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知识⽂化题库(端午节及其相关知识竞赛)
端午知识⽂化题库(⼀)
⼀、端午节知识民俗与民间⽂化
端午节原是五毒并出之⽇?端午节,⼈们普遍认为起源于屈原投江,端午节知识。其实在中国先秦时期“端午”之名就已存在,这个节⽇的真实意义却远没有那么浪漫。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是个毒⽉,五⽇是恶⽇,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春秋》中《仲夏记》⼀章规定⼈们在五⽉要禁欲、斋戒。《夏⼩正》中记:“此⽇蓄药,以蠲除毒⽓。”《⼤戴礼》中记,“五⽉五⽇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五⽇出⽣。其⽗要其母不要⽣下他,认为“五⽉⼦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母。”《风俗通》佚⽂,“俗说五⽉五⽇⽣⼦,男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五⽉⼦;以正⽉、五⽉⼦杀⽗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将王镇恶五⽉初五⽣,其祖⽗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初五⽣,从⼩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初五为恶⽇,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均为不吉之⽇。这样,在此⽇插菖蒲、
艾叶以驱⿁,薰苍术、⽩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习俗可以分作下列七项来介绍
1、⼴泛采⽤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的双重价值,因此⽽⽣成⼀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早见于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五⽇,四民并蹋百草,⼜有⽃百草之戏。采艾以为⼈,悬门户上,以禳毒⽓。”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道的创始⼈,俗传他善于捉⿁降妖。吴⾃牧《梦粱录》记南宋⾏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到,“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泽。”宋代陈元靓《岁时⼴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苏辙《学⼠院端五贴⼦·皇太妃阁》诗之三云:“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常萦尧母门。”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虎上粘艾叶。陈元靓《岁时⼴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有如⿊⾖⼤者,或剪彩为⼩
虎,粘艾叶以戴之。”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彩丝系虎》也谈到艾虎:“每⾄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绫罗制成⼩虎及粽⼦、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之背。古诗云‘⽟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的,⽽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梦粱录·五⽉》记菖蒲
厌胜物说,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染菖蒲悬围于左右”。陈元靓《岁时⼴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或葫芦形,带之辟邪。”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辟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作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菖蒲、艾⼦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直到现代的⽇本和韩国,都仍然保留着这个⽅⾯的习俗。
2、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彩⾊或⽈五⾊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彩着眼,称朱索、五⾊丝、五彩缕、五⾊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度着眼,称
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则是⼤体相同的,或系于⼩⼉⼿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它的形制⼤体有以下⼏种:⼀是简单地以五⾊丝线合股成绳,⼆是五彩绳上缀饰⾦锡饰物,三是五彩绳折成⽅胜或结为⼈像等,四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星⾠鸟兽等物。①这种习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览》卷三⼗⼀引东汉《风俗通》⽈,“五⽉五⽇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令⼈不病温(瘟),亦因
屈原。⼀名长命缕,⼀名续命缕,⼀名辟兵缯,(⼀名五⾊缕),⼀名五⾊丝,⼀名朱索,⼜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南朝《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记载。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五⽉)五⽇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锡,若钱者,若锁者,⽈端午索。”此俗直到近世仍然⼴为流⾏。现在⽇本在端午节为家⾥的男孩⼦悬挂五彩旗帜,是此俗流传到今天的⼀种变异。
3、⽤符图驱邪。
《后汉书·礼仪志》云:“五⽉五⽇,朱索⼀⾊印为门户之饰,以⽌恶⽓。”宋代及以后⼤⾏“天师符”。道家把⾃
⼰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午贴在门楣上辟邪。吴⾃牧《梦粱录》记南宋⾏都杭州端午习俗,除了沿袭北宋情形,还流⾏符图,“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如市井看经道流,亦以分遗施主家。所谓经筒、符袋者,盖因《抱朴⼦》问辟五兵之道,以五⽉午⽇配朱灵符挂⼼前,今以钗符佩带,即此意也。……或仕宦等家以⽣朱于午时书‘五⽉五⽇天中节,⾚⼝⽩⾆尽消灭’之句。”《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端阳,市肆间⽤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
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售之。都⼈⼠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
州午时符有两种图,⼀是天师像,⼀是太极⼋卦图,所配的⽂字是⼀样的:中间是“敕令五⽉五⽇午时书破官⾮⼝⾆⿏蚁蛇⾍⼀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作⽂素材《端午节知识》。
4、饮⽤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
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俗云可避
瘟⽓。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涧中⼀⼨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蛇传》情节,也是⼤家都遵⾏的习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浸酒。饮余则涂抹⼉童⾯颊⽿⿐,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雄黄酒涂抹⼩⼉⾯颊⽿⿐俗称“画额”,通常是⽤雄黄酒在⼩⼉额头画“王”字,⼀借雄黄以驱毒,⼆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5、吃粽⼦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
《太平御览》卷三⼗⼀引晋代周处《风⼟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与夏⾄同。先节⼀⽇⼜以菰叶裹黏⽶,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啖。煮肥龟,令极熟,去⾻加盐豉秋蓼,名⽈俎龟黏⽶,
⼀名粽,⼀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名品甚多,形制不⼀。有⾓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有九⼦粽。”关于粽
⼦的起源及其形制有⼏种传说,其中最流⾏的是屈原的传说。
6、划龙⾈或赛龙⾈是民间过端午节的⾼潮,是会让整个地⽅狂热起来的竞技。
竞渡之俗早见于南⽅(吴越、荆楚)。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到“是⽇,竞渡,采杂药”。隋代杜公瞻注⽈:“五⽉五⽇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伤其死,故并命⾈楫以拯之。舸⾈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以为⽔军,⼀⾃以为⽔马。州将及⼠⼈悉临⽔⽽观之。”
隋代的⾈楫竞渡颇具规模,只是尚⽆“龙⾈”之说。唐代的竞渡使⽤龙⾈,并有夺标的制度,与近世⽆异。唐⼈⽆名⽒(⼀作张建封)有《竞渡歌》咏到:“⿎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来。棹影斡波飞万剑,⿎声劈浪鸣千雷”;“⿎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如瞬。坡上⼈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已得标,后船失执空挥桡”。储光羲的五律《观竞渡》也有“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的句⼦。所谓“夺标”、“夺锦标”,有的是在前⽅终点处,先泊⼀船,叫“标船”,赛船到达时,标船上有⼈把锦标(如活鸭或活鹅等)投⼊⽔中,赛船上选⼀⽔性极好的⼈届时跳⽔夺标。传统龙⾈之制,皆以杉⽊,取其质轻,船长有达⼗
⼀丈的,由⼋⼗桡划⾏,次者九丈,坐六⼗余桡,短的也有七丈多,坐桡⼿四⼗余⼈。唐代还有多位著名诗⼈吟咏过竞渡,如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刘禹锡《竞渡曲》,张说《岳州观竞渡》,可见竞渡是⼀项⾮常重要的盛唐风俗。
关于龙⾈与竞渡,清代李⽃所著《扬州画舫录》有更加详细的描述:龙船⾃五⽉朔⾄⼗⼋⽇为⼀市。先于四⽉晦⽇试演,谓之“下⽔”。⾄⼗⼋⽇牵船上岸,谓之“送圣”。船长⼗余丈,前为龙⾸,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四⾓枋柱,扬旌拽旗,篙师执长钩,谓之“跕头”,舵为⼑式,执之者谓之拿尾。尾长丈许,牵彩绳令⼩⼉⽔嬉,谓之掉梢。有“独占鳌头”、“红孩⼉拜观⾳”、“指⽇⾼升”、“杨妃春睡”诸戏。两旁桨折⼗六,前为头折,顺流⽽折,谓之“打招”。⼀招⽔如溅珠,中置戽⽃戽⽔,⾦⿎振之,与⽔声相激。上供太⼦,不知何神,或⽈屈⼤夫,楚之同姓,故⽈太⼦。⼩船载乳鸭,往来画舫间,游⼈鬻之掷⽔中。龙⾈执⼽竞⽃,谓之“抢标”。⼜有以⼟瓶实钱果为标者、以猪胞实钱果使浮⽔⾯为标者,⾈中⼈飞⾝泅⽔抢之……送圣后奉太⼦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这⾥除了赛龙⾈夺标的描述,还说到请神、供神的做法,
看来这也是其中⼀项重要习俗。⼴东东莞的李建青在1929年叙述家乡端午习俗时说,“我乡的龙⾈竞渡,是和附近各乡联合举⾏的,由五⽉初⼀起⾄⼗五⽌,每乡轮值⼀天,如今天是某乡当值,那么,各乡的龙⾈,都要扒到某乡去竞渡了。竞渡那天,各乡都有请菩萨看龙船的举动,礼节很是隆重,由
端午节佩戴五彩绳有什么意义乡中的耆⽼们联袂到庙⾥向菩萨拜请后,便由少壮的⼦弟,把菩萨扛下船去,各耆⽼也坐船随着,待各乡的龙船齐集后,便来开始竞赛了”。①赛龙⾈还是⼀种地区组织活动,其地区规模有时⼤⾄县市⼀级。我们再看近世四川的例⼦。清末民国期间,川中各地都由袍哥、⾏帮等出⾯组织龙⾈竞赛,较有名的为乐⼭、新津、泸州、忠县、万县等地,主要有两种⽅式:夺标(⼜名抢兆)和抢鸭⼦。龙⾈多为⼩船,船头扎糊龙头,船尾扎有龙尾;每只龙船上,前有指挥1⼈,中有击⿎1⼈,尾有舵⼿1⼈,舱中两侧为桡⼿10余⼈。夺标时,参赛龙⾈于河中⼀字排开,远处⽴⼀红旗为标。⼀声炮响,⾈竞发,指挥执⼩旗领喊号⼦,⿎⼿击⿎,桡⼿随着号⼦和⿎声的节奏奋⼒⽽划,河边观众密集,呐喊助阵。⾄领先的龙⾈夺标为⽌。此时⼀阵鞭炮声响,彩船上抛下数⼗只鸭⼦于河中,各龙⾈赶到,争抢⽔中游⼷的鸭⼦,
岸边观众欢笑不绝。有些地⽅抢吹胀了的猪尿包,以抢的多为胜⽽获奖。
7、姻亲交往。
近世的所有节庆除了本⾝的宗旨之外,都具有⼀定的社交功能,⽽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许多地⽅呼此节为“⼥⼉节”。《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说:“饰⼩⼥尽态极妍,已嫁之⼥亦各归宁,呼是⽇为⼥⼉节。”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是订婚的男⽅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
以及给未婚妻的⾐物;⼀是媳妇回娘家,带去酒和⾁,同时娘家也给⼥⼉⼥婿⼀些礼物。例如,陕西⼀些地⽅把端阳节也叫⼥娃节、⼥⼉节。每到这⼀天,出嫁的⼥⼉要回娘家。娘家要给出嫁的⼥⼉⼀定的端阳礼,俗称“送裹肚⼉”,礼物可以包括夏令⾐物、扇⼦、凉帽汗衫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绣有蛤蟆(蟾蜍)的花裹肚兜。蛤蟆代表⽣⼉育⼥、繁衍⼦孙的能⼒。
端午知识⽂化题库(⼆)
农历五⽉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最喜爱的传统节⽇之⼀。《风⼟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原是⽉初午⽇的意思,后因“五”、“午”同⾳,农历五⽉初五便成了端午节,⼜名重五、重午。因“五”为阳数,⼜名端阳。
端午节⼜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分隆重的节⽇。端午节是我国⼆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的爱国诗⼈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边做官,以形象是⾃⼰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块⽯头,以纵⾝跳⼊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扔到江⾥喂鱼,希望鱼⼉不要伤害屈原的⾝体。这就是五⽉端阳包粽⼦的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伍⼦胥说,纪念曹娥说。闻⼀多先⽣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
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则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南⽅吴越民族举⾏图腾祭的节⽇。
端午习俗活动发端于南宋时期,⾄明清时达到⿍盛。据《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楼,龙⾈竞渡掀起⾼潮。除了南湖龙飞百舸争流的龙⾈竞渡外,民间还流⾏插“健符”、祭嫘祖、悬钟馗、跳钟馗舞、关帝画像、
写“王”字、送百⾍、吃粽⼦等,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形成嘉兴端午节⼀道独具特⾊的⽂化风景线。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节、五⽉节、浴兰节、⼥⼉节、天中节、诗⼈节、龙⽇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们过节的习俗却⼤同⼩异。内容主要有:⼥⼉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囊,赛龙⾈,⽐武,击球,荡秋千,给⼩孩涂雄黄,饮⽤雄黄酒、吃咸蛋、粽⼦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粽⼦最初是民间普通⾷品,吃粽⼦并不固定在端午,但是后来由于纪念屈原,才使得端午节吃粽⼦成为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习俗,也使得⼩⼩的粽⼦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化内涵。古时每逢端阳,⼈必⾷粽。唐明皇曾御笔亲书“四
时花意巧,九⼦粽争新”赞粽,诗⼈郑⾕有“诸闹渔歌响,风和⾓粽⾹”之句誉粽,这说明当时上⾃朝廷,下⾄民间,⾷粽已是很普遍的事。吃粽⼦原本简单,但经这么咏唱,顿觉浓情异趣⼤增,意韵余味绵长。
端午节吃粽⼦是我国传统⾷俗。全国各地的端午节粽⼦味道各异,但是⼤家公认的美味就是著名的“五芳斋”粽⼦。五芳斋号
称“江南粽⼦⼤王”,⾄今已有80多年历史,以糯⽽不烂、肥⽽不腻、⾁嫩味美、咸甜适中⽽著称。
端午节的粽⼦真是让⼈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还有蜜制的⼤枣。包制成⼀只只粽⼦,开⽔⼀煮,苇叶清爽的⾹⽓,糯⽶浓腻的粘⾹,还有蜜枣的⽢甜,混在⼀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们都为之沉醉。
⼩孩还要挂⾹囊的。端午节⼩孩佩⾹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玲珑夺⽬。
每到端午节来临前⼏天,⼤⼈们便会给孩⼦们准备各式各样的⼥红饰物,有各⾊彩线拧成的“花花绳”,有绣了“五
毒”的肚兜⼉,最好看的是五彩丝线做的“⾹囊”,⾹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据说戴了可以辟邪。伴随着这些形形⾊⾊,玲珑可爱的饰物的,是⼀个⽩娘⼦与许仙的美丽故事。孩⼦们喜欢上了多情善良的⽩娘⼦,⽣怕这样
的“辟邪物”会将⽩娘⼦给“辟”了去。⼤⼈们总是解释说,⽩娘⼦是千年修炼,这些物件是降不住她的。⼤⼈们⼜拿了雄黄酒要在孩⼦的⽿朵上搽,许多孩⼦说啥也不肯涂雄黄,他们知道⽩娘⼦最怕雄黄了,他们真⼼喜欢那个“弃黄冠携青妹佩剑云游……
赛龙⾈源于战国时楚⼈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划船追赶拯救并驱散江中之鱼。其实,“龙⾈竞渡”早在战国初期就有了。在急⿎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
后来,赛龙⾈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们还赋予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兼有纪念近代⼥民主⾰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在农历五⽉⼆⼗五⾄⼆⼗⼋举⾏“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节赛龙⾈,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直到今天在南⽅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包括台湾、⾹港,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富有⾃⼰
特⾊的龙⾈竞赛活动。
在民俗⽂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竞渡和吃粽⼦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起。因⽽端午节⼜称诗⼈节,把屈原崇⾼的⼈格和伟⼤的作品引以为民族的光荣。诗⼈节之倡设,实与整个社会有关。诗的社会固不必⼈⼈吟诗,个个度曲,旨在能明辨是⾮,能以诚相见,有良好的风尚。
菖蒲是多年⽣⽔⽣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也含有挥发性芳⾹油,是提神通窍、健⾻消滞、杀⾍灭菌的药物。五⽉古称“恶
⽉”,空⽓闷热潮湿,蛇蚊出没频繁,阳光炽热,百毒齐出。古⼈挂艾和菖蒲是有⼀定科学性的,端午节也就成了⾃古相传的“卫⽣节”。赏不尽⼈间西湖景⾊秀,春情荡漾在⼼头”的⽩娘⼦。真有点⽭盾,这正是端午⽂化的丰富内涵。
端午节及其相关知识竞赛(⼀)
(含参考答案)
⼀、单项选选择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B)
A 、秦国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端午节有为⼩孩佩⾹囊的习惯,⼤⼈在⾹囊内放朱砂、雄黄、⾹药等代表的意义是(A)。
A、避邪驱瘟
B、⼀种装饰
C、治病防⾝
D、吉祥如意
3、粽⼦多是做成⾓形的,⼀般有正三⾓形、尖三⾓形等形状。为什么粽⼦的形状⼤多以⾓为主?( A )
A、象征⽜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
4、赛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竞渡”早在(B)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5、(C )年,赛龙⾈被列⼊中国国家体育⽐赛项⽬,并每年举⾏“屈原杯”龙⾈赛。
A、1979
B、1980
C、1982
D、1985
6、在中国端午节吃粽⼦最⼴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还表⽰(C )。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7、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们⽤菰叶(茭⽩叶)包⿉⽶成⽜⾓状,被称为( C)。
A、粽⼦
B、⽶果
C、⾓⿉
D、⾹⿉
8、俗有“南龙⾈、北踏青”之说,因为北⽅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们⼤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叫(B)。
A、踏春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9、端午节⼈们⼤都会采摘⼀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插艾蒿是为了(B )。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10、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 B )节⽇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11、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端午》的作者是谁?(C)
A、陆游
B、梅尧⾂
C、刘禹锡
D、李之仪
12、“少年佳节倍多情,⽼去维知感慨⽣。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谁写的哪⾸诗?( C )
A、边贡的《午⽇观竞渡》
B、汤显祖《午⽇处州禁竞渡》
C、殷尧藩的《端午⽇》
D、张⽾的《和端午》
13、宋朝⼤诗⼈陆游曾在《重五》⼀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句是什么?(B )
A、榴花忽已繁
B、艾束著危冠
C、⼀笑向杯盘
D、重五⼭村好
14、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 吃粽⼦
B 赛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