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七次全民阅读调查显⽰,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但纸质图书和电⼦书的阅读量有所下降。⼿机和互联⽹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接触媒介的主体,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听书成为读书⼈的新选择。近七成成年国民希望,全民阅读活动再多⼀些。
(制图:张丹峰)
01
整体阅读⼈持续增加
数据显⽰,⼿机和互联⽹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从⼈们对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成年国民⼈均每天⼿机接触时间最长,为100.41分钟,⽐2018年的84.87分钟增加了15.54分钟;⼈均每天互联⽹接触时长为66.05分钟;⼈均每天电⼦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
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69分钟,超⼀成(12.1%)国民平均每天
阅读1⼩时以上图书。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略低于2018年的4.67本。⼈均电⼦书阅读量为2.84本,较2018年的3.32本减少了0.48本。
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7.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书。
02
有声阅读成为新趋势
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平(26.0%)提⾼了4.3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平(26.2%)提⾼了8.5个百分点。
调查显⽰,我国成年国民⽹上活动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为的占⽐偏低。
03
成年⼈超半数倾向数字阅读
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式,
,倾向⼿机阅读的读者⽐例上升明显。从数字化阅读⽅式的⼈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式接触者中,近⼋成(79.6%)是18—49周岁⼈。
研究发现,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 拿⼀本纸质图书阅读”,43.5%的国民倾向于“ ⼿机阅读”,10.6%的国民更倾向于“ ⽹络在线阅读”,7.8%的⼈倾向于“ 在电⼦阅读器上阅读”,0.9%的国民“ 习惯从⽹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04
近四成成年⼈认为⾃⼰阅读量少
调查发现,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较少。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很多,6.0%的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较多,有40.5%的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
般,37.5%的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很少或⽐较少。
般,37.5%的国民认为⾃⼰的阅读数量很少或⽐较少。
(以上信息来⾃于“⼤众⽹”2020年4⽉21⽇)
2019年你读了⼏本书?⼿机阅读的内容有哪些?有没有听书的习惯?深度阅读在你阅读活动中的⽐重占多少?你对⾃⼰的阅读状况满意吗?欢迎书友们在评论区分享你的2019年阅读感受。
⼩编在此奉上⼀份“博雅好书”2019年⾮常适合深度阅读的新书书单,希望⼤家可以享受阅读。
“博雅好书”为⼤家带来最新购书福利
当当书⾹节,百万图书满100减50!
优惠码
SJCNNJ
付款前输⼊,实付满200再减30!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帝国之裘》
本书荣膺2018年美国亚洲历史学会列⽂森奖。
清朝皇帝通过进贡制度,向满洲和蒙古地区征收⽑⽪、珍珠、蘑菇、⼈参等珍稀物产,这些物产不仅仅是物产,⽽且代表其产地所具有的纯真、丰饶、充满⽣机等象征意义,作为⼀种永恒的家园,与皇室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但这种进贡制度渐渐对满洲和蒙古地区产⽣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造成了环境退化的后果,还形成了复杂的开发与控制的制度和组织。
作者是新清史的新锐,利⽤了⼤量满蒙⽂献,在对东北和蒙古环境史的考察中发现了皇帝对于北部边疆的想象、进贡体系与⾃然环境的恶化、清朝的奢侈品贸易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复杂的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清朝边疆历史提供了新颖的视⾓。
《神州》
本书讲述了中国这⼀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明直到今天如此巨⼤的历史跨度⾥,地理地貌发⽣的巨⼤改变。农⽥、⼭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与⼟地之间和谐、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殖民⼊侵、内战所打断,⽽在现当代⼯业化的巨⼤⼒量对⼤地景观再次进⾏强有⼒的重塑,这其中有令⼈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忧虑不安的眩惑。
段义孚是公认的当代最重要的地理学家之⼀,尤其是作为 humanistic geography的⼤师,开创了⼀个新的学术领域,并对西⽅学界有着⼴泛的影响,这是华裔学者中很少见的。
《王化与⼭险》
本书收录作者历年所撰关于中古时期边疆族裔问题的论⽂⼆⼗九篇,充分结合简牍、⽯刻与传统史料,分“边裔与中⼼”“发现与想象”“名号与传统”“墓志与历史”四个主题,对于汉唐游牧地理、中古南⽅族的历史变迁、⼗六国北朝时期内⼊北族的政治发展与⽂化转型、北朝碑刻墓志的调查与研究等重要问题进⾏了深⼊精当的论说。全书材料充实,论述明晰,既有对于史料的深⼊挖掘、严谨考证,也有对于历史⼈物、事件的合理想象,展⽰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动⼈的史家情怀。
作者罗新,北京⼤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
《中国哲学⼗五讲》
⼊围2019年“中国好书”评⽐
《中国哲学⼗五讲》选择中国古代⼗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作者从每⼀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
作者杨⽴华,北京⼤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师。
《⼈⽂的互联⽹》
本书通过“阅读·知识·学问”“真实·⾃由·认知平等”上下两篇内容,探索由于互联⽹的兴起展现出来的现象和⾏为所涉及的⼈⽂问题,强调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必须以⼈为本,对互联⽹的未来展望必须包含关于⾃由⼈类的普遍价值,拒绝把⼈作为⼯具,拒绝⾮⼈化。为此,需要⽤启蒙的⼈⽂教育来提升⼈们的读写和知识能⼒,重申⼈⽂教育的⾃由意识和⾃主性理念。
作者徐贲,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系教授,复旦⼤学社会科学⾼等研究院兼职教授。
《过眼与印记》
中国好书⼊围2019年“中国好书”评⽐
⽆论是诸葛亮、朱元璋、董其昌形象的塑造,还是陈容、王蒙、仇英、傅⼭、吴振、王翚、吴昌硕绘画的⽣成,以及赵孟頫、何绍基书法的嬗变与传播,甚⾄鲜有⼈关注的岭南四画僧、明代醉饮图和葫芦画的疏证,都为我们提供了⼀个全新的美术视⾓。作者利⽤供职博物馆的优势,结合各地馆藏资源,从书画本体出发,抽丝剥茧,解读书画内外所蕴含的⽂化与艺术基因,探讨鉴藏中作品的真伪、传播与影响,为⼈们深度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提供参考。
作者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从事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
道家政治哲学乃是⽐较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甚⾄真正的政治哲学,⾃有其边界明确的内容范围、理论特征,还发展出某种⾮常理论性的哲学语⾔思考和阐述政治性问题。如果说孔⼦以来的儒家学派是对当时历史去世的“保守回应”,道家政治哲学则提出了“⽞德”“帝道”“执⼀”等概念,对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做出了冷静积极的响应。
作者郑开,北京⼤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导师。
《铃⽊⼤拙哲学⼩讲》
作为⼀位影响世界⾄深的思想家,铃⽊⼤拙仅仅⽤了不到⼗万字,就从哲学、伦理学和宗教三个⾯向,勾勒出中国思想史中流光溢彩的发轫阶段所产⽣的思想激荡,儒家的孔⼦、孟⼦与荀⼦,道家的⽼⼦、庄⼦与列⼦,以⾄于杨朱、墨⼦,这⼀璀若繁星的哲学家们跃然纸上。
铃⽊⼤拙具有浸淫中国思想⽇久的东⽅⼈对中国哲学的那种亲近与熟稔,深深地了解它的价值,同时⼜能跳脱出来,站在⽐较哲学之⾼度,来分析反省之。本书既适合⾼端读者也适合⼀般⼤众阅读,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部⾮常可读的掌中书。
《⾥帕图像⼿册》
《⾥帕图像⼿册》
《⾥帕图像⼿册》是西⽅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部图像志⼿册,⾸版于1593年。它不仅是当时艺术家、诗⼈以及艺术爱好者⼈⼿必备的参考书,也是后世艺术史研究者描述与阐释艺术作品的重要⽂献资料。将抽象概念拟⼈化是西⽅独有的象征传统,源于古典时代,经由中世纪作家和⽂艺复兴学者的诠释、综合,焕发出绚丽的光芒。本书以⼿册的形式总结归纳了这些拟⼈化形象,涉及的知识涵盖哲学、历史、天⽂、地理、⾳乐、数学等各个⽅⾯。它的出版标志着西⽅⼈⽂主义寓意图像志体系的建⽴。
“夏晓虹著作系列”
本书为作者寻晚清⼈物历史踪迹的学术随笔。作者通过记录⾃⼰⾃1992年以来的⼏次国内外游踪,以“晚清”为中介,细⼼辨认那些遗落在海外的先贤⾜迹,并与杰出的晚清⼈物当时的描述、评价结合起来⽐较古今中外,透过晚清⼈的眼睛看世界。作者在字⾥⾏间中体贴晚清⼈的复杂情感与深微理路,“触摸历史”,还原场景,融合了专家的学识与⽂⼈的趣味
⾃1842年开埠以后,有“⼗⾥洋场”之称的上海租界,在以其殖民地形态成为中国耻辱的标记的同时,
也因快速崛起的繁荣为世⼈瞩⽬,从⽽理所当然地具有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桥头堡的历史地位。⽆论是物质层⾯还是精神层⾯的西⽅⽂化,正是经由上海⼀隅,源源不断地输⼊中国,为⼀般社会所认知和接受。本书图⽂并茂,撷取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读物、晚清上海赛马活动、车利戏班来沪演出、飞龙岛⾃⾏车开张等话题,以出⼊今昔的漫话⽅式,为您钩稽与呈现晚清上海的⽚段影像。
晚清民国之际的历史,时局纷乱,⼈⼼思变,⽽正是在纷乱的变化中⽅才显现出⼈物的性情与品格。平常史家喜欢的⽅式就是将⼈物放到⼤是⼤⾮中去表现,⽽作者别出⼼裁,所及⼈物景观格外不同。本书作者站在⼈性的⽴场,通过闲聊⼀两件发黄旧事,闲话晚清⼈⼠各⾃的性情,企图发掘王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秋瑾等旧年⼈物⾝上更丰实的⼀⾯,⽽不是所谓的贴标签之类的历史定位法,并借以关照时代的变迁。所述⼈物虽“旧”,呈现的⾯貌却焕然⼀新。
本书从⽂学社会学的⾓度观察亦新亦旧、半新不旧的过渡时代⽂学·近代⽂学中的新⽣机,由涉及近代诗界⾰命的⼗篇⽂章组成。所论为新题诗、近代⽵枝词近代诗歌中的新语句。另有两篇谈古代诗歌及诗社的短⽂,因与记近代的⼆⽂有关,可互相发明,故作为“附录”收⼊。另有⼀篇⽂字说的是近代⽇记,以之可见其时中国知识分⼦的⼼态,列为“馀记”,⼀并录⼊。
关注我们
号 : boyabook
新浪微博:@北京⼤学出版社⽂史哲事业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