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和考编的问题的一点体会
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受系里和心理学教研室的委托,今天晚上就大家关心的考研、考编和资格证的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和启发,不周全的地方还请大家相互交流澄清。
结合大家的我今晚的讲座主要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关于考研的问题。而是关于考编的问题,三是关于教师技能训练的问题。
做个小调查:(1)多少同打算考研,或者有想法还在犹豫?举手示意。
(2)有多少已经从大一或者大二就下定决心,目标明确的考研意向
(3考研压力大怎么办)有多少同学为自己的理论研究的喜爱;为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为将来工作增加筹码;为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了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盲从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举手、
近年来,高校中的“考研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考研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报考人数逐年上升,每年都创下考研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据统计,2004年 94.5 万人报考研究生,比2003年增长18.4 %,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应届毕业生中报考的人数都在一半以上,有的高校或专业达到80%以上。2010年,全国考研人数超过140万,再创历史新高。那么,考研为何逐年升温、久热不衰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提高水平,没有真才实学,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追求知识已成为社会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成才的愿望一次次被唤醒,为了进一步深造,考研便成为首选途径。从客观方面看,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成才的愿望,是“考研热”出现的时代条件。
2.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的逼迫。随着就业高峰期的到来,本科毕业生面临着
就业难的问题。面对一年比一年增加的巨大就业压力,工作越来越不好,自然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因此,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有的甚至达到90%。报考者希望能通过读书这种方式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读研亦被默认为一条“缓解”就业压力有效的途径。因为,与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在工作的难易程度上,还是工作待遇上,研究生都明显占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有很大改变。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难度的增大,是促使大学毕业生直接大批报考的最现实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压力逼出了“考研热”。
面对不算乐观的就业前景,和孙傲同专业的学生80%选择了考研。记者从25中考点发现,走出来的考生当中,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至于为什么考研?很多考生给出的答案都是为了到更好的工作
3.高学历热和“学历贬值”现象的刺激。目前我国仍处于求职、工资、待遇都看学历的社会大环境,人们把获得高学历、高文凭看得十分重要,没有高学历,要想在大城市立足生存、得到重视、获得发展是很困难的。仅仅本科学历没有竞争优势,学历越高,优势越明显。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地认为毕业生学历越高就越好,这就造成了“学历贬值”现象。这
使毕业生认为,社会现实对学历有过高的要求,而个人理想的实现也需要凭借更高的学历,因此,怀里揣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越高越好,读完硕士还得读博士,否则就没法到好工作。这使不少年轻人陷入了成才的误区,反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4.考研大军中的一部分“盲从者”是受周围考研氛围的影响。一些人考研没有明确的目的,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不太明确,看到周围考研的同学整天没日没夜地苦学,自己想学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充足的动力,紧张不起来,学不下去,心里时常有一种害怕落伍的感觉。受坚定的考研者的感染、影响和带动,这些人认为自己也应该试试,便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考研者的队伍中来,不求金榜题名,但愿不虚度光阴,“潇洒”地考一回。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时晓旭从大一开始就下定了考研的决心,她说,就算这次考不上,准备考研的经历也是她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算是考不上,我觉得我的耐力、毅力也都得到了锻炼。为以后的再次走上社会考研打下基础。)“
5、还有一部分是发自内心的处于对学术的喜爱和理论研究的热爱,也会报考研究生。(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个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专业也和学校的选择。各位同学:考研不是直接和将来的
工作划等号的,他只能为你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必要的基础和平台,后面的路还要自己去一步一步经营。不是老师要或者建议大家去考研,而是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的给考研一个合理的定位。
如何选择方向、专业和学校?
考研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一旦下定了决心准备考研,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重要的第一步。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意愿和条件以及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来考虑好考研志愿。
报考第一问:你的心准备好了吗? 在决定考研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准备考研时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又该怎么去做了。有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认为应该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它来增长自己的才干;有的需要更换自己的专业,在自己感兴趣或者更有前途的方向求得更好的发展;还有许多的考生主要考虑提升学力以便将来能够到更好的工作。总之,请慎重考虑:你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否有利于你将来的更好发展,是否是通过你的努力能实现的现实目标,是否符合你的兴趣爱好。
(1) 研究生的分类——研究生分为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在分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在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之后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学位主要有分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法律硕士(J.M)等。
报考第二问:什么专业最适合你?
在报考阶段,应该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招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这里,我们将研究生专业分为热门专业、传统专业和特殊专业硕士加以分析。
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但是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量力而行,选择好自己的专业。
传统专业: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特殊专业硕士:主要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
一旦决定了考研,那么选择报考志愿,这是所有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备,研究自己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
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
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
1.你最向往哪所院校或研究机构?
2.你有为了考这所院校而不惜一切的决心吗?万一第一年考不上,你的意志能否坚强到一直考上为止?
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
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
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
1.你最向往哪所院校或研究机构?
2.你有为了考这所院校而不惜一切的决心吗?万一第一年考不上,你的意志能否坚强到一直考上为止?
3.你觉得你的实力能使自己在许可的年限(如三年)内考上吗?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理性一点,报考一个相对容易的院校,或者干脆就不要考好了,要知道考研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与其高估自己,鸡蛋碰石头,倒不如静下心来个好工作。
在这些问题上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开始选择自己的志愿了。
报考学校定位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各类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包括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校不过100所的样子。无疑这些具有研究生院资格的学校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的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在前面的,将来毕业所拥有的校友资源也最为丰富(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忽视校友资源的作用,它将来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每年报考的学生也多,将来从这些学校出来前途也相对比较不错。
在这些问题上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开始选择自己的志愿了。
报考学校定位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各类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包括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校不过100所的样子。无疑这些具有研究生院资格的学校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的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在前面的,将来毕业所拥有的校友资源也最为丰富(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忽视校友资源的作用,它将来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每年报考的学生也多,将来从这些学校出来前途也相对比较不错。
而在这些学校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清华和北大,定位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它们是国家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清华和北大,定位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它们是国家
大力扶持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能到这些学校深造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中科院的实力也是相当不错,毕竟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水平,也和以上9所高校一样,代表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研究生院下属的大部分研究所待遇都很不错,不仅可以不用交昂贵的培养费,而且每个月给学生补贴的生活补助也较其他普通高校为高,对于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而且喜欢踏踏实实地做些学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9+1”)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不错,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有关名单,大家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查到。
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建议尽量选择这些学校。一来它们的专业实力较强,名气比较大,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都不错,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二来它们是自主招生,有
另外,中科院的实力也是相当不错,毕竟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水平,也和以上9所高校一样,代表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研究生院下属的大部分研究所待遇都很不错,不仅可以不用交昂贵的培养费,而且每个月给学生补贴的生活补助也较其他普通高校为高,对于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而且喜欢踏踏实实地做些学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9+1”)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不错,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有关名单,大家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查到。
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建议尽量选择这些学校。一来它们的专业实力较强,名气比较大,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都不错,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二来它们是自主招生,有
些东西比较标准化一些,而且它们往往在其他院校之前招生,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较普通学校考生优先考虑。
注意问题:
选择学校的时候,必须关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包括报考和录取的人数),必须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势。从90年代初开始,考研年年升温,考录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顾这样严峻的事实,盲目报考名校,结果呢?十之八九分数低到羞于告人的地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这样的心态可算是极端,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在报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
(1)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2)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
(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注意问题:
选择学校的时候,必须关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包括报考和录取的人数),必须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势。从90年代初开始,考研年年升温,考录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顾这样严峻的事实,盲目报考名校,结果呢?十之八九分数低到羞于告人的地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这样的心态可算是极端,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在报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
(1)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2)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
(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