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新华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通讯:《“三北造林
记》
编者按
昨⽇《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 | ⼈民⽇报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通讯:<⽼郭脱贫记>》(点击这⾥,查看原⽂)⼀经推出,受到⼴泛关注与欢迎,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来电和留⾔,应⼴⼤读者的要求,今⽇继续推出“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
今天,南⽅传媒书院创始⼈陈安庆⽼师为⼤家点评解析的是发表于2013年9⽉25⽇的新华社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这篇新闻作品由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杨、李柯勇、⽩瑞雪、韩冰采访执笔写下的经典新闻之作,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这篇⽂章由“英雄史诗”“壮⼠悲歌”“⽣命⾊彩”“⼤漠逐梦”“⼼灵绿洲”五部分组成,讴歌了⼀代造林英雄们不⽢命运、奋⼒拼搏、坚韧不拔、永远向上的三北精神。
让我们⼀起来看看新华社这篇万字通讯(点击这⾥,查看原⽂)好在哪⾥,由于全⽂篇幅长达1万多字,我们截取⽂章中的⼏个⽚段做赏析,希望对⼤家学习新闻采写能有所启发。
原稿+评析
“三北“造林记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杨、李柯勇、⽩瑞雪、韩冰 2013年9⽉25⽇
精彩⽚段1 :七勇⼠盟誓⼤战⽑乌素沙地
满斟烈酒的七只⼟瓷⼤碗(粗粝之美,豪情),⾼举在七双粗糙⼤⼿中(粗糙⼤⼿,可联想到造林治沙的劳动之⼿),七张古铜⾊的脸凝如泥塑。(古铜⾊脸,说明战风沙,⽇晒⾬淋,风⾥⾬⾥,饱经风霜,七只⼤碗、七双⼤⼿、七张脸,好细节,画⾯感强,场景切⼊如临现场,⽂字洗练,⼀幅幅画⾯,就像过电影,好赞的⽂学电影式的笔法!)
黄沙扑⾯,⽩⽇惨淡。(描绘环境,惜墨如⾦,黄沙对⽩⽇,⽤词对仗⼯整,⾊彩感强,扑⾯,惨淡勾勒出三北防护林建设之前,⾃然环境之恶劣)
“死也要死在沙窝⾥!”头扎⽩⽺肚⽑⼱的壮汉⼀声⼤吼(⽩⽺肚⽑⼱,陕北风俗,⽩描⼿法,勾勒⼈物,壮汉誓⾔彰显粗犷阳刚、英武之⽓),——“这事⼲成,就没⽩活这⼀遭!”(直接引语照实记录,使⽤⼝语,⽣动传神,朴实的农民语⾔,真实可信,坚定的决死之⼼。
酒碗相撞,⼀饮⽽尽。(撞字⽤的妙,富有动感,⼀饮⽽尽,豪⽓⼲云,⾎性⼗⾜。
空碗摔在脚下,碎⽚⼋瓣。(壮⼠出征,不破楼兰终不还,摔碗酒常在征战前表⽰不胜不归的豪⽓,摔得越碎,说明决⼼和抛下的顾虑和牵绊越少,寥寥⼏字暗含造林者与恶劣⾃然环境搏⽃的绝决之⼼,绝⾮闲笔,慷慨悲壮,激昂壮⼠风,栩栩如⽣,呼之欲出。)
3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外号“⽯灰锤”(外号也⾮闲笔,像铁锤⼀般坚硬、刚强,勾勒⼈物细节,塑造⼈物硬汉性格,擅⽤⼈物描写,来切⼊主题)的陕西定边农民⽯光银做梦都没有想到,⾃⼰成了全国联户承包治沙先⾏者。七勇⼠⼤战⽑乌素沙地,就此开创⼀段⽯破天惊的历史。
精彩⽚段2 :⽯光银三战“狼窝沙”,“战友”枣红骡⼦懂他
为了承包3500亩沙地种树,⽯光银卖骡⼦卖⽺(数字和细节,彰显决⼼)。当时,所有⼈都认为他脑袋被驴踢了(引⽤乡⼟语⾔,乡亲们话,鲜活 )。这⾥黄沙⼀⽚,哪见长过⼀棵树?( 实在,是农民的话,也说明以前这⾥没有树,造林从零做起,这句直接引语⽤的好,精当有⼒!)
“⽯灰锤”,意思是“傻⼦”。“⽯灰锤”认准的事就是板上钉钉。( 外号背后是⼈物性格符号化塑造,陕北汉⼦的朴实坚毅,憨直硬朗,傻⽓不傻是执着信念,认准的事情板上钉钉。)
憨直硬朗,傻⽓不傻是执着信念,认准的事情板上钉钉。)
树真的种活了!在乡亲们惊异的⽬光中(说明事在⼈为,树不是不能种,惊异的眼光⼏个字,会脑补
很多画⾯,很好!),⽯光银⼤⼿⼀挥(画⾯感强,好细节),把招贤榜贴到乡政府门⼝:要想栽树你就来,我出树苗你来栽!(直接引语⽤得好,鲜活符合⼈物⾝份,通俗易懂接地⽓!)
“七勇⼠”壮⼤到127户,浩浩荡荡开进“狼窝沙”。(很有⽓势,中间过程不废话)
结果是铩⽻⽽归。
新承包的这5.8万亩沙地,像它的名字⼀样险恶。
⼀年失利,来年再战。三战“狼窝沙”,终于⼤获全胜。(中间的周折,⽤了简笔,描摹出⼀波三折的曲折过程,惜墨如⾦,对故事中冗长的句⼦,要舍于舍弃,简明扼要可以加快故事的节奏。)
那天,英雄们喝光了⽅圆20⾥内的苞⾕酒(好细节!)。3⽄酒下肚,⽯光银翻⾝骑上枣红骡⼦,到地⾥撒草籽。刚撒了⼏把,便醉倒在骡背上。(这段故事描摹,⽂笔优美,酒下肚、翻⾝骑上、撒草籽,⼀系列连贯的动词,动感⼗⾜。
那骡⼦⾛30多⾥路回家,脑袋顶开房门,卧下,把⽯光银轻轻放到地上。(漂亮,⼜是⼀系列动感⼗⾜的场景和动作描写,枣红骡⼦通⼈性,是伴随着⽯银光孤⾝治沙造林的好帮⼿,为下⽂骡⼦死⼤哭,埋下伏笔,⼼爱的⽼伙计——枣红骡⼦,见证治沙的艰难,⽢苦与共。)
骡⼦活了25岁,2004年殁了,⽯光银把⽼伙计埋在已然满⽬青葱(⽤得妙,说明治沙已初见成效)的“狼窝沙”,祭上两瓶烧酒,⼤哭⼀场……(寥寥⼏笔,背后的⼼理和情感很丰富——硬汉的铁⾻柔情,在这⼀刻彻底流露,两瓶烧酒,就像战友情,⼤哭⼀场,隐忍的伤⼼,英雄并⾮不会流泪,只是未到伤⼼处,惜墨如⾦,但是恰到好处,不肆意煽情渲染,这样的悲伤刚刚好!)
漫长的三北⼯程线上,英雄与⼤树并肩⽽⽴。(⽂字有张⼒,⼜有象征意味,孤胆英雄没了“战友”,治沙种植的⼤树长起来了,还是有成就,有收获的)
精彩⽚段3 :⽯光银经历痛失爱⼦重创
⽯光银遭到了⼀⽣中最⼤的打击。这条铮铮铁汉,⾛路都得两⼈扶。(细节对⽐,反衬出铁汉遭遇打击,⾛路都需要2个⼈扶,细节背后传递打击之⼤!)
在⽯光银治沙展览馆,我们看到⽯占军的遗照,⼤个⼦,⼀表⼈才。(⼤个⼦,⼀表⼈才,寥寥⼏字,更能说明失去爱⼦之痛,令⼈惋惜!)
“想他吗?”我们轻声问。
“想——”(对话,简洁,隐⽽未发,伤⼼处,铁汉的隐忍)
⽯光银虽然还笑着,但笑容刹那间凝固了,话语中透着⽆限凄楚和悲凉。(笑中含泪,深藏的情感世界,内⼼世界的翻江倒海,⾼⼿!不会写的⼈捕捉不到反映⼈物内⼼世界的事实,⼈物也就不会丰满、⽴体。)
当年⽯占军栽下的树,如今已成⼴袤林带,郁郁葱葱,随风起伏。(多好的⼩伙⼦啊,和⽗亲⼀起种下的树已经长⼤,但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悲伤、令⼈难过,这⼀对⽐,引⼈泪⽬!)
⽯占军就葬在这⾥。(爱⼦葬在治沙造林的地⽅,见证⽗⼦俩治沙的经历,抚慰英雄内⼼深处的痛,就葬在这⾥,四个字背后是多少深藏的深情和思念,作者没有可以煽情,但是你读到这,也许⼼⼀下⼦就被刺痛,内⼼柔软,眼底或许会潮湿。作者有意压抑奔涌的情感,但是⼀刹那,你还是会读到⽣死两茫茫,⼀瞬间,电光⽕⽯。)
⽯光银常到⼉⼦坟前坐⼀坐,点⽀烟,说说话。(平实的⽩描,背后是⽆限的深情,细节和动作说明了⼀切)只是此时,⼈们才发觉,“⽯灰锤”⽼了……(恶劣的⾃然环境、繁重的劳累和困难压不倒英雄,但是硬汉的内⼼、深深的⽗⼦情,只有在失去后,忽然间沧桑,内⼼的凄苦苍凉,虽就九死⽽不悔!)
奋⽃⼆⼗多年,⽯光银领导着⼀个规模庞⼤的治沙集团,在⽑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条百余公⾥长的绿⾊屏障。(波澜壮阔的治沙造林成果,这⾥使⽤数字20多年,100多公⾥长,沙漠间筑造起绿⾊屏
障,为我们更为中国⽣态改进!)
……
三北治沙⼈,如⼀棵棵挺拔的⼤树,编织起这⽆尽的绿。我们问:你像什么树?
⽯光银说,我像樟⼦松,百年死不了,治沙⼲到⽼!(朴实⽽饱含感情,没有华丽辞藻,就是实实在在话,感⼈肺腑!)
新闻作品赏析
⼀、《“三北“造林记》,为什么获得了特别奖?
这篇新华社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由李从军、刘思杨、李柯勇、⽩瑞雪、韩冰采访执笔写下的经典新闻之作,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请注意是特别奖,⽐中国新闻奖⼀等奖还要⾼⼀个级别。
此⽂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凭什么?两个傻子在一起
第⼀,这篇⽂章的⼤⽓磅礴,万字长篇通讯,史诗式的记录,背后凝聚了新华社记者艰难的付出。说
这篇新闻作品具有史诗特⾊,⼀点不为过。记录⼈类历史上最⼤的⼈⼯⽣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先题材就有分量,重磅出击、鸿篇巨制,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是因为这篇新闻作品背后是⼤事件、⼤⼿笔、⼤格局、⼤情怀。
第⼆,这篇万字长篇通讯,由“英雄史诗”“壮⼠悲歌”“⽣命⾊彩”“⼤漠逐梦”“⼼灵绿洲”五部分组成,⽓势恢宏。讴歌了⼀代造林英雄们不⽢命运、奋⼒拼搏、坚韧不拔、永远向上的三北精神,题材宏⼤,⽂本优美,耐读好看,结构纵横捭阖,刻画精细⼊微,语⾔⾏云流⽔!
第三,这篇作品将宏⼤的叙事,聚焦到了⼈,有⾎有⾁,可歌可泣的⼈⾝上。⽂章不是假⼤空,绝不是注⽔⾁,处处写实,故事跌宕,感⼈⾄深。三北防护林35年背后的故事,这样宏⼤的选题,具有重⼤历史价值,时代价值。
这样的题材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中,容易获得评委青睐,选题宏⼤,但是要落到实处,要宏⼤更要聚焦,这篇⽂章选取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建设者的故事,聚焦⼈物、聚焦像,聚焦朴实⽆华,但⼜可爱可敬的建设者,格局和⽴意深远。
从本⽂新闻作品赏析来说,因为本⽂长达⼀万多字,赏析中我们只截取了⽂章中的⼏处精彩⽚段,主要评析的是⼤
战“狼窝沙”的⽯光银,点评了他在造林过程中,经历了独⼦⽯占军车祸遇难的重创,仍然迎难⽽上,舍⼩家,顾⼤家,为了⼀个坚定的信念,为了造林事业,默默付出的故事。但是,实际上这篇⽂章记录的是像,这篇万字长篇通讯,从⽜⽟琴、⽯光银、⽩春兰、王有德等参与三北造林的民间英雄⼊⼿,抓到了⼈物动⼈⼼魄的故事,这些造林英雄像——被形容为“悲壮的蓑⽻鹤”,通过记录他们的⼈⽣、命运,多⾇跌宕命运中,⽮志不移,以⼩见⼤。就像作品中所叙,如同悲壮的蓑⽻鹤,为了⽣存,为了明天,艰难向上,奋⼒前⾏。
第四,三北造林⼈⽤⾎汗和智慧,改变了亿万⼈的⽣存环境和命运,改变了⾃然世界,也改变了⽆数⼼灵,感天地,泣⿁神。新华社⾝为国家通讯社,国字号新闻战队,这篇万字长篇通讯,全⽂10600字,背后凝聚着巨⼤的采访量,据参评新闻奖时的推介表介绍,在⼀个半⽉的采访中,新华社这⽀采访⼩分队采访了三北地区8个省份的造林⼈,⾏程约3万公⾥。茫茫⼤漠,偏僻丛林,贫困⼭区、坑坑洼洼的乡间⼟路,都留下了采访团队的⾜迹。这篇汇聚匠⼼的报道,得来并⾮偶然,记者花了⼀个多⽉时间,精⼼写作,反复打磨,稿⼦前前后后改了9稿,最终才呈现出最终稿件。这样汇聚匠⼼,⽤⼼写出的稿件,得中国新闻奖最⾼奖——特别奖,可以说实⾄名归!
甚⾄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新华社重⼤题材、长篇通讯中的扛⿍之作之⼀。⼤家平时看新华社通稿多了,觉得新华社记者就仅仅会写硬邦邦的新华体消息,那是⼤谬,新华社记者写⼤稿、特稿,照样拿得出⼿,⽽且引领中国新闻界⽂风,这篇万字长篇特稿,就是明证!
另外,这篇由时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亲⾃带队,领衔采写的长篇通讯,写出了三北造林⼈的内⼼,说出来他们想说的话。⾝为正部级的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同志亲⾃带队下基层,⾛转改。在新华社,领导也要写稿⼦,也要在⼀线采访,这才是新闻⼈本⾊,这也是新华社历来的传统!穆青同志当时七⼋⼗岁,还和⼀年轻记者下基层,交流采写⼼得,提携指点新⼈,新华社作为中国媒体中的排头兵,⽼⼤哥,富有传奇⾊彩的国字号新闻单位,采编业务始终是看得最重的!⽑泽东同志曾说,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声⾳!新时期、新时代,新华社记者就要有这样的远⼤抱负和脚⼒、脑⼒、笔⼒!
的远⼤抱负和脚⼒、脑⼒、笔⼒!
⼆、这篇⽂章的特⾊,有哪些值得借鉴?
1.⼈物报道,如何做到真实可感?这篇长篇通讯,打破了⼈物报道的传统范式,讲述了不为⼈知的⾟酸故事。北京、河北等地沙尘暴减少,我们今天很多⼤都市⼈能有个好天⽓,背后是⽆数三北护林⼈,默默⽆私的艰难付出,写得很深,写得很实,⽤⼼写、⾛⼼写、不敷衍,饱含真情。这篇作品有两⼤特点,⼀是实,⼆是深。“实”,就是叙述符合实际、有感⽽发;“深”,就是建⽴在深⼊挖掘、深度调研的基础之上,⽂章中的典型⼈物贴近⽣活化,给⼈以真实感,做到
了“三贴近”,贴近⽣活、贴近现实、贴近众。
2.这篇长篇通讯,写⼈物,不是只写辉煌成果,写成功也写失败,写快乐也写痛苦,写希望也写幻灭,写坚韧也写软弱,这样才真实可信,以往的传统典型⼈物报道,⾼⼤全、假⼤空,有故意造神之嫌,但这篇⽂章,写出了⼈物的真性情,写出了喜怒哀乐,写出⼈物的命运起伏,写出普通造林⼈的艰⾟和⼼酸,正因为真实才可信,可敬可爱,绝不是报喜不报忧的假⼤空,典型⼈物报道不做作,写得很实,写得很真,⽂字也很俊。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情况下,⼈们对传统正⾯⼈物报道那种“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的报道模式,逐渐不信任,甚⾄产⽣逆反⼼理,如果还是⽼⼀套,这篇⽂章不会取得轰动效应。这样也给我们⼀个启发,采写正⾯⼈物报道,贵在真实、不能过度夸⼤、过于追求完美、不能陷⼊模式化,这篇⽂章给我们的启发是——通过故事与细节,体现⼈物灵魂,典型⼈物报道要有⼼灵再现、有⾎有⾁。
3.从环境报道的哲学辨证⾓度来看,以往我们强调与天⽃、与地⽃,强调⼈征服⾃然,⽽这篇长篇环境报道揭⽰出了造林观的深刻变化,从⼈与⾃然抗争——⼈与⾃然对话与交融的升华过程。从哲理⾼度⽣发出了深邃的思想,以蓑⽻鹤形象为⽐喻,提炼出了“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的三北造林精神。
4.这篇⽂章,既有平易通俗的⽣活语⾔特点,⼜有⽣动活泼的⽂学语⾔特⾊,真实、⽣动、形象、接地⽓,⾏⽂中作者驾轻就熟地,不停切换新闻语⾔,把新闻表达得准确、简洁、客观和动感,锤炼表达技巧,炉⽕纯青,在写作的过程中,像这篇新闻作品,经过9次⼤改,⽆数次打磨,最终才能把素材,打造成理想的故事,处理好故事的关键元素,故事才有可读性,可见好⽂章也是不断打磨,不断
修改,不断优化出来的,对于新闻爱好者和初学者来说,遇到稿⼦写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馁,即使是新闻名家、⼤家,稿⼦也需要多次修改,何况普通⼈?
(本⽂为南⽅传媒书院创始⼈陈安庆供《新闻与写作》专稿,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