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剂】
活血剂
以活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通行血脉、消散瘀血、通经止痛、破血消癥、疗伤消疮等作用。主要用治瘀血阻滞的各种病证。
分类及适应证 根据作用强弱、主治病证的不同,本类方剂可分为活血化瘀剂、活血调经剂、活血消癥剂、疗伤止痛剂、活血消疮剂五类(见表常用活血剂)。广泛用治瘀血阻滞,胸胁脘腹刺痛,胸痹心痛,瘀血头痛,胃脘刺痛,瘀血阻络,血痹身痛,半身不遂,蓄血发狂,血厥昏迷;瘀血阻滞,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行,难产、死胎,或瘀血凝聚,癥瘕痞块,疟母,肝脾肿大;或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血肿痛;或火毒壅络,气滞血凝,化为疮疡,红肿疼痛及寒凝血瘀,痰滞经络形成阴疽流注等证。
使用注意 本类方剂多能活血通经,有的还可堕胎催产,故月经过多或血虚无滞的经闭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忌肥甘厚味和刺激性食物。活血消癥剂多合攻逐破血之品,药力猛烈,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以免损伤正气。
常用活血剂
复方丹参注射液、艾附暖宫丸、化癥回生丹、云南白药不列入此表,见专条)
分类
方名
A来源、B组成、C功效、D主治
活血化瘀剂
丹参饮
A、《时方歌括》。B、丹参、檀香、砂仁。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血瘀气滞,心胃诸痛,固定不移,刺痛钝痛,舌红苔黄,脉弦稍数者。
复方丹参片
A、《中国基本中成药》。B、丹参、三七、冰片。C、化瘀通脉,开窍止痛。D、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面苍白,四肢发凉,唇舌青紫暗红。
丹七片
A、《北京市药品标准》。B、丹参、三七。C、活血散瘀,消肿止痛。D、瘀血痹阻心脉,胸痹心痛,瘀血痹阻,清阳不升,眩晕头痛,肢体发麻,睡眠多梦;瘀阻胞官,经行腹痛或产后恶露不行。
桃仁红花
A、《素庵医案》。B、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制香附、延胡索、青皮、当归、川芎、生地。C、活血化瘀,理气通络。D、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心痛,唇甲紫绀。
旋复花汤
A、《金匮要略》。B、旋复花、新绛葱。C、祛瘀通络。D、肝着证。瘀血停着,胸胁痞闷不行,甚则刺痛,痛有定处,胁肋下或见癥块。
失笑散
A、《和剂局方》。B、五灵脂、蒲黄。C、活血祛瘀,散结止痛。D、瘀血停滞,心腹剧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或见吐血黑便;积证初起属血滞血阻者;瘀血阻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行,少腹急痛,小儿瘀血痛。
通窍活血汤
A、《医林改错》。B、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红枣、麝香。C、活血通窍。D、瘀阻头面,头痛昏晕,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头面上部出血,或外伤后头昏头痛,或脑震荡,眩晕头痛;妇人干血痨,经行头病,小儿疳积、癫痫属血瘀型者,头发脱落、酒皶鼻,白癜风,油风,耳聋年久,瘀血性耳聋及暴盲者。
血府逐瘀汤
A、《医林改错》。B、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C、活血祛瘀,通络止痛。D、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舌面绞斑,痪血阻浠,经脉闭塞疼痛;或脱疽,瘀血阻滞之不孕症,闭经、痛经,瘀积为患,新生儿胎黄,深晦暗,大便灰白。
膈下逐瘀汤
A、《医林改错》。B、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丹皮、香附、延胡索、乌药、五灵脂、甘草。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瘀血停于隔下,胸腹痞块,硬痛不移,腹痛有定处;瘀血阻滞,痛经经闭。
身痛逐瘀汤
A、《医林改错》。B、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当归。C、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D、气血痹阻经络,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产后身痛,下腹痛,恶露不畅。
补阳还五汤
A、《医林改错》。B、当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C、补气活血,通经活络。D、中风后遗证,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外伤性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风牵偏视症,瘀阻脉络,脓耳致口眼喎斜。
会厌逐瘀汤
A、《医林改错》。B、桃仁、红花、廿草、桔梗、生地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C、行气活血,化痰开音。D、气滞血瘀痰凝型慢喉瘖。
桃红四物汤
(原名加味四物汤)
A、《医垒元戎》。B、当归、川芎、芍药、地黄、桃仁、红花。C、养血活血,通瘀止痛。D、瘀血阻滞,月经不调,量多紫,质稠夹块;撞击伤目,鼻部损伤,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疮疡肿痛、脱疽。
桃仁承气汤
A、《温疫论》。B、桃仁、大黄、芒硝、当归、芍药、丹皮。C、活血祛瘀,泄热泻下。D、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甚则其人如狂,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大便秘结。
癫狂梦醒汤
A、《医林改错》。B、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陈皮、大腹皮、青皮、桑皮、苏子、甘草。C、活血化瘀,理气解郁。D、气滞血瘀,惊痫癫狂,躁扰不安,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通瘀煎
A、《景岳全书》。B、归尾、山楂、香附、红花、乌药、青皮、木香、泽泻。C、活血散瘀,顺气开郁。D、血厥实证,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升,上蔽神明,突然昏厥,牙关紧闭,面赤唇紫。
抵当汤
A、《伤寒论》。B、水蛭、虻虫、桃仁、大黄。C、破血逐瘀。D、膀胱蓄血发狂,善忘,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易而黑,脉沉结。
代抵当丸
A、《证治准绳》。B、大黄、芒硝、桃仁、归尾、桂枝、穿山甲片、生地。C、攻逐瘀血,通经活络,通利二便。D、膀胱蓄血引起的癃闭,外伤引起的二便不通。
二味参苏饮
A、《正体类要》。B、人参、苏木。C、益气活血。D、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阿肌苏丸
通络活血方
A、《朱仁康临床经验集》。B、归尾、赤芍、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草、泽兰、牛膝。C、活血祛瘀,通经活络。D、结节性红斑,硬红斑,下肢结节病。
祛瘀汤
A、《中医眼科学讲义》。B、川芎、归尾、桃仁、赤芍、生地黄、旱莲草、泽兰、丹参、仙鹤草、郁金。C、活血祛瘀,消肿止痛。D、撞击伤目,血瘀肿痛。
白驳片
A、(验方)。B、紫草、真降香、草河车、白药子、白薇、苍术、海螵蛸、红花、桃仁、生首乌、龙胆草、刺蒺藜、甘草。C、散风清热,活血通络。D、白驳风病久失治,风邪侵袭,瘀血阻络,肌肤失养,白斑泛发,舌质紫暗。
当归芍药汤
A、(验方)。B、当归、白术、赤芍、茯苓、泽泻、黄芩、辛夷花、白菊花、干地龙、甘草、薄荷、川芎。C、调和气血,行滞化瘀。D、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窒日久,鼻甲肿实暗,鼻塞无歇,涕多黄稠或白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