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冶铁生产分布及其变迁述论
■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薛亚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通过对大量有关的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详尽地勾勒出中国各个朝代铁矿生产分布的轮廓,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历代铁矿生产分布的演变大势。历代铁矿产地的分布及历史上变迁的规律也许可为当今矿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铁矿;铁矿遗址;铁冶
在目前已发掘的殷商、西周以至春秋早期的遗址中,尚未发现有冶铁遗址或铁器实物。迄今可以确定为春秋末期的出土铁器仅有十余件,器类简单,形体薄小,当属铁器刚出现不久之物。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铸铁件是1964年在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1号墓出土的铁丸,经金相分析系白口铁铸成。最早的铁容器是1977年在湖南长沙窑岭15号楚墓出土的铁鼎,重3250克,年代为春秋、战国之交。所以,考古学界多认为楚国是我国最早冶炼和使用铁器的地方。
战国中叶以后,铁器逐渐推广普及,因而发现和开采的铁矿也愈来愈多。《管子·地数篇》记载“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海经》所载产铁之山三十七。《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贡轇、铁、银”,此梁州系指秦岭以南广大的西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上千件先秦铁器中,绝大部分是战国中晚期
的铁制品,种类有斧、锛、凿、刀、锤、钻、犁、臿、耙、锄、戟、矛、鼎、盆、盘、甲胄、匕首、带钩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武器等。
秦统一中国后,执行冶铁官营的经济政策,但全国有多少铁冶,史无明文。我们所知今四川邛崃山区,当时肯定是一处大铁冶,《史记·货殖列传》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又,“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西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政策,在全国置铁官49处(《汉书·地理志》)。这些铁官的分布,以今日政区而言:山东12处,江苏7处,河南、北京、辽宁、甘肃、安徽、湖南各1处。其中江苏7处、安徽1处,全在长江以北。
可见当时全国铁官的地理分布,以北方占绝对优势;广大的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仅有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市)1处,显然是南方开发较晚,进入广泛使用铁器的时代较中原亦为晚之故。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二十多处西汉铁冶遗址,也全部在长江以北;其中在今河南省者即有10处,著名的有巩县铁生沟、郑州古荥镇等。在铁生沟已发掘的2000平方米范围以内,共发现炼炉18座、熔炉1座、锻炉1座、藏铁坑7处、矿石坑1个、配料池1个,遗物有铁器166件,还有耐火材料和铸范等,共一千余件。考古证明铁生沟冶铁遗址中所采用的铁矿石,采之于遗址附近的南、北两山上。
在已发现的西汉冶铁遗址中,有些与文献记载的铁官不相吻合。如新疆民丰、库车、乐浦发现的3处冶铁遗址,均不见于《汉书·地理志》。当时为了抗击匈奴、出兵大宛,几十万大军需用铁制兵器来装备,这3处可能是战时临时设置的铁冶作坊。像北京市清河镇、内蒙古和林格尔两处西汉铁冶遗址,亦可作如是观。由此可以推断西汉时期的铁矿和铁官数,必然超过文献记载的数量。
东汉的铁官分布,据《续汉书·郡国志》载有34处,以今日政区而言,计有:山东5处,山西、江苏各4处,河南、河北、陕西各3处,北京、四川、辽宁、安徽、湖南各1处,以上27处与西汉同;另有新增铁官7处,计四川3处、云南2处、甘肃与河北各1处。与西汉相比,山东的铁官数由12处减到5处,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四省的铁官也裁撤了一半,变动较大;而四川新设铁官3处,云南新设2处,反映了东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冶铁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
汉末大乱,铁的生产遭受很大的破坏,曹操曾改铁制刑具为木制(《文献通考·刑考三》)。曹操统一北方后,始在河北开始,设“司金都尉”、“监冶谒者”等职,专门管理冶铁事业;其中韩暨大力发展水冶,“在职七年,器用充实”(《三国志·魏志·韩暨传》)。曹魏立国后,又在白超垒(今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东)、京兆(今陕西安市西北)、天水(今甘肃谷县东南)、南安(今甘肃陇西
渭水东岸)等地发展铁冶。刘备据有益州,以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三国志·蜀志·张裔传》);越巂郡的定笮、台登、卑水3县(治所分别在今四川盐源县南、冕宁县东、会理县东北)产
铁,蜀汉设官管理后“器用周赡”(《三国志·蜀志·张凝传》)。孙吴立国东南,铁冶以武昌(今湖北鄂城)较为发达,“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太平御览》卷343引陶弘景《刀剑录》)
西晋统一全国之后,设“卫尉”一职,专管江北“冶令三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宋书王弘传》),而江南只有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市东北)和冶塘(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东南),不属卫尉管辖。永嘉之乱以后,江北诸治大都遭到破坏而废弃,而江南的梅根、冶塘两冶乃显得日益重要。东晋的冶铁业还以长江流域向珠江流域发展,据《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广州,刺史邓岳大开鼓铸,诸夷因此知造兵器。”反映了当时冶铁业不仅在汉族地区,同时也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事实。不过,迨至东晋末年,江南诸铁冶因“收入甚微”而只保留了铜官大冶(即梅根冶)和都邑小冶各一处,“余者罢之”(《晋书·石季龙载记》)。
十六国时,战争频繁,矿业生产几乎无可称述,惟因军事需要而尚有一定的冶铸业。如后赵石虎曾在渑池建立铁冶,徙刑徒于此处冶铁(《晋书·慕容德载记》)。南燕慕容德也在商山(今山东桓台县东南)建立铁冶(《水经·河水注》引《释氏西域记》)。此时的西域,社会相对,“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魏书·食货志》)。反映了当时屈茨(今新疆库车)冶铁业的发达。
北朝以北魏时相州的冶铁作坊“牵口冶”最为有名(故地今河南浚县北十八里之牵城),“常锻炼为刀,
送于武库”(《梁书·康绚传》)。南朝梁时浮山堰(在今安徽嘉山县北),梁武帝下令“引(建康)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鬲、小则鋘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歌图》,《全唐诗》卷219),足见东、西二冶铁器的产量相当可观。
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代官营铁冶最初只有铁山5处,到宣宗时增加到71处。唐代产铁分布零散,但相对集中于下列6个地区:(1)胶东半岛。此地最大的冶铁中心为兖州莱芜县(今山东莱芜市),《新唐书·地理志》载有铁冶13处。《元和郡县志》兖州莱芜县:“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铁,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新唐书·王涯传》:“自李师道平,三道十二州皆有铜铁官,岁取冶赋百万。”此十二州是:郓、曹、濮为一道,淄、青、齐、登、莱为一道,兖、海、沂、密为一道,这些地方差不多涵盖了今山东大部地区。《太平寰宇记》载青州有铁冶18处,当为唐末五代时事。(2)太行山东西两翼。据《新唐书·地理志》,太行山西侧的河东道,有12府州、13
县产铁;东侧的河北道有5州7县产铁。大抵太行山区、吕梁山区、五台山区是唐代产铁中心之一,其中并州(太原府)的铁器很有名,杜甫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任华《怀素上人草歌》,《全唐诗》卷261);任华作诗曰:“锋芒得如欧冶剑,劲直浑是并州铁”(《梦溪笔谈》卷3)。(3)剑南山地。据《新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志》载,剑南山区有15州、24县产铁;邛州还有官营的铁矿,《元和郡县志》于邛州临溪县下载:“孤石山在县东十九里,有铁矿大如蒜子,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4)秦岭山区。据载秦岭山区有5府州、7县产铁,西起秦州成纪、
东至兴元府西县。(5)江南丘陵地区。据载长江中下游地区丘陵地区产铁处,有15州25县,分布在今湘、鄂、赣、浙、闽诸省及苏、皖西省南部。(6)南岭山区。据载:广、连、昌、贺、永、道、虔7州11县产铁。
此外,渤海国的位城也产铁。《新唐书·渤海传》:“俗所贵者曰……位城之铁。”位城系铁州治所(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南),铁州当因以产铁著称而取名。
北宋铁矿分布于36个州(军、府)内,以北方居多。元丰元年(1078年)铁的产量为5501097斤,其中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市)綦村冶2173201斤,占39.5%;磁州(清今河北磁县)固镇冶1971001斤,占35.8%;徐州(今江苏徐州市)利国监308000斤,占5.6%;兖州(今山东兖州市)242000斤,占4.4%;威胜军(今山西沁县)228286斤,占4.1%。此5处铁产地,全在北方,产量占全国的89.4%。沈括所说的“百炼钢”,即产于磁州。
南宋时,邢、磁、徐、兖、威胜军的大型铁矿已划入金朝版图;南宋境内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境内的信州铅山场、抚州东山场和弋阳、上饶两县。
关于辽、金的铁矿生产,文献记载不详,仅知辽尝改原渤海国之铁州为铁利州。不过,考古工作者于1961—1962年期间在黑龙江阿城县五道岭地方,发现了金代中期的铁矿井十余处,炼铁遗址五十余处,并查明金代铁器在黑龙江省有大量广泛的分布。
元代将铁分成生黄铁、生青铁、青瓜铁和简铁四等(见《元史·食货志·岁课》),产地以腹里(《元史·地理志》:“史书省统山东、(山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犹云内地”)为主。从元太宗八年(1263年)到仁宗延祜六年(1319年)的八十多年间,腹里境内先后共设铁冶26所,其中在今山西境内的有大通、兴国、惠民、利国、益国、闰富、丰宁8所(丰宁之冶有二),在今河北东部的有双峰、暗峪、银筐、大峪、五峪、利贞、锥山7所,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太行山麓地区有神德、左村、丰阳、临水、沙窝、固镇6所,在今山东境内的有宝成、通和、昆吾、元国、富国5所。这些铁矿产地,有的是继承宋代的,有的是新发现的。虽然这些铁冶的年产量不详,但各地冶户多至760—6000户,可以想见其规模是相当庞大的。
元代河南江北行省的铁,主要产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市)、光化(今湖北老河口市)。除腹里、河南外,铁课“独江浙、湖广之课为最多”(见《新元史·食货志》)。
明洪武六年(1273年),全国置铁冶13所,其中南方6所、北方7所,但各冶的产量差别很大,兹将洪武七年的铁冶产量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知,进贤、兴国、黄梅三冶的年产量,均超过了100万斤;而山西虽有5冶,加起来却只有762000斤,尚不及进贤一冶产量的一半!总计南方6冶铁的产量为6392777斤,占当年全国总产量9052987斤的70.6%;北方7冶产量仅为1660210斤,占总产量的18.3%;其它不设铁冶地区(含北平
、河南、浙江、四川等布政司)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1%。可见,明初全国铁冶业的重点已明显地南移。
明初铁的生产,相对来说产量很大,达到了当时历史的最高纪录,因而铁已过剩。于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罢各布政司铁冶”(《明史·食货志五》),8年后再开官冶。到洪武二十八年,内库库存铁多达3743万斤,因此太祖“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明太祖实录》卷176及卷242)。
明朝中、后期,铁冶生产的地理格局稍有改变。在北直隶,出现了著名的“遵化铁冶”。遵化即今河北遵化市。遵化铁冶的工人最多时达2500多人,最少时也有1500多人,是明代中后期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所以正统初上谕工部曰:“军器之铁止取足于遵化收买”(《明会要食货五》引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在山西,仅阳城一县在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的产量,就相当于明初山西全省每年铁产量的七、八倍!(说见白寿彝《明代矿业的发展》,载《北京师大学报》创刊号,1965年第一期)。
清代的铁矿产地,有135处,内地18省中除河南、安徽、江苏3省之外,均有出产。著名有铁厂,北有汉中(陕西)、南有佛山(广东)。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炼铁厂,铁矿石即来源于大冶铁矿。
民国年间,少数地质工作者曾对辽宁鞍山、湖北大冶、海南岛石碌、四川攀枝花、内蒙古白云鄂博等地的铁矿作过一些调查研究,初步估算全国的铁矿储量约有1亿多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已知的铁矿作了系统的勘探,储量增长上百倍,并且新发现470多处大、中型矿床。现在,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广泛”是指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六大区的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铁矿分布;“相对集中”是指以辽宁、河北、四川3省最为丰富,鞍山—本溪、冀东、攀枝花—西昌3个地区的铁矿储量超过了全国总储量的一半。
纵观历代冶铁生产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北方黄河流域为生产重心,因为从秦汉到清代(明初除外),黄河流域铁冶点占全国总数的百分比一直在80%以上;只是近代以来铁矿勘探技术的进步,才逐渐改变了这一区域独占鳖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