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德国、法国相比,同为发达国家,富裕程度相当。德国法国人每天轻松快乐地工作,活得洒脱幸福。日本人上班拼命工作,下班也工作,吃饭也思考工作,睡觉梦里还在研究工作,日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国家。日本人挣到了与德法人同样多的钱,但付出的劳动多十倍,日本人精神压力大,很多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日本就象穿了件昂贵华丽的外衣,赚足了别人欣赏的目光,实质上他身心疲惫,身体很累,精神很痛苦,不到幸福感。
这是中国人要寻学习的幸福?
为什么获得同样财富,日本比德法付出的劳动多得多?
答案:
日本人无创新能力,只是很会学习,把别人发明的东西很快掌握,并认真研究,使其更加精、细、完善。
世人都知,第一个发现商机的人,先发财,随其后者不易挣到钱。
炒股的人都知,90年代中国第一批买股票的人,都轻松发了大财。后来入股市者,能挣到钱的很少,个别发财的也有,但他要付出很辛勤的劳动,他要研究股票波段规律,分析国家经济气候,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业务往来企业情况,公司领导成员个人性格爱好,甚至连他们家有几口人,有那些亲戚,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都要研究的透透的,坐着读资料研究报告,走着眼观六路察社会变化,吃饭想着行情,梦里股海撕杀,脱十几层皮才能碰巧挣到大钱。
德法就是那第一个买股票的人,日本就是那后入股市的拼命者。德法等发达西方国家,会创新,总能造出希奇古怪的玩意,即总能第一个发现商机。日本的产品只是精、细、全、质量第一。
为什么德法有创新能力,而日本没有?
问题出在:教育。
孩子出生后,大脑是一张白纸,成长于欧洲就是欧洲思维,成长在亚洲就是亚洲思维。
欧洲进行的是创新教育,日本进行的是应式教育。
看日本教育,妈迫孩子,没完没了苦学重复背诵前人知识,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把前人的知识全部装进脑袋里,孩子整个青少年儿童思维时期只用来灌装前人旧知识,比中国孩子学得还苦还累。待到思维形成期一过,日本人练就了记忆冠军,思维固定在一个坚固的夹板通道里,只会顺着通道咬牙足劲往前冲,没有冲破通道另寻捷径的能力,所以成不了冠军。
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上是沿用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翻版。应试教育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会学习的孩子。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可能。世界经济发展,不需要跟着跑的孩子,需要领头跑的孩子,踏着别人踩出的路子跑永远成不了头。
家长、老师为什么训斥孩子,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与家长老师想的不合拍。家长老师
都喜欢乖孩子,因为乖孩子沿袭了长辈思维。
这种压制发散思维的教育方式,社会、学校、家庭几千年不变地沿袭下来。
有人会说,中国几千年的固有教育模式,根深蒂固,不好改变。
不是不能改变,而是我们国家有没有规划百年宏图的大志,有没有冒险改革的勇气决心,一项好的措施,出台-实施-效果,得有个时间过程,受益的可能是后人,如果只考虑在位政绩,没有前人裁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就不会进行真正的改革。
政府只要下决心举刀改革,中国立马会出现翻江倒海变化。
假设教育部规定,高校录取,以奇思妙想、稀奇古怪的,想法点子,出格离奇程度,决定成绩高低;以学生奇谈怪论、新异答案活跃程度为尺度,衡量学校教师优秀标准。那么,家长从孩子出生就会培养他奇思妙想能力,学校会号召鼓励学生敢于否定老师观点,比赛
看谁驳倒老师答案能力强方法新,考卷评判标准是谁的论证答案更独特更新异,越贴进标准答案得分越低。社会培训班为迎合家长,会举办各类发散思维创新培训班,会举办各种类似的竞赛。可谓龙头一摆全身动。身想动头不动,方向不会改变,家长老师都厌倦了应式科举教育,上头不改下头改是做无用功。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方式,要对应试教育进行颠覆打碎性的改革。把西方的创新思维教育方式,引入中国,只要有利于强国的东西,都要借鉴过来。中国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进行发散思维教育。中国人多出生的孩子多,待三、四十年后,经过创新思维培训的孩子,肯定会发明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创造,中国人占四分之一,发明创造天才也会占世界四分之一,新鲜玩意全由中国创造,世界冠军不是中国的还能是谁的,咱轻轻忪忪在前头跑,让世界各国在后头气喘嘘嘘的追吧。你看那美国创新手段让世界人民看得一愣一愣的,仅金融衍生品,就创出的五花八门,别说不懂金融的,就是中国金融从业者,初看也不明白,得细琢磨才能回过味来,说不定还琢磨得不对上美国当。会创新是奇才,会学习不是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设想:棉花糖发明者
大专以前的教育,全部实行免试直升式,对这些20岁之前的孩子充分进行思维发散创新教育。本科从专科中录取,以创新能力高低,作为划分名牌与普通高校的标准。
把想读大学的孩子,全部,纳入高等教育。采取住校、走读、半工半读、在校现场授课、视频连线场外听课,等等各种授课听课方式,虽然听课方式不同,但学习科目内容相同,考试、试卷、论文,等考核标准相同,毕业证也相同(利于就业),如果非现场学生成绩优于现场学生,那说明场外学生用功优秀。毕业时,只让二分之一的大学生拿到毕业合格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竞争学习,使优秀的学生突现。大学毕业证要分A、B、C、D、四个等级,没有拿到毕业证的大学生,发给结业证。大学生有没有毕业证是虚,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实实在在的果,较自己素质都会大大提高,只是大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去数发了多少毕业证。
教育部门及社会,要进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竞赛,选出各种单项人才。清华、北大所有专业,全部只招收单科在全国竞赛中冒尖的优秀生,也就是说清华、北大只招收单项奇才,不招收全才状元。全才全才,什么都好,拆开那一项也不最好。专家专家,是某方面专。如果什么都懂,单项就不精。所以一流学府招专项奇才造就一流专家。
这单项包括:数理化生物、外语、写作、演讲(政治家)、书法、幽默、绘画、奇思妙想(创意)、团队精神、组织品德能力、勾通交际(销售)、等等。次于北大清华的重点大学招收省级五花八门竞赛获奖者,还可招收拥有多项奖冠军,还可招收部分做出突出事迹的英雄少年(国家有难献身精神)。普通本科招收市级各种竞赛优胜者,英雄少年,文化课的全才,这文化课成绩是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的档案记录累计。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根据个人爱好任选专业,如果某专科学校某专业,争着上的人多,那就根据平时所学课目创新能力优劣排序,或抓揪,反正专科学完,不想就业还可学本科。
日本经济成功,不是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功劳,是永不退缩的武士精神,日本打仗用武士精神,经济建设也用武士精神。中国的破釜沉舟,是把自己的退路给断掉,想回头也没路不得往前走。日本武士精神,脑袋里没回头这个词,一直往前冲,回头是耻辱。日本这个国家一路走来,世界上最辛苦劳累,是武士精神支撑它不回头咬牙往前冲。
日本是武士精神,中国是儒家精神。武士精神把日本培养成了,好斗不服输的,现实主义性格。儒家精神把中国培养成了,遵从四书五经,讲道德礼仪虚伪好面子,追求虚无飘渺
精神境界的温和性格。日本武士精神让人厌,但他适合竞争,它能使日本遍体是伤血淋淋爬上山顶。中国儒家精神,下忠上,宁可吃亏也与一切人友好,有矛盾把脸伸过去让人打,能换取友谊也值得,忍辱施德,以仁化怨,客客气气,不满藏心里,大伙表面和和睦睦口是心非,国家社会和谐。儒家精神把国人训化成了温和仁仪的糕羊,不适合竞争,适合世界和平时代,可世界不和平,仁爱出了国门行不通,孔子只教育了中国人,没教育外国人,外国人只认拳头不懂仁爱。中国要想参与世界竞争,成为强国,儒家精神只会帮倒忙,儒家精神使中国温柔得象团棉花糖,没有硬度没有战斗力,狼来了,只会成为口中之物。
中国还有个道家精神。道家精神: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自由无束,看透世界人生,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有点象人们经常说的一典故:一个鱼夫捕一点够自己吃的后,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他认为这就是幸福。道家逍遥精神,真可谓大彻大悟的人生最高境界。可地球上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有二百多个国家并存,地球到处是竞争,自然界生物竞争,弱肉强食,人类战争,中国想过清静的道家世外桃园生活,世界不容许,想在地球上生存,就得参与竞争,否则别人会把你吃掉。
儒家精神,道家精神,五千年中华民族形成的这两种精神,都不适合现在世界级的竞争,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还要另外寻一种能激发国民竞争力的精神。
思想是共产主义,精英不喜欢,那就树立一种从山缝钻出的竹子,不怕风雨雷击挺拔向上的精神,以激励中华民族在世界竞争中站在最高峰。
日本有武士精神,中国有精神(是压不跨的精神,不是共产主义思想)。世界上任何教派创始人的思想开始都不是完美的,有优有劣,都是后人根据需要,去除糟铂留其精华,发扬光大的结果。
有人说,日本1945年战败,一片废墟,70年代就步入了经济强国。中国1949年战乱结束,也是一片废墟,70年代经济却没达到繁荣强大,落后日本经济20年。中日经济差距,是社会主义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种误导。
一个人站在山顶上,一个人站在平地上,同时起跳,谁跳的离地面高?当然是那个站在山顶上的人,因他的起点高。日本就是那个站在山顶上的人,中国就是站在平地上的人。
为什么日本起点高?
一个国家要想侵略世界,必须具有同时期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支撑,武器先进,代表科技先进。赢弱的国家,伸拳就会别人打死,不会生野心。
回头看上世纪初,看战争中,日本武器,日本能造潜艇(袭珍珠港)、飞机、大炮、钢板厚度世界之冠的战舰,生化武器等等军事装备,这些武器需要强大工业先进科技作支撑。战争耗钱,需有国家经济实力作后盾。日本当年敢发动世界侵略战争,是因为它具备了工业、科技、经济实力,也就是它有这个能力。中国上世纪初能造什么?只有农业没有工业什么武器也造不出,更别想什么科技先进技术,为应付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还是国人凑钱买的,中国政府既造不出也没钱买。再看国民文化素质,日本上世纪初已普及初级义务教育(看阿信),中国上世纪初国民教育是个什么状况?没法比,天地之别。
上世纪初,日本已是资本主义发达工业国家,中国还处在封建农业时期。中日经济、科技、工业、医学、文化教育、军事等等相差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
中、日经济建设同在上世纪40年代起步,但基础不同,起点不同,当然达到程度不同。日本原来精力用在打仗上,后转到经济建设上,相当于一个工程师开始造飞机后来转造轮船。中国相当于一个不识字的农夫,刚转行工厂当学徒。中国1949年零起点,在20多年的时间,中国人民顶着美苏压力超能力干了几倍的事情,果实累累,中国经济到70年代与日本差距缩短为20年,实际上发展速度很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