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2.04.23
∙【字 号】淄政办字〔2022〕 21号
∙【施行日期】2022.04.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金融其他规定
正文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淄博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淄政办字〔2022〕 21号淄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淄博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3日
淄博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大力实施金融赋能行动,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根据《山东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市持续增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了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民生改善、城市能级提升。
(一)发展成绩
1.金融总量稳步提升。2020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8.9亿元,较2015年增长31.7%,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较2015年提高1.1个百分点,金融业作为
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5612.6亿元和3879.9亿元,分别较2015年末增长48.8%和47.5%。保费收入达到208.8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07.4%;保险深度、密度分别达到5.7%、4439元。
2.金融业态更加完善。2020年末,全市共有银行机构36家,比2015年末增加5家;全国性证券公司分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40家;期货公司法人机构1家,期货营业部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1家;市级保险主体71家,其中财产险公司31家、人身险公司40家;地方金融生态日益丰富,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地方金融组织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层次较为合理的金融机构体系。
3.科创金融体系日趋健全。聚焦政策供给出台建设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的实施意见、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进基金机构集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2020年末,全市共有26家上市公司、28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交易;拟上市企业18家,居全省第4位;新三板挂牌累计达到60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4689家,其中我市累计挂牌企业779家,分别是2015年末的7.5倍和8.5倍;市场总市值2286.2亿元,是2015年末的7.4倍。在我市注册且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10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共计270支,总规模1129亿元。
4.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十二大攻坚行动”“十大重点改革攻坚事项”等重点任务,聚焦“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新经济发展、制造业“五个优化”等重点领域,紧盯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综合运用金融辅导、首贷培植、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银税互动、应收账款融资、纾困基金等措施手段,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人才贷”规模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758.21亿元,同比增长21.5%。
5.区域金融风险显著降低。全力开展金融风险防控三年攻坚行动,成立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专班,有序推进破圈断链,2020年末全市不良贷款率比2015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依法惩处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严厉打击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金融环境安全稳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有效优化了地方金融生态。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金融业态尚需丰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不强,新兴金融业态种类、规模均显不足,金融业总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二是金融载体发展不足。金融机构大多呈分散式布局,尚未形成具备区域影响力的金融集聚区,大企业数量相对不足,金融业发展承
载能力不强。三是金融创新能力较弱。多元化融资相对滞后,产业基金募投机制仍待进一步理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业态在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金融资源循环不畅。财富循环体系运转不够顺畅,金融资源的派生渠道相对较窄。金融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贡献度仍待提升。五是金融环境仍需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仍然较为艰巨,信用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一是区域融合新形势。我市地处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几何中心,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具有重要链接作用,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为金融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产业发展新支撑。我市产业体系完备、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通过深化“九大赋能”,推进制造业“五个优化”,传统产业加速裂变,“四强”产业加快成长,新经济和未来产业全面起势,为金融资源集聚提供更为有力的产业基础支撑。三是金融发展新机遇。金融与科技两大元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融合,为金融业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我市加速城市品质提档升级、要素供给配套完善、营商环境系统再造,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新平台、新生态、新土壤。
(二)发展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疫情促使各国重新审视本国产业链安全,将对全球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加剧金融变局。国内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我市产业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环境空间、资源空间上限承压,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聚集面临新的挑战。二是金融风险管理难度增加。各类金融创新、新金融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所衍生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套利风险以及数据安全风险对既有监管模式构成了挑战。三是金融资源跨区竞争加剧。城市间金融资源“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加剧,省内城市间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源招商引资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我市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带来更加艰巨的挑战。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紧扣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深入贯彻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金融赋能行动,推动科创金融发展、强化产融结合互促,放大金融产业经济价值,释放金融产业生态价值,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和吸附链接效应,持续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强化金融意识塑造,提升城市金融活力,将我市打造成为鲁中地区具备高质量金融服务、多元化金融业态、多层次金融市场、综合性产业金融支撑体系的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