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以食品科技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施精心设计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寻重难点,倡导学以致用,注重生活课堂,拓展学科知识,不但自主学习,而且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学生创新培训”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技;授课方式;学科知识;自主学习;创新意识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大数据”的时代。以数据为核心,实现创新发展。科技情报资源的迅速扩张和扩散,对当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在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出食品工业所需的实用人才,并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课题。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与食品科学的有效互动
众所周知,“动手做”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同时,工科专业自身的学科特性,也使得这种要求更为具体、清晰。传统的实习方式、实习课程在实习中的内容、实习方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有责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动手能力不强,他们对工程实践的热情不高。这就使得在实训过程中很难做到互动。他们还只是“看着”和“听着”,并没有真正地“动手做”。但是,在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实际的实验,但是,他们还没有真正实现独立操作的要求。
1.2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类课程相对较少,且设置在全部教学方案中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某高校食品科技与工程技术学院的实际应用,对该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而实践教育模块又可以分为课内集中实践教学系列和创新创业与人格发展实践教育系列虽然这两个实践模块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除去毕业设计、军事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以外,能够将其落实,让学生对毕业后所处的实践环境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的学时和学分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实践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经历了多年在第一线的教学实践和和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的经验之后,工程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考研,二是就业。作为大学阶段的实践性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在实践性上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的进一步发展。考研方向:近几年来,许多大学都开始重视实践性教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期望本科生能更好地适应所处的工作环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本专业有很多项目都是与企业共同申请的。研究生还需要有能力进行这类实际项目的研究。若能实现本科生实训与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研究生实训的效果。而且,对于那些接受过实习训练的本科生来说,他们在考研中也有很大的竞争力。就业方向: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行业对食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也日益成为食品行业所需要的。食品行业的毕业生既能胜任食品的生产加工,也能胜任各种服务业的工作。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前就具备了以上的能力,那么就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此外,学校亦可藉由调整训练计画,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具有足够的工作技能,同时亦可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2.2“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科学研究实习方面,通过构建“双模式”实习制度,使学校科学研究制度与实习制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导师管硕士生,硕士生管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既增强了研究部的科研实力,又使本科生获得了实际的科研锻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培训,使学生在未来的研究生考试和入学后的考试中能更好地适应,从而实现“双赢”。在工程实习方面,通过构建“双模式”的实习教学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与食品科学有关的公司上,而这种公司可能会成为他们将来工作的一部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工程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雇主来说,学生一旦进入公司,很快就能适应公司的工作,同时也能为公司节约人力与时间。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
2.3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实验环节,注重其实际应用效果
目前,在实务运用上,国内有些地方已经有相关的大学,正在努力把教育的实务与企业的技术需求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型。参考其它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吸收其应用经验,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将其分解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增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将各种食品化学类课程进行融合,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分开,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其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精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输送与之相适应的专门技术人员;“产学融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以往的、效率低下的教育模式,把教师的一边倒的授课与演示转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工作中所需的特定岗位知识与实践能力,在教育方法上还有更大的发展与改进空间,调整“产学融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吸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大学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进而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身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具体需求。
2.5健全的体制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成长速度,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培养效率,还可以让高校与企业、供需双方更好地进行交流,让双方都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具体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方便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而且还能让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企业可以在将来得到高质量的人才供给,高校和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就业率,从而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结束语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工程实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为实现高校本科教育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对教学活动进行更新,并对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进,从而使工科院校的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提升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了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詹丽娟,庞凌云,祝美云,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下, 2012(9):3.
[2]蔡华珍,汤志,郭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9(2):64-66.
[3]江英,童军茂,陈国刚,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9(2).
[4]肖萍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大市场, 2020(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