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叙事体、对话体。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yì)(现在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 君子乎?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指 学过的知识。
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时:按时        习:温习,实践、  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不:不是。
说:通假字,通“悦”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朋:古时候,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知:了解   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君子:指品格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
翻译: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品格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么?”
第一则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人?为何会“不亦乐乎”?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讨论学问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认为只有在共同研讨中才能增长学问、促进学习、完善学说与人格,表现出孔子的谦虚好学。
那么这句话中强调所学知识应该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深入理解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那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则:
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则的翻译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
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吾日三省(xǐng)吾身”说明什么?告诉我什么道理?
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告诫我们:要从做事、交友、学习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三则又告诉我什么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茫而无所得。   殆(dài):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那么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学习、思考要有机的结合,只学不思、只思不学都不行。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五段: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传授。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乎:语音助词。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认为对待事物或知识的正确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述学习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什么?
学习的态度要谨慎、诚实、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不懂装懂。
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论述了学习的态度!!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六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希望,想着。  齐:相同。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翻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那句话阐述了人应该从正反两方面虚心求教,博采众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别人的短处,你认为有必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么?
有必要。我们可以把别人的短处引以为鉴,避免自己犯和别人一样的过失。这样就会让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这段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七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行:一起。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改之:改变。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那么,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目的是什么?
孔子告诉弟子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则同样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八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这则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做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九则: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