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四绝
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古称黟山,唐改黄山,今属黄山市,横亘于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之间,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
黄山素有“中国第一奇山”之誉,山脉延绵25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峻极而险幻,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秀丽。“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温泉、松谷、北海、玉屏、云谷-白云五大景区,风光殊异,各争其胜。黄山又是天然动、植物园,亦是文化山。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亭阁、寺庙、摩崖石刻多达200余处。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秀丽于一体,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19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已
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黄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伟岸险峻。山之中,奇形怪石密布。“猴子石”,位狮子峰顶,形若石猴,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飞来石”,位飞来峰,金鸡独立状,根部和山峰截然分开,似天外飞落于峰,故名。“松鼠跳天都”,为耕云峰上一巧石,酷似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尾巴,想越过万丈巨壑,跃上高耸云霄的天都峰,故名。“望夫石”,位玉屏峰西侧,岩壁边有一巧石,如少妇立足石台,盼望远行的丈夫归来,故名。“金鸡叫天门”,在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腰老人峰上,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醉石”,温泉至汤岭道中,近鸣弦泉,有一斜立巨石,上刻“醉石”两字,旧传李白曾在此饮酒听泉,乐而忘返,醉卧石旁,故名。“梦笔生花”,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顶巅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有一狭长石巷,宽处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人行其中,窥天一线。此外,蜡烛石、鲫鱼背、仙桃石、采莲船、天桥、童子拜观音,等等,均趣味盎然,举不胜举。众怪石为黄山增添乐趣不少。
黄山奇松,遍布峰壑,一般成长在海拔800-1800米以上的高度,是植物学上著名的独立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苍劲挺拔,虬枝
盘结。那姿态美得奇又奇得绝。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由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工,是黄山松苍劲而多姿: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行云流水;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于威武,如猛虎归山。现游人可观赏者,约有24名松。还有许多奇松与怪石相映成趣,分外瑰奇,如“梦笔生花”、“喜鹊登梅”、“仙女打琴”等,都是由松石组成的著名景观。
黄山云雾甲天下,平均每三天,便二天有雾。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呈现云海奇观。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危岛在海中沉浮;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在雨雪天气之后,日出或落日时的“霞海”光华绚丽斑斓,令人眩目,蔚为壮观。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动、静结合,造化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看云海,以玉屏楼的文殊台观前海、狮子峰顶的清凉台观后海、东海门的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最宜。
黄山日出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在黄山看日出最理想的地点是北海的清凉台和狮子峰,其次是光明顶和玉屏楼。观黄山晚霞的最佳地点是西海的排云亭和丹霞峰。
黄山温泉,古称汤泉,常年保持在摄氏42度左右。水质清澈,其味甘甜,可用来洗澡,也可饮用。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隔溪为迤逦十里的桃花峰。温泉出露口有两个,一个已经建成贮水池,泉水经过管道,供给各个浴室和室内温泉游泳池;另一个露口汇为沙池。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坼消除,返老还童,而泉名大振,称为“灵泉”。黄山四绝指的是哪四个景
锡泉,位于松谷景区之温泉,海拔560米,与前山温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约7.5公里。出露口有两组,属裂隙泉。三股泉水,从裂隙中涌出,水质成分与温泉大体相同。
锡杖泉,又名灵锡泉。位于黄山丞相源。传钵盂峰下云谷寺前,有一清泉,南朝宋时,有“东国僧”在此结茅,用锡杖捣石,泉水破石而出,故名。现寺已湮没,但灵锡泉仍泉涌不枯。
洗杯泉,位于黄山南部,醉石上方,泉水自岩壁淙淙而下,清澈甘甜。传唐诗仙李白在醉石赏景饮酒,曾于泉中洗杯而得名。岩壁上镌有李白手书“洗杯泉”三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