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
1.金融,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信用、利息和银行及其相互联系的总称。
2.货币是充当普通等价物的特别物品。它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手段,它还具有购买其他一切商品的能力。
3.信用指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4.金融机构算是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组织单位,是商品、货币和信用进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5.金融调控是指调控主体依照对经济运行事情的推断,操作各种调节手段引导经济进展轨迹。
6.信用工具,指信用流通工具,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7.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贷出一定数量货币所获得的酬劳。
8.利率是指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9.名义利率是指在一定时刻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
10.实际利率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举行剔除后的利率。
11、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等市场因素所决定的利率。
12.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并强令执行的利率。由此可见,官定利率属于治理利率。
13、利率体系是指在一具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各种内在因素联结成的有机体,要紧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14、现值是指为取得一定的本利和如今所需要的本金。
15、终值按一定利率计算出的本利和。
16、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保持利率水平别变的利率。
17、中央银行: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其要紧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18、银行券:是由银行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向其兑付金银的债务凭证。
19、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中央银行,它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它对参加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实施治理和监督。
20、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一项特有负债,它是最重要的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经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21、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是该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23、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从产生起就与政府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治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服务。
24、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者,是金融票据的交换中心,全国银行的清算中心,存款预备金的治理者。
25、再贷款: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贷款。
26、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持有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举行票据再转让的一种行为。
27、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集中票据交换及办理全国资金清算的业务活动。
28、发行基金:算是人民银行代国家保管的人民币票券,它别是流通中货币,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预备金。
29、发行库:是人民银行保管发行基金的金库。
30、业务库:是商业银行基层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
金是基层行现金收付的周转金.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31、商业银行:以汲取存贷款为要紧业务,以盈利性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32.信用中介: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它是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借者和贷者的中介。
33.支付中介: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它是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
34.中间业务:也叫中介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别动用自身资金,经过向客户提供服务,获得非利息收益的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要紧的利润来源。
35.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拥有的负债、资产、经营环境及经营条件免遭风险损失的能力。由于银行业是一具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所以安全性是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首先要思考的一具咨询题,坚持安全性原则,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别性所决定的,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治理的内在要求。
36.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猎取利润的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的目标。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的企业,猎取利润既是其最后的目标,又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
37.流淌性原则:商业银行其他资产转化成现金的能力,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的手段。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保留脚够的流淌性以免陷入经营的困境。
货币的含义 38.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是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以为,由于银行的资金来源要紧是汲取活期存款,所以,为对付存款人随时也许的提存,商业银行只应该发放短期的、暂时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货物储备相习惯的自偿性贷款。
39.可转换理论:可转换性理论又称资产转移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以为,为了对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淌性,商业银行能够将资金的一部分投入具备转让条件的有价证券上。由于这些生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因此银行贷款别一定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贷款。
40.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是美国学者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淌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以为,银行放款应当以依照借款人预期收入制定的还款打算为基础,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银行即使发放一些长期贷款也不可能妨碍
其流淌性。
41.资产治理理论:资产治理理论在银行治理思想中占统治地位。这种理论以为,银行的收入要紧来自对资产的运用,对资产业务银行可以加以主动的治理,而银行的负债业务则要紧取决于客户,主动权都在客户手中,银行治理起别了决定性的妨碍。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经过对资产项目的恰当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的追求目标。该理论共记忆了三个别同的进展时期,即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性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
42.负债治理理论:负债治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负债治理理论以为,银行资产的流淌性别仅能够经过加强资产治理获得,而且也能够由负债治理提供。银行没有必要彻底依靠资产方面来保证其流淌性,还能够借助负债治理的方法,经过主动负债来满脚流淌性需要。如此,银行的资金来源就别再是既定的,其能够随资产的需要而随时举行调整,只要银行的借款领域广阔,它的流淌性就有一定保证。而且,这种理论强调,只要资产收益大于负债成本,就应该举行主动性的负债,以获得利差收入。
43.资产负债治理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治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产负债治理理论以为,单靠资产治理或单靠负债治理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流淌性
和盈利性的均衡,惟独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联系起来,依照经济金融事情的变化,经过对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才干实现银行经营治理目标的要求。
4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别用或较少运用自个儿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托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45.信用制造:商业银行的信用制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能够制造各种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存款货币等;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信用量的制造。在部分预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能够用汲取的存款发放贷款,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贷款又能够转化为存款。这样循环往复,商业银行就能够制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46.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特意经营各种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47.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特意从事对工商业股票与债券承销和投资、代理包销,并为企业提供长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48.信托公司:是以资金及其它财产为信托标的,依照托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治理及运用信托资财的金融机构。
49.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是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机构
50.投资基金:它是一种利息共享、风险共担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
51.财务公司:金融公司也称财务公司,是指以经营消费信贷及工商企业信贷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52.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要紧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53.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国政府的支持和鼓舞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对象,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直截了当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进展政策而举行的一种特别性资金融通行为。
发布评论