚洲等地的餐馆用于改善日常膳食的外观、味道和营养,以鲜花为原料烹制而成的佳肴供不应求。如今,花卉食品被当做健康食品大力推广,被认为是新世纪食品消费的新潮流。
人类对花卉的食用早有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开始食用菊花。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和中东地区,在古代手稿中均有食用花卉的记载,通常认为它们具有药用特性,对人类有益。然而科学家们近年来才开始对食用花卉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进行研究,食用花卉对人体的益处得到普及,现今的需求量很大。
由于花卉的生长周期短,病虫害较少,其生产过程中农药的摄入量也相对较少。同时,已有研究证实,花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钾、镁等微量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食用花卉作为一种绿健康又营养丰富的食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
国内外学者十分关心食用花卉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以及经济效益。有研究人员对万寿菊在
内的4种食用花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鉴定,确定其主要成分是对人体有益的酚酸和类黄酮。确定了中国常见的10种食用花卉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的酚类物质。
还有研究发现,合理利用食用花卉中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一些因自由基生产与消除不平衡而诱发的癌症、代谢综合征和神经系统退化等疾病。
国内学者通过对食用花卉功能与价值的分析,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建议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围绕食用花卉深加工业、食用花卉文化旅游产业两大重心,构建价值最大化的食用花卉产业链。
但是如今关于食用花卉和消费者感知的文献相当有限。有研究人员证实,影响消费者对食用花卉消费态度的3个影响因素:特定的好奇心、香气与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指消费者对花卉进行食品消费是由于其显示的健康能力,如营养、抗菌性能、抗氧化能力。还有研究发现,巴西消费者对新颖的花卉食品十分好奇,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可食用花卉食品概述
可食用花卉是指那些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将其无毒无害的植物部分直接食用的花卉植物,包括花的根、茎、叶和花朵,作为饮食食用时对人体有健康益处。据统计,全世界可食用的花卉约有97科,100个属,180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广,气候类型多样,造就了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在现存的高级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约占2/3,其中有近100种花卉可供食用,常见的可食用花卉有菊花、玫瑰、茉莉、桂花、槐花等。其中大部分为野生资源,处
于自采自食的状态,有一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茉莉花用于茉莉花茶窨制的历史已有300多年。
当下花卉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野生资源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世界各地均在大力发展食用花卉的规模化栽培。据统计,2008年我国花卉的种植面积为77.5万hm2,其中可食用花
卉种植面积仅为2.8万hm2,占比3.6%。
不一定需要糖和玫瑰经过近年来花卉产业的转型调整,我国花卉消费日益成熟,花卉需求不断扩大,2016年花卉种植面积增加到了133万hm2,其中食用花卉种植面积达26.5万hm2,占比19.9%。
我国已被开发应用并有较大规模栽培的可食用花卉主要分布在蔷薇科、菊科、木犀科、忍冬科、锦葵科、百合科、茜草科、阿福花科。
表1 我国常见的可食用花卉汇总
花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22种氨基酸、脂类、糖类、各类维生素和铁、锌、硒等矿物元素等。
与其它植物性食物相比,花卉含有的营养成分更丰富,有时甚至高于人们经常使用的果实部分。
许多研究表明,各类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与阿兹海默症,与日常饮食中缺乏抗氧化剂的摄入有关。包括花在内的植物部分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类黄酮(包括花青素)与有机酸,是天然抗氧化剂的丰富来源。
同时,与普通水果和蔬菜相比,食用花卉中生物活性成分更高,因此其抗氧化能力更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酚酸、黄酮、黄酮醇、黄烷酮和花青素是食用花卉的5种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其抗氧化能力和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