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藏书博览》简装书库·社会科学总论: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人才学、
决策与智谋
(管理学)
12小时哈佛
管理学
02
编著:王伟、樊懿德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三章 组织工作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怎样协调组织中不同人的工作,使之起到“1十1>2”的效果?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如何安排组织结构?怎样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如果有问题又如何去实施变革?西皮·斯韦逊公司是一个从事洗涤用品生产经营的公司,主要产品有:肥皂、洗衣粉、洗涤品、清洁剂、精炼产品、化工原料产品等,其产品的服务对象既有消费居民,又有公司,而且其产品基本销往各大州,企业在根据其产品的特点,进行部门化设计时,有三种方案:方案I,按产品设计部门化,形成下图模式:化工原料经 营 部
精炼产品经 营 部清洁剂经营部洗涤品经营部肥 皂
经营部
经 营 副 经 理经 理图3—1 某公司部门化设计方案(按产品设计部门化)方案Ⅱ,按顾客设计部门化,形成下图模式:工业产品经营部消费品经营部经 营 副 经 理经 理图3—2 某公司部门化设计方案(按顾客设计部门化)
方案Ⅲ,按地区设计部门化,形成下图模式:经 理经 营 副 经 理东部地区
经营部中部地区经营部西部地区经营部图3—3 某公司部门化设计方案(按地区设计部门化)在上述方案设计出来以后,公司各级主管人员反复讨论各方案的特点,从1990年3月到1990年5月,始终确定不下来采用哪个方案。
如果您是公司的总经理,您认为哪个方案更有利?为什么?
一、为了实现“1+1>2”
企业就像一个大舞台,要把各项活动细分为幕前幕后的多项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由导演按照一定的意图,合理地安排演员,剧务人员,使他们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个剧务活动充分协调起来,发挥”合力”的作用。而导演的这一工作就是组织。
组织一词,按希腊文的原意就是和谐、协调的意思。若是三五个人保持和谐、协调比较容易,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不那么简单。因为,企业的分工不但复杂,而且协调工作量也较大。
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必须要努力采取措施,使企业全体员工的活动充分协调起来,使之合理搭配,形成“合力”,起到“l+1>2”的效果。而这也正是组织工作的根本目的。有人称其为:发挥“团队精神”。
组织工作因此可以理解为: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分类组合,并在此基础上使各项工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过程。
●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组织的分工协作关系、组织结构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克洛蒂芬公司,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于1987年对其原来的组织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原来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直线职能制的,因为各分公司的业务增加以及总公司规模的扩大,采
用这种形式不利于总公司处理重大事务,各分公司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调整为事业部形式。然而,到1989年初,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成为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其组织结构又作了调整。在运行到1992年,他们又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而且每一次调整,组织效率与企业的利润水平,都获得
了较大的发展。其变化过程如下模式图表示(图3—4)。
从上述变化可以看出组织工作的动态性。一般来说,组织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组织的总体发展目标。
②对组织的总体发展目标进行分析,拟订派生的目标、政策、策略和计划,或具体活动方案。
③对实现目标的相关业务进行确认和分类,并确定各项业
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岗位与岗位结构,并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各工作岗位上,形成企业的岗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务结构体系。
⑤合理确定与安排各岗位的职权以及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⑤通过各类规范的设计,使企业的各不同的工作有效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淄(1987年以前结构图)
(1987年-1989年结构图)职能组
职能组分 厂分公司
分公司分公司
职能组职能组经 理
职能组职能组职能组
职能组分 厂分公司分公司分公司经 理(1989年-1992年结构图)职能组
分 厂事业部事业部事业部
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职能组经 理
图3—4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组织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管理层次,这是组织内部的纵向分工。之所以要确定管理层次,进行纵向分工,就在于存在管理幅度的限制。
●管理层次取决于管理幅度
虽然影响管理层次多少的因素较多,但根本的、直接的影响因素是: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幅度”就是一名主管人员能够有效的、直接管理下属人员的多少。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越大,显然,需要的管理层次就越少。
其它影响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管理幅度来影响管理层次。如组织沟通的状况。一般来说,组织沟通状况越合理,信息传递越快、越准确,则管理层次可以少一些,如果管理层次加大,则不利于沟通。而信息沟通状况对管理层次的影响,实际是先影响到管理幅度。因为沟通状况越合理,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控制的人数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大。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w·H·纽曼与小C·E·萨默认为: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增加,组织向扁平方向发展。●管理层次:少有少的难处,多有多的弊病
组织的管理层次,一定要合理确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不能片面强调“管理层次越少越好”或“越多越好”。在确定时、必须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
1、“少有少的难处”。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人们都强调: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因为,较少的管理层次即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具有用人少、管理费用低;它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沟通容易等优点。但是,还应该辨证地看待,因为“少也有少的难处”,表现在:
①控制难。
层次的减少,使得管理幅度增加,这就意味着一名主管人员同时控制的人数与工作量增加,所以实施有效控制的难度加大。
②协调难。
层次的减少,也意味着一名主管人员同时监管的业务增加(不但包括业务量,而且包括业务种类),这必然会增加协调的工作量和协调的难度。
③沟通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精力一定的条件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难。因为此时,沟通内容、沟通人次增加了。二是较多的同级人员在一块工作,必然增加了同级之间的沟通的难度。
所以,虽然扁平式组织结构有较多的优点,但它毕竟有自己的难处。
2、“多有多的弊端”。
管理层次增多即层峰式的结构,也有优点,比如具有管理严密,分工明确,易于协调等。但它的弊端更多,表现在:
①用人多,机构臃肿,相互扯皮。
②管理费用高。
用人多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一方面人力费用增加,另一方面耗费的办公工具、设备增加。
③不易控制。
④下级“远离决策中心”,因而不但不利于计划与决策的执行,而且会产生“神经末梢麻痹”现象。
●管理幅度应多大:有效的管理幅度无一定之规
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同一组织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幅度模式,即使是同一名主管人员,下属变了,环境变了,其管理幅度也会变化。
哈罗欣·西利尔在公司担任销售部经理时,一个人主管三个副经理,抓销售的全面工作。把他调到市场开发部任经理时,他很不高兴,原因是:市场开发部共有四个副经理,只让他主抓“项目组”副经理,其它三位副经理却直接隶属于主抓市场开发的副总经理。他说:“这明显是降我的职,认为我的能力太差,可我在销售部任经理时,不但没有出现差错,而且担任三年经理期间,利润共增长了一倍多,我认为不公平!”那么,真的“不公平”吗?总经理罗尔·比萨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之所以调他到
市场开发部并且主抓项目开发,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主抓项目开发的副经理年龄偏大,没有魅力,而且市场开发人员多,两年多一直没有效益,工作跟不上,成为公司的一个‘老大难’;其二,今年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市场开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