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质量综合试卷测试题(答案)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规范书写在米字格内(不用标点)。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坚(jìn)  鸿(hú)       境(chù)     月(zhēng)
B.山(yàn)     集(sōu)     (shi)    (cáng)
C.依(wēi)       脉(mò)     (jí)        (zhù)
D.息(pì)        养(xù)       (pǔ)       旺(xìng)
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展览     腊月     风争   除夕
B.春联   年糕       店铺     开章
b总001C.间断     除非     轿车   光景
D.一律     搅和     浓绸   解释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B.比喻     对偶     比喻     拟人
C.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D.借代     拟人     比喻     对偶
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对,我已经穿好了。”妈妈说,“这衣服合我身吗?”
B.气喘吁吁跑来的是将军的警卫员:一个年轻的士兵。
C.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D.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
以下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英国。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小说三大巨匠之一。
C.《邯郸学步》是一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D.《囚歌》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写的。“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是全诗灵魂所在,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下面有打乱顺序的4句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母校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当我即将离开母校时,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回眸母校的每一个角落。品味母校每一段时光,母校的生活在我心中,如画,如歌,如风。
母校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母校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下面语段有三处错误,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自启动以来,有近8万名市民报名参加。9月27晚的终极赛场上,年纪最小的选手仅8岁,可他能背诵近700首左右诗文。大赛中,他一路战胜了许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最终获得“诵读榜眼”。而“诵读状元”和“诵读探花”都是80后人民教师。这次大赛,在我市掀起了一场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
(1)第句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
(2)第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____________”。
(3)第句词语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_________》,它写的虽然是故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诗词让我们在古典文化中漫步,领略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学习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的坚韧。
(3)一些传统习俗是有浓浓的寓意的: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时吃鱼,寓意____________;元宵节吃元宵,寓意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一话题展开的。
(5)看到波浪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见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学过的古诗词)
(6)孟子是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孔子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综合实践。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的苍翠。生活中,还有不少无的“绿”,如“绿通道”指医疗、交通运输等部门设置的手续简便、安全快捷的通道,“绿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不带有彩而有了新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列题目。
(1)“绿食品”与“绿装修”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除“绿”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仿照例子另举一例。
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A.其他人    B.北人    C.问者    D.北人和问者
13、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
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
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
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
14、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15、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调查统计图
近年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了公众谈论的热点话题。某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的调查,下列为相关调查数据图。
16、从上面两个图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至少写出两条(不要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图二中,7.20%的人认为“事不关己”,这里的“事”是指_______。
18、根据以上两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B.面对调查,小部分人认为不该扶起老人。
C.5.3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医疗知识充足就会去扶起老人。
19、根据调查统计图,下次你遇上类似的事情,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写下你的做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的。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
20、先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发(    )______
(2)然(    )______
(3)留(    )______
21、在文中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如松(    )     重于泰山(    )   站有站相(    )
22、“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
23、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24、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化学家对化学实验的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
25、下面对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了消防官兵因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习作。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很多事情令我们难忘。我们把这一件件事都放进了心中的音乐盒。高兴时会奏起活跃欢快的旋律;悲伤时会响起惆怅低沉的乐曲……音乐盒承载了成千上万的歌曲,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进了心扉里,珍惜它,收藏它。
你的音乐盒里有以下感受吗?又是什么事情或什么人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习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