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疫情期间,“饭圈”因各种事件出现在大众视野,从“227事件”(肖战粉丝因不满肖战名字用于同人文创作而举报了AO3等网站,因网站正式被封是在2月27日,因此称其为“227事件”)到近期拥有极高热度的《青春有你》开播,“饭圈”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讨论体之一。而在其关注度猛增的同时,相关质疑与批评也不绝于耳。疫情期间,主流媒体为与大众文化接轨,在相关灾难议题的报道中采取直播打榜的方式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到底是积极的创新还是模糊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边界,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考模式去判断它,而是要结合饭圈的具体特点做出思考。
一、饭圈化传播
(一)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的雏形即“粉丝文化”,从最早香港“四大天王”到2005年《超级女声》的爆红,粉丝这一体逐渐从小众关注转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饭圈与粉丝都有着相对稳定的领导体系,但粉丝更侧重个人的活动,只通过购买专辑、看综艺等“文本”方式①。而饭圈在其基础上更强调组织性、规范性,内部拥有规定的一套符号语言体系。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曾提出“印刷意味着民主”,这强调了媒介的产生与进步在舆论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对于饭圈体来说,互联网这一媒介催生了饭圈的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内部的认同感。复旦大学的崔迪老师将粉丝文化称为“Fandom1.0”,其核心特点是“文本中心化”,而饭圈文化是“Fandom2.0”,它的特点是数据实践+碎片化文化+横向连接。
(二)全媒体时代饭圈的拓展
我们当下处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转变使得明星与粉丝的距离拉近、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交流拓展、粉丝为偶像应援的方式多样化,饭圈已不仅仅局限在其内部圈层的交流中,他们利用自身庞大的基数和强大的执行力在互联网阵地上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的话语权,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如微博超话打榜就是借用了粉丝体的共驱性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名人人气营销机制。对于饭圈来说,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打榜成为这一体的共同目标。专辑销量、MV播放量、主演的电视剧收视率等都包含在数据的范畴内。除了看重数据,饭圈涉及领域还拓展到慈善、文学创作等方面。
二、透过具体事例看主流媒体饭圈化传播过程
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市城建局为缓解病房资源压力,以我国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为参照建立了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同时,为与大众接轨,“央视频”推出了特别直播频道让网友可24小时观看医院的施工过程。被疫情困住的网友们自此开始了一系列“自娱自乐”的取名大赛,他们自称“闲疯帝”,更是将镜头中出现的器械、房屋等叫做“呕泥酱”“大白兔”“蓝忘机”等。这一做法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随后更是推出“打榜”功能,进一步将饭圈的话语系统与消费逻辑运用到直播中。人民日报于2020年1月30日发表关于“挖掘机天团”的微博,得到的点赞超过27万次。截至2020年2月13日,话题#千万云监工的聪明才智#在微博上的阅读数达到了2196.7万②,可见此话题的热度。
这已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运用饭圈话语体系。2019年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了“江山娇”与“红旗漫”两个虚拟人物作为官方形象的代表,与此次取名事件相同的是,这都是将一定虚拟的意识形态人格化,但不同的是,此次涉及的议题是国家灾难。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将灾难性议题饭圈化的处理模式是否符合传统主流新闻传播价值观且是否发挥了媒体最基本的功能导向成为了争议的重点,而网友的态度不一则源自圈层差异。
三、对灾难议题饭圈化传播的辩证思考
(一)积极影响
1.正确引导大众关心公共事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介的高度化发展瓦解了以往的闭合空间,而是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集合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消弭、互动感加强,“Z时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是网络的原住民,身处这种网络互动空间中,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很强,会将饭圈中崇拜主义自然地运用到民族主义的构建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饭圈爱国主义。粉丝最关心的是自家偶像动态,但在互联网时代下,饭圈爱国主义者在面对将这类议题饭圈化传播的情况时,因公共议题具有了其感兴趣的特质,关心就会向其迁移。同时在这场公共领域的“狂欢”中,他们通过交流使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加
强。
疫情与传播
浅析灾难议题饭圈化传播现象
——
—以疫情期间央视频打榜活动为例
阴江淑怡
摘要:2020年1月27日20时,
“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特别直播,24小时直播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施工过程引起大量关注。网友就此开启在线“云监工”模式,并代入饭圈话语体系,形成为拖拉机、树木等事物打榜的奇观。主流媒体运用饭圈话语早已屡见不鲜,但灾难议题是否能饭圈化传播这一问题引起了大量争议。本文结合这一事件,浅析饭圈内部的特点以及主流媒体应如何做好灾难议题报道,对灾难议题饭圈化传播进行辩证
思考。
肖战227事件怎么回事关键词:灾难议题;饭圈化;全媒体时代
123
视听2020.0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