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猪的价格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到相应的解释。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
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
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
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大于百分之一。
0<Ep<1(需求缺乏弹性)。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要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小于百分之一。
Ep→0(需求完全无弹性)。说明需求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Ep→∝(需求有无限弹性)。说明需求量在既定价格下可以任意变动。这也是罕见的。
而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
1、商品是必须品还是奢侈品。必须品是人们生活一定要用的,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则是部分人为了满足更要的要求才购买的,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品越多,价格弹性越大,可替代品越少,价格弹性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的商品,价格弹性越大,反之,用途越窄的,价格弹性越小。
4、购买商品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比例越大,弹性越大,比例越小,弹性越小。
那我们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分析上面的两个现象。
现象一中提到的猪肉,我们知道,猪肉存在大量的可替代品,如鸡蛋、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等。如果猪肉价格涨,人们可以少吃点猪肉,而多吃点鸡肉或鸡蛋,照样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就算这几种肉类价格都上涨,人们也可以少吃,甚至暂时不吃肉。因此猪肉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因此价格的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的更大的变动。所以猪肉一涨价,马上就滞销。这是人们在根据经济学原理,自动调节购买品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象二中提到的食用油,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必须品,不管是做饭、炒菜,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而且替代品也有限,食用油的种类也只有花生油、调和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这几种油价格上涨,人们也还是要食用。顶多减少一点用量,况且平均下来,食用油占生活支出的比例非常有限。因此食用油是属于价格缺乏弹性的商品,即便价格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面对这两个现象,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猪肉价格基本属于市场定价,政策干预很少。猪肉价格上涨,国家会尽量调控更多的替代品来满足人民众的生活需要,而不会直接控制猪肉价格。而食用油的价格则不同,国家会存在一定的控制措施,不能任由其自由升跌。每次食用油的价格调整都要向国家的相关部门申请,目的就是控制好这些必须品的价格,给人民众的生活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通过上面的两个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价格弹性,而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又在于商品本身的特性,如是否必须品、有否替代品,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猪肉涨价就卖的少了,而食用油涨价却没怎么少卖,这些现象都有背后存在的经济学的原因的。而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任何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经济现象也都不是偶然和没有因果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经济学的规律在起作用。更多的认识和学习经济学,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更透彻的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会提供更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