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数学高考的分析
(一)高考命题5个原则
1、支持课程改革、支持规范办学
数学的课程改革使得数学知识增多,难度降低,另一方面,规范办学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老师讲授时间减少,学生的训练强度减小,势必造成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以前相比,但是,全体学生的高考成绩又不能过于低,因此,高考命题趋向于基础。
2、达标和选拔并重的原则
从去年的山东录取情况来看,高考录取率超过了94%,本科录取率超过了40%,如此高的录取率使得高考的功能不仅仅具有选拔的功能,而且要有达标的功能,选拔要有区分度,但是达标要基础,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的中低档试题占到130分左右,也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基础,就抓住了高考的本质。
3、多课时多分值的原则
命题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课时,分值和课时有正比关系,但是,试题的难度和课时没有这样的关系,课时少的也可能出难题。
4、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
一些高考试题在我们的教材中能到其原型的,将教材的例题或者习题进行改变成了高考试题,题目外在形式不一样,但是考察的本质是一样的。
5、高考试题力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的原则
(二)2011年数学试题的评价的分析
1、2003年和2008年考哭了学生,2010年“考哭了”尖子生,出了很多的满分,因此,2011年的基调是不能再出很多的满分,命题人加大了22的题的区分度,结果理科一个满分也没有,其难度系数到了零点几。
2、评价一个试卷,往往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看其平均分,理科平均分在95分左右,文科在88至92之间,2011年虽然理科学生感觉难,可是平均分是95分,文科平均分是80,文科距离要求分数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看,2011年的数学试题是被认可的。
3、2011年的数学试题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理科数学虽然22题难一些,但是前21题都很平稳,学生做的很顺,区分度的题目还是12、16、21和22.
4、数学虽然出了2个应用试题,但是细看,21题不算是真正的应用题,题意很简单,其实2011年的两个应用试题的阅读量不如2010年概率应用试题的阅读量。
5、数学阅卷中一个问题,今年的数学试题阅卷施行的是1分误差制度,而有些学科施行是0误差制度,“0”误差制度意味什么呢?
(1)阅卷人严格按照标准答案阅卷,步步得分,因此造成今年理综很多学生感觉落差很大,查分数的特多,仅仅思意一样不行,和答案一致才可以的。
(2)高考的标准答案是源于课本的,命题人在对一个试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如果拿不准,就去参照课本的解答,因此,在日常的复习中注重一下教材的例题解答,防止数学出现“0误差”阅卷给学生带了不必要的减分。
6、几点遗憾:(1)创新试题还限于集合和平面向量的章节,限于选择题和填空题;
(2)区分度的题目不变,这些年一直是解析几何压轴,函数提高区分度。
二、2012年的命题趋势
1、根据今年的数学试题情况,齐鲁晚报曾经登过一条消息:“负责教育的一位省长说,如果再出这样难的试题,要追究命题人的责任。”明年的数学试题应该下降。
2、试题的顺序有可能进行调整。
3、两年后数学高考,文理不分科对数学试题的影响;2012年,30分的体育成绩计入高考也会产生影响,满分是780分还是砍掉某些学科的分数,砍那一课也无定论。
三、复习建议
1、在试题倾向于基础的情况下,高三的复习中一定做到一下就几点:概念清、路子正、方法优、运算准四点。
2、高三复习必须重视课本,学案与教材相结合,不能仅仅让学生填完学案,就以为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
3、提高认识,追求高效课堂,学案使用的几个环节:先做——后批——再讲——反思——练习,通过这个过程出学生需要讲解的知识点。
4、第一轮复习要合理规划,把握节奏,步步为营,不能求短线突击,有的老师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就让学生做成套的模拟题,以为越做越熟,这样的做法有点欠妥,这样的复习只能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未必弄清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5、一轮复习的定位是建立知识框架,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思想;不能有复习的盲区,新增内容仍是命题的热点。
6、思想方法引领学生解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两个问题:第一、学生最想知道老师是任何想的;第二、老师必须明白学生是怎么错的。如果弄清楚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在课堂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教学。
7、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理大脑思维,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2)一“慢”一“快”,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弄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快速完成.
(3)确保运算准确,立求一次成功, 高考数学题解答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的基础上的,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续各步的解答,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度不可兼得的话,就只好舍快求准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4)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1.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
        2.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5)、应用性问题思路,面———点———线
        解决应用性问题,首先要全面审查题意,迅速接受概念,此为“面”;透过冗长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重点数据,此为“点”;综合联系,提炼关系,依靠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此为“线”.如此就可将应用性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当然,求解过程不能离开实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