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的“仙桃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妙。这篇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从而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一、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读文,感受原文精神。课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黄山的奇石,语言优美,用词精湛,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学生们对黄山的喜爱。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使黄山风景更准确、更直观,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发现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吸引同学的兴趣。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关键字来理解。整堂课下来,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
二、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诵读。课上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2.展开想象,描写“奇石”。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自主学习,通过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黄山四绝指的是哪四个景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2、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
3、描写“奇石”的训练环节,有的同学能仿照课文写好,但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词汇,写得不够具体生动。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要加强探究性学习,在创造性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
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2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想象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而且在教学中还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诵读。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
急于模仿,达到了让学生“想读”的目的。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以及把自己独到的意见、理解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那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要相信、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3
每学期最激动忐忑的公开课又来啦,决定了很久也问了很多老师的建议之后,最后决定讲《黄山奇石》这一课,《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突出便是在于“奇”。在讲课之前,我同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古诗二首》,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美丽的景,但在教课前我仍担心不能引导孩子们感受到黄山“奇”的特点,好在有组长和同事的帮助和建议,我对教学设计做出了修改,最终完成了本次的教学。
在学习课文时,我采取“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的方式,运用小表格通过对第二自然段描写“仙桃石”特点的动词的教授,让他们自己到剩下每种奇石的特点,体会奇石的奇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他们,把思考也留给他们。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进行一些浅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通过图文结合让孩子们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在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候,我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但是总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学设计不够严谨;课堂上有两个明显的字音错误;课堂上孩子们的读书姿势应该着重强调;在让孩子们模仿奇石样子的时候比较仓促,不具体;在让孩子们理解概念性的问题时解释的不够严谨清晰;同时最后的练习说话环节因为没有把握好时间,参与的学生只有一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时间的把控上面还需要提高。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体会到,孩子们的力量是强大的,给他思考的时间,加以引导,得到的预期效果会很不一样,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每次都有新收获,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加油。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4
今天,我上了《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能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在书上描红三个相同结构的生字。为了使学生能在第一课时中对拉萨的天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我特地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图片制成简单的课件。另外,我在备课时特地设计了一些学生的活动,希望借此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然而,我发现我在这课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譬如在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两次自读,第一次要求学生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则要求学生轻声读书,初步感受黄山奇石的美,并将自己认为最美的自然段与同桌分享。这样顺势以“老师没有同桌,同学们做老师同桌,分享老师认为最美的自然段”为由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自以为这个设计是水到渠成,过渡相当自然的,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对“读通课文”这
一目标没有完成到位,也就是没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学生的读书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现在我们总说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率,看来课堂上任何一个目标都得扎扎实实地去完成。
另外,因为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段落,所以我将理解第一自然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设想通过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这一方式,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语言文字。而在如何将语言文字化为学生脑海中的图片这一问题上,我采取问题“你现在是到黄山风景区旅游的朋友,第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最能吸引你?”
引导学生出本段的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对黄山奇石的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也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而倍增激情。结束此节课后,我发现学生在这节课上的确是充分地读了,但是读书的效果并不很大,原因就在于我虽然把握住了本段的关键词句,但是在理解上我没有进一步深化,没能有效地使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使词句的意思从学生口中说出,学生的脑海中虽然有黄山奇石的画面,但无法有更具体的感受,这样一来,导致学生不能将文字语言有效地转化成脑海中的画面,进入课文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