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20年第5期总第176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85
文章编号:1003-9104(2020)05-0085-04
在“黑暗,'中前行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陈雯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就世界范围而论,舞剧发展至今,似乎已经大大超出了关于舞剧的解释:“主要用舞蹈来表现内容和情节的戏剧”。现在,它已不再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或定义,而是旨在提
炼舞蹈肢体语言以表达戏剧所呈现的美感空间,以舞蹈文化为载体展现时代和地域的美学
风格,强调构架舞蹈高级桂的作品意识和想象空间,从而激发观众的人文关怀与人性思考。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红文化”的价值观构建起文化自信的根基;通过大胆创新营造
出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秉持着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打造出经典传世的艺术精品;在实
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我们看到了,在舞台的高光下一在"黑
暗”中前行的舞者用心、用情演绎的红舞剧。
关键词:《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文化;大胆创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一、“红文化”引领“红舞剧”
“红文化”作为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总是与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当今以经济为导向,全球多元文化冲击的浪潮中,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转型期一大难题。在艺术领域.对于经典作品的解构和重构,尤其是对于红经典作品的翻拍和再创作不乏可见,却缺善可陈。这类作品的失败固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从根本上可归因为盲目迎合市场需求,满足民众的猎奇心理以及追求西方的价值观,从而表现为对经典艺术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割裂和弃离。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具有中国“红文化”的特质性,题材的选择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国内对“谍战”舞剧的创新探索。《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歌舞团创作、演出.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岀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李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为原型,讲述了他们潜伏于隐蔽战线,行走在刀尖之上,最后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党的伟大事业和上海这座革命城市的感人故事。作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融入了青春彩、红记忆、浪漫情怀和谍战元素,将观众带入那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谍战”时代。舞剧不仅再现了那个年代革命党人的精神与信仰,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红文化”的热潮。剧中革命党人不惧生死、敢于牺牲的精神震人心魄,激发了观众对于生命真正意义与价值的感受和思考,充分体现了如何在传承红文化的价值观念中打造红文化的现代活力,从而引领当下的流行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根基。
长久以来,我们的舞蹈创作受困于“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狭隘审美中难以跳脱,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开始厌倦小情小爱的作品,更
*作者简介:陈雯(1982—),女,汉,河南洛阳人,教育学硕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创编。
]86□陈雯在“黑暗”中前行——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加渴望从那些有理想、有信仰的革命者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因此,我们的舞剧创作也应有新的视角,不仅要秉持个体思维观念的表达,更应该指向普世价值的探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塑造“李侠”“兰芬”等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我党地下情报人员博大深邃的内心情怀,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以及坚守真理和爱的纯粹信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舞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他们对创作有着自己清醒的追求,从让舞蹈动起来到舞蹈为何而动,编导运用人体所有的感觉与神经系统建构起一个既有“意”又有“象”,还具有“象”外之“意”,“言”外之“旨”的作品:“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期间,提及自己有剪报的习惯,看到《信仰的味道》这篇文章不错,就剪下来了。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先后5次提及这篇文章,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激励和引领下,陈望道沉醉于学习、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甘之如饴。这种不可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向我们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追求和信仰,那是“人性的绽放、困难的绽放、理想的绽放”。看到剧场里许多年轻观众肃立起敬的面孔和泛红湿润的眼眶,我发现,中华儿女对于祖国的爱,一直都是那么深沉、那么浓烈。
二、大胆创新营造戏剧氛围
谍战类的影视作品观众并不陌生,然而通过舞剧的形式来展现谍战故事,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舞剧大胆地使用了“珠玉在前”的电影原名,虽说具有较高的市场辨识度,但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先入为主”的预判,进而以较为苛刻的眼光进行比较和批判。面对如此挑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却一举爆红、票房大热,演出已过百场。究其原因我认为:
一是剧情的“精彩”,步步推进,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在以往的认知中,舞剧一直被认为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戏剧形式。这是因为传统舞剧重在“舞”,不能舞的就用类似哑剧的形式来代替,演员更多的身份是“角儿”,而并非全是角,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典芭蕾舞剧演员在演出尚未结束就谢幕的场景。而现当代舞剧则越来越看重叙事的立场和视角,身体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和隐喻彩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成为特点,可以使观众主动去寻求与角心理和情感上的触碰。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编导利用了电影的叙事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状态,大量使用了蒙太奇的手法,例如,在舞台空间的一^场景里表现李侠在裁缝铺子急切地寻情报的藏匿之处,而同一个舞台空间里并列的另一个场景则是兰芬被假扮车夫的特务拉向危险之地。一个空间两个场景,巧妙地钩织了对比性、复合型舞台艺术时空,把舞剧推向了高潮。同时,利用舞剧人物的心理流动作为舞台影像空间转换和移动的依据,随着兰芬的一声响,之前的两个时空被瞬间贯通。兰芬的精神几近崩溃和李侠即将慷慨赴死的桥段,使得整部剧既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地构架起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二是人物的“平凡”,一平凡的革命者,他们有血有肉,也会受伤,也会痛苦,既有着相依相偎的爱情,
也有着柴米油盐的琐碎,更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当小裁缝为救下已经暴露正被追捕的李侠,在人中一把夺下了他的红围巾,围在自己身上,最终倒在敌人的口下时;当老裁缝在临死前,手脚麻利地将情报缝在旗袍的滚边中,用自己的死亡给予了无数人生的希望时;当李侠平静而又决绝地坐在电报机前,发岀最后一封红电波,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在黑幕布上熠熠生辉时,观众都给予了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阵阵的抽泣,无比鲜活的艺术形象便从舞台上走入了观众的内心。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生动,没有样板化,吏没有脸谱化,兰芬为丈夫轻轻地搏去衣服上尘土的动作,拿着苕■帚装作扫地实则在打探敌情的神态,黄包车夫回头时谨慎小心的眼神,诸多细节就像生活中的场景一样平凡和真实。剧中穿着旗袍的上海女子在弄堂里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手上的活计,一缕晨光照映在脸颊,她们时而用扇子遮挡,时而轻轻地扇着炉火,质朴、优雅的仪态完全不同于印象中十里洋场的旗袍女郎或百乐门舞女的那种妖冶形象,让观众仿佛看到了一幅“石库门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画卷,感受到了来自日常生活的舒服和熨帖。在剧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完美的”,他们白天是一副面孔,到了黑夜又是另-副面孔,不站在舞台的“高光”中,反而是在“黑暗”中露出狡黠、谨慎的目光,让观众看到了一真实的“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平凡与伟大。
三是细节的“完美”。首先,整部舞剧的灯光设计在兼顾舞蹈艺术性同时,准确地表现了戏剧的情节性。例如在序幕部分,一舞者手里拿着黑的雨伞在舞台上来回不停地穿梭,这时一组LED光源成像灯作为高位流动,通过成像灯切片造型的功能,只将演员的上半身和雨伞的轮廓勾勒出来.形成了一道幽
暗、神秘的蓝光线,在这种由光影营造出的隐喻感和形式感下,旧上海解放前夕那无比阴霾、紧张的气氛跃然于舞台之上。其次,舞剧中大量的多媒体设计不仅丰富了舞台叙事亦非常克制地做到了不喧宾夺主,通篇采用质地庄重、冷峻的调来凸显舞剧浓厚的历史感。例如在雨夜、暗房等故事的描绘中,采用了简单明晰且不失现代感的多媒体呈现方式:一串串
朱洁静8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20年第5期总第176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数字雨急促飘落、一张张相片匆匆显影,在这种情境下,多媒体出现的时机需要与投影底板、舞台灯光完美的契合才能展现出特有的感染力,使台下的观众感受到舞台上或剑拔弩张、或暗潮涌动的氛围。同时由于人物和剧情的错综复杂,舞美设计使用了三层26条轨道条屏景片来完成,通过编程使景片产生快速、不间断的空间变化,景片上隐约、片段化的建筑形象不断被打破又重组,石库门、弄堂、裁缝店等老上海味道的景象被生动地再现了出来。服装的设计则是突破了表面化的“上海气质”,旗袍面料的质感都十分高级,以淡雅的素和简约的花纹体现出上海女子内敛、优雅的气质,远远观望都能看得出的考究做工与合体版型,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演员完美的身材比例,又丝毫不影响舞蹈动作的发挥。较为克制的设计使得服装褪去了勾人眼球的浮华和艳丽,让观众在压抑的故事气氛中感受到
了地道的海派文化氛围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精雕细琢成就艺术典范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和排演始终秉持着精雕细琢的“T匠精神”,光是从选题、研讨到论证就历时两年多,主创团队先后到一大会址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地采风,对上海的红基因追根溯源,许多专家学者都参与其中,为舞剧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更是经历了150余天几乎每天12个小时的创作和排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位“80后”编导韩真、周莉亚,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年轻一代编导的创新、活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编舞方面不断打磨、反复修改。总编导周莉亚在李白故居看到两张结婚照,一张是李白和妻子为了革命事业假扮夫妻时拍的,另…张是两个人日久生情后真正结为夫妻时拍的,在剧中,为了呈现出跨时空的叙事,编导设计了四对“双人舞”同时出现在舞台,将两人从假扮夫妻到结下深厚感情,共同坚守革命理想的故事展现得清晰而自然。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整部舞剧几乎所有的舞段都是情节性的,这和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有些矛盾,但是对于谍战题材来说却又是不可不为,例如,地下党员如何获得、传递、发送情报,国民党机关又是如何发现、追捕、杀害情报人员…
…这些情节不断推动着剧本故事的发展。其中唯一的一段情绪性的舞蹈《渔光曲》,成为整部剧的华彩段落.在上海人的记忆中,上海女人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弄堂里生煤炉烧水,舞台上没有多余的
布景和道具,柔和的灯光仿佛清晨氤氤的雾气,一穿着烟灰旗袍的上海女子,用小板凳和蒲扇做道具,伴着节奏缓和的《渔光曲》,在弄堂里轻轻起舞,市井又优雅。气氛紧张的谍战剧情融入唯美浪漫的《渔光曲》,不仅不违和,反倒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果”,在虚实相间的叙事中,在人性和日常情感的诉求中建立起了人们的家国情怀。
主角李侠的形象和身份在剧中也有所变化,原本是杂货铺的小老板,在剧中变成了报馆的职员,场景也由杂货铺变成了报馆,这个重要的场景不仅突出了上海的都市文化,也给了编导更多腾挪、表现的空间,同时使这个角更加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兰芬这个角,更是突破了我们对女主必须是“大青衣”的看法,兰芬的“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舞蹈美”,而是体现了“真实美”。主演兰芬的朱洁静在李白故居发现通往阁楼的楼梯非常窄,每走一步都有木头老化的“嘎嘎”声,因此,在表演的时候每一步都像小猫一样蹑手蹑脚,虽然不那么“美”了,但却更加真实了。在兰芬为李侠揮掉肩上的灰尘这个动作时,我们没有看到“芭蕾手位”或“兰花指”,而是非常自然、生活化的动作,这样的表演方式和她以往的舞台形象反差巨大,只有通过对每一个细节动作的反复打磨,才能将多年的惯性演绎扔掉,可以想象演员们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在他们身上,没有矫揉造作、忸怩作态,放弃了虚饰、浮夸、僵化的习惯姿势,让动作产生于内在生命的真诚流露。因为“美不美,一点不重要,美总是相对的,重要的是,你能否说出你想说的话。”这些真实的舞蹈肢体语汇让我们看到了编导的真诚投入,也只有“真”的东西才能感动创作者自己,进而感动广大观众。
演员的选择也很有特,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饰演小裁缝的演员个子不高,饰演报社社长的演员留着一撮小胡子,虽不是非常英俊,但是对于这部叙事性很强的舞剧来说,反而具有了很强的戏剧化效果,每一个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对电影版本中的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发电报的一幕,但舞剧中并没有太多发电报的情节,编导利用舞台剧的一些写意手法来表现谍战的紧张气氛,利用影像元素将电文打到了景片上.展现了编导极大的创作智慧。
整部舞剧的音乐也是突出的亮点,“红”的激昂节奏与“黑”的阴郁音调形成巨大的反差,呈现出如同电影配乐一般,极具画面感和空间立体感的效果。在紧张又具有压迫感的音乐中始终能听见那微弱却又绵绵不绝的“滴滴”声,让人感受到革命脉搏在永不止息地跳动着。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这部作品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展现出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
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舞剧在很多人心中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主旋律的作品更是被一些年轻人认为太过说教、古板无趣。而《永不消逝的电波》却成了时下年轻一代的热门话题,很多人不只是观看一遍,更有大把追着舞团
]88陈雯在“黑暗”中前行——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的脚步“二刷”,甚至是“三刷”的“迷弟迷妹”。演出结束,演员们常常是多次谢幕,观众们掌声不绝,几位主演一出后台就被“围追堵截”,待遇堪比大明星。《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着实颠覆了社会对年轻一代不习惯欣赏舞剧的印象和主旋律的“红作品”只能勾起老年人的回忆和情怀的看法。作为一名舞蹈丁.作者,看到能有一部舞蹈作品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满心欢喜的同时也似乎看到了中国舞剧未来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真正地去了解观众,挖掘他们心底真实的情感与诉求,而并不是一味地迎合,或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地在自己的圈子里孤芳自赏。
中国的舞剧从《白毛女》《红娘子军》模仿西方芭蕾舞剧的初步尝试,到《丝路花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再现,再到《朱鹘》走出国门践行文化输出。中国的舞蹈工作者们在不断探索和前进,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与荣誉,但我们仍在不断地总结、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够既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又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朴素真诚的创作理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先后斩获了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一工程”奖。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当代舞剧的改革和求变中,如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如何减少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给予了我们成功的经验。可观的
票房收入使得舞剧文化市场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有充足的经费用于对作品精益求精地修改、打磨和提高,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演员加入舞团,作品的质量越来越好,所带来的票房收入也会越来越高。这无疑是给了广大舞蹈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要想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要有着对于艺术的敬畏,不急功近利,潜心研究和打磨作品;更要使创作的本心回归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同时,舞剧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引领大众的审美和精神的信仰,在大胆地攀登艺术高峰的同时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创作更多质量上乘的舞剧作品,以凝聚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2020年是建党99周年,随着新冠疫情的阴霾在祖国大地上逐渐消散,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又恢复了全国巡演,希望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红舞剧,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球看到中国人民始终不屈的拼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奉献的坚定信仰。(责任编辑;张超)
Moving Forward in the"Darkness":Dance Drama"The Eternal Wave"
CHEN Wen
(School of Education,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Jiangsu,215500)
Abstract: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the development of dance drama so far seems to have greatly
exceeded its in­terpretation that dance is mainly used to express content and plot of the drama.The phrase"dance drama"is no lon­ger a basic concept or definition,but an approach to present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drama through refining dance body language,to show the aesthetic style of certain era or certain region with dance culture as a carrier,to emphasize the cre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magination of a high-level dance work,so as to stimulate the humanistic concerns and reflections of the audiences.The dance drama"The Eternal Wave"establishes a root fo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y upholding the"Red Culture",creates a fascinating artistic realm through bold innovation and forges a classic work of art with meticulous**craftsman spirit,?,achieving its social benefits and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as a result. Thus,a dance drama characterized by the red culture was presented to the audiences through a herd of dancers who moved forward in the darkness under the light of the stage ,with their whole-hearted performance.
Key Words:The Eternal Wave;Red Culture;Bold Innovation;Social Benefits;Economic Benefits
(上接第18M)memory image of the recipient,thus producing artistic synesthesia.The musical synesthesia of the picture which called n Listening to Guqin"is derived from many motivations contained i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picture,as well as the audience's own experience and memory of artistic perception are stimulated to produce synesthesia effect.Based on the dimensi
on of generating motivations of artistic synesthesia,the analysis of the image morphology of Listening to the Piano is of great positive value to the enrichment of arti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Artistic Theory;Synaesthesia;"Listening to Guqin";Motivation;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